如何做到相信「叛逆的孩子」?學會這3個層次的思維方式很關鍵

心靈捕手青春期陪伴 發佈 2022-05-12T15:48:09.085657+00:00

相信的力量是無窮的愛中管教有一個非常核心的理念,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向上向好的,信任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是內在最大的驅動力。


愛中管教有一個非常核心的理念,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向上向好的,信任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是內在最大的驅動力。

著名的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我們相信什麼,什麼就會成為現實,如果我們相信孩子一定會為自己負責,發自內心地信任孩子,陪伴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生活,孩子就會慢慢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如果我們焦慮孩子的未來,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就是相信孩子是無能的,相信孩子不可能為自己負責,只有聽父母的才可能找到正確的方向,那孩子就可能一直陷在迷茫的泥潭裡。

在日常的諮詢中,常常會聽到家長這樣說,我也很想相信孩子啊,但他一直不上學,陷在遊戲裡,我怎麼才能相信他。孩子在校學習不上心,怎麼講道理都沒有用,成績越來越糟糕,你叫我如何相信他。字裡行間都充滿了擔心,對未來的不確信,讓家長和孩子都陷入深深的恐懼中。

真正的相信不是做對了才相信,不是表現好了才相信,這不是相信。真正的相信是即使孩子表現不好,我們仍然相信他,相信孩子是向上向好的,相信孩子是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並且擁有無限的潛力的。只有發自內心的相信,才能夠給予孩子站起來的信心和力量。

很多家長說,這太難了,事實上孩子的表現真的很差,但還是要違心地去相信,這不是自欺欺人嗎?但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如果家長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就會往我們擔心的方向發展,漸漸形成與家長對抗的模式。其實在面對生活的種種事端時,隨時關照的是自己的心境和心態,修的就是信任,相信每件事都會往最佳利益的方向發展。那我們如何才能夠做到對孩子的相信呢?如何修煉我們對生活的相信呢?

第一層次,我們要相信孩子所體會到的感受。

很多家庭都有這樣一種模式,就是本能地否定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負面的感受。比如:孩子說,媽媽,我很難受!媽媽會說,你一個小孩子有什麼難受的,趕快去做作業!又比如:孩子說累了。媽媽會認為這是孩子為不寫作業找的藉口。孩子說,我很生氣,媽媽回應這點事兒有什麼好氣的。孩子說,我討厭這個老師,媽媽說老師都是為你好。

慢慢的,孩子就會選擇壓抑自己的感受,什麼都不和家長說。在孩子的心裡慢慢形成了這樣一個信念,我的感受不重要,媽媽根本不會相信我。孩子一方面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甚至否定自己的想法,慢慢形成一種不自信的性格。另一方面孩子也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甚至都不相信這個世界,他們會害怕表露自己的想法,因為從來沒人相信過他。

相信孩子的感受就是相信孩子這個人,去關注孩子的感受才能夠和孩子做到心對心。正確的做法是相信孩子向你表達的感受,傾聽他的感受,認同他的感受。孩子的每一種感受都是真實的,在孩子的認知框架內都是真實存在的。

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時,家長一定要全身心傾聽,一邊聽一邊點頭,積極回應,與孩子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理解孩子的不易,同時和孩子分享自己曾經的經歷,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接納和理解,疏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只有在得到父母相信的基礎上,才能夠發展出自信,有了自信才可能發展出與人交往的能力,有了自信才可能生發出克服困難的勇氣,有了自信才可能聽進家長給予孩子的合理建議。

第二層次,相信孩子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家長,一邊抱怨著自己的孩子沒有責任心,一邊又大包大攬地為孩子承擔了大量的責任。

例如:因為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不讓孩子幹家務,還直接告訴孩子,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其他的你都不用管。

再比如:早晨孩子不起床,媽媽叫了一次又次,孩子就是不起來,最後發展成雙方崩潰。每次起床如同家裡上演一部武鬥片,媽媽累孩子還嫌你煩。

再比如:孩子看電視不做作業,孩子讓媽媽一定要監督自己管住不看電視,但到該停的時候,媽媽怎麼喊都沒有用,最後孩子還怪媽媽沒有盡到責任,你說崩潰不崩潰!

其實這就是家長不相信孩子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因為不相信所以要控制,但越控制越糟糕,越控制越對抗,最終發展成為親子大戰。孩子越來越不負責,家長越來越累,什麼事情都成了家長的事,孩子卻退縮到不上學,關起門來打遊戲。

所以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是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的,即使他暫時做不到也要相信他,只要孩子發現沒有人為他的責任負責時,他就會為自己的事情負責。家長要讓孩子去經歷自己應該經歷的結果,體驗不負責任的後果,孩子就會在這樣的體驗中慢慢學會負責。

當孩子拖延不寫作業時,媽媽可以適當提醒,但如果孩子暫時不去寫作業,那就讓孩子去體驗不寫作業的後果,不去為孩子不寫作業而擔心焦慮,當孩子體驗過因為作業拖延熬夜後的痛苦,或沒有完成作業被老師罰站後,他就會知道這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父母的責任,他自然而然就會為自己負起責任來,而無須家長成天嘮叨指責,邏輯後果的教育比未雨綢繆要來得有效得多。

第三層次,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面對生活的各種挫折和不如意時,不是抗拒和牴觸,而是平和地接受生活的安排,順應自然的規律,從不如意中發現背後隱藏的美意。每一次生活的磨難都是包裝難看的上天禮物,如果你能夠一層層撕開醜陋的包裝,最終你會發現裡面蘊含著生活的智慧和希望。

孩子青春期的各種偏差行為,甚至是休學,也是上天的禮物,在諮詢和陪伴過的多個家庭的經歷來看,如果家長通過學習習得了這樣的心態,就能夠從這樣的痛苦經歷中找尋到家庭幸福的新出路,家長坦然的接納孩子的休學,找到孩子休學背後的原因,重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建立全新的親子關係,構建全新的家庭系統和家庭氛圍,孩子就會在這樣的轉變中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起來耽誤了一些時間,但我們卻會收穫一個更加幸福的生活。如果沒有孩子的叛逆和對抗,家長永遠不可能反思自己的教育問題,而是在過去的錯誤路線一路向前,而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就會在家族中代代傳承,有可能在孩子成人後出現更大的問題,甚至在下一代出現更糟糕的現象。

我們總想控制生活中的一切,是因為我們內在充滿了各種恐懼和擔心,當我們放下控制,持續去修煉我們那顆如如不到的心,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只需要信任和接受,生活就會來到輕鬆和愉悅。當我們做到以上三點時,你會驚奇地發現,你從前的焦慮和恐懼就會悄然離去,而你的心中只留下輕鬆和愉悅。到那時,你會發現,生命可以如此輕鬆愉悅並充滿榮耀!



我是一名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家長成長導師,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你將會獲得更多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經驗和實操,持續更新,敬請期待!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如果喜歡就「關注」、「點讚」、「評論」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如需幫助和諮詢,可以私信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