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吃3個芒果核上了熱搜,網友們為啥都在懟這位二胎媽媽?

李點點 發佈 2022-05-15T11:42:40.353333+00:00

最近,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上了熱搜:一位媽媽給兩個孩子準備餐後水果,芒果肉切塊給孩子吃,自己啃芒果核上的肉。

最近,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上了熱搜:

一位媽媽給兩個孩子準備餐後水果,芒果肉切塊給孩子吃,自己啃芒果核上的肉。

對此,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屆網友太大驚小怪了吧,芝麻大的事也值得占熱搜?!

只要當了媽的人,十之八九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孩子吃果肉,自己負責「邊角料」。

這個事件真沒啥好說的,媽媽啃芒果核或許是下意識,覺得這種複雜的部位最好由成人來對付;

或是習慣了節儉,畢竟直接扔掉太浪費了;

當然也有可能就是喜歡啃果核旁邊的肉,正如有人專門愛啃個鴨頭鴨脖。

等到點進去仔細一看,才知道問題出在了配文上。

這位媽媽配的文字是:

芒果肉都是孩子的,我只配吃芒果核了。

劃個重點:我只配。

一件日常小事,就因為這簡簡單單三個字,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



自我調侃,還是情感綁架?


網上的留言,也涇渭分明地分為了兩大派:

一派覺得這位媽媽做的事情很正常,自己在家也啃芒果核,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值得上綱上線。

至於「我只配」,只不過是隨口吐槽和調侃罷了。

而另外一派則反駁,說這位媽媽明顯是在「自我感動」。

自我感動不可怕,可怕的是藏在這種心理背後的自我犧牲、情感綁架……如果用這樣的心態去養孩子,孩子終其一生,都會處於莫名的歉疚和自卑中。

我原本堅定站第一種看法,但認真思考一下,第二種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

畢竟我們生活中,靠上演苦情戲來「情感綁架」親人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只吃魚頭的媽媽,愛吃剩菜的婆婆


還記得 「媽媽只愛吃魚頭」的故事嗎?

大致的情節是這樣的:

有個小孩子,每次家裡吃魚的時候,媽媽總是把最好的魚身子給他吃,自己只吃沒有肉的魚頭。

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不吃魚肉?

媽媽:我更愛吃魚頭。

孩子長大後,有一次家裡吃魚,孩子主動把魚頭夾給了媽媽,可媽媽卻表現得非常失落、傷心。

他這才知道,媽媽並不是喜歡吃魚頭,只是想把魚肉省給自己,並期望自己能因此感恩。

當年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時,我的感想是「母愛真偉大」;

但現在再看,心裡卻多了一絲彆扭:孩子知道真相的那刻,心情是怎樣的呢?

很有可能是:震驚、憤怒、壓抑、無奈。

就像我閨蜜最近正在經歷的一樣。

閨蜜這陣子持續跟我吐槽,因為吃飯問題,她對自己的婆婆非常有意見。

婆婆節儉了一輩子,從不捨得丟剩菜剩飯,哪怕只剩一口,也要擱在冰箱放著,留著下一頓吃。

就算閨蜜做了滿桌新菜,婆婆也堅持獨自吃剩菜,儼然一副「我不配吃好飯」的可憐樣子。

不僅如此,婆婆還時不時來這麼一句:我怎麼能吃那個,那是你們吃的。

等到吃完飯收拾桌子,又幽幽地補上這麼一句:那個排骨,我就吃了一塊……

每每聽到婆婆說這種話,閨蜜雖然表面上不說啥,但內心裡藏著一股無名火,好端端的一起吃個飯,心情全被破壞了。

上網看看就會發現,閨蜜家的情況不是個別,不少長輩都把這種「自虐」精神,神奇地做到了「全國一致」。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


有人曾在網上這樣問:父母該不該經常向孩子強調自己付出了很多?

某個回復點讚頗高

父母這樣做,不過就是想增加你的內疚感,省得不給他們回報。真愛你,怎麼捨得讓你背負這麼沉重的東西,愛的深層,不過是自私罷了。

真心付出的人,是沒有付出感的。有付出感,就代表他本來不想付出,但又不得不付出,是一種很彆扭的狀態。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就像上一輩兒父母,有幾句話特別喜歡掛在嘴邊: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

「都是因為你,我才……」

連papi醬都吐槽過自己的父母:

「爸爸媽媽砸鍋賣鐵,也要讓你怎樣怎樣。爸爸媽媽是為了你才怎麼怎麼樣的。當初不是為了你,我就怎麼怎麼樣了。」

在這些有意無意的嘮叨里,父母由於做了犧牲,會顯得格外偉大又無私;

而孩子呢,則格外面目可憎,必須要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感恩,才能稍稍彌補。


那些「為你好」,只是情感綁架


說到這裡,我想起朋友講過一個故事。

她自從結婚後,就再也不願意春節回老家了,就像去年,本省沒有疫情,她明明能回去,但她卻給媽媽打電話,說要等年後再回。

媽媽很不高興,但她很堅持。

後來聊天的時候,她才跟我說,她是在逃避過年期間的家族聚會。

因為每年聚會,長輩們都會語重心長的提醒她:

一定要孝順你媽,你媽為了你,都沒有再嫁(她爸爸去世了),她這些年過的這麼苦,全是為了你。

可惜的是,這些話非但沒有讓她感動,反而讓她覺得很煩,很想逃開。

她後來學習心理學之後,試著深度自我分析,才發現情緒背後的真相:

1、這些話看似「為你好」,其實只是一種站在道德高地的指責。

以前聽到這種話,她的內心都會升起兩種情緒:內疚,自責。

後來她才明白,長輩們這種話,其實包含著一種道德評判:你媽是好人,而你是個壞蛋,你拖累了她,她現在過得不好,都是因為你。

2、這是一種控制,一種情感綁架。

在這些耳提面命里,她會感受到一種壓力,一旦什麼事做不好,就覺得對不起媽媽,感覺自己很沒用。

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久了,就會變得格外自卑,甚至會自我懷疑,沒有安全感,沒有主見。

這些,正是她要努力想要逃離的,所以她不是「自私」,只是想要「自救」。

沒有任何人願意背負著愧疚感生活,對孩子來說,格外如此。


舒服的親子關係里,大家都很坦然


關於什麼才是「舒服的關係」,有一位媽媽分享過她家的故事。

由於她和老公工作特別忙,她家娃四歲之前,是交給老家的爺爺奶奶帶的。夫妻倆人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去團聚。

有一年放假,她回家看孩子,全家圍坐在一起,打算吃西瓜。

當她熟練地把瓜均勻切開,給每人都分了一片,她家娃卻突然大哭大鬧,滿地打滾——

原來在老家,西瓜最中間的瓜瓤一直是挖出來,單獨給娃吃的。

這位媽媽當即意識到了問題,把娃接到身邊後,她開始重點糾正孩子的某些行為和意識。

比如:

在吃零食的時候,她會均勻分配,不因孩子小就享受額外待遇;

吃西瓜和草莓的時候,也不會特意讓孩子吃「西瓜心」和「草莓尖」;

即便一家三口人吃雞,兩個雞腿她也會只給孩子一隻,另外一隻由她與老公均勻分配。

很快,孩子就接受了這種「公平待遇」,因為他發現,媽媽做這些事時,都是笑眯眯的,也從來不問他:你長大了會孝順我們嗎?

這位媽媽後來跟我說:

貧富各有各的活法,以前條件不好,大人本能地想為孩子多省下一口,同時希望孩子知道感恩;

而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公平和尊重,孩子和大人心裡都舒坦。


沒有「我只配」,只有「我樂意」


確實,咱們這一輩的父母,好像越來越不講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理論」了。

有好吃的與孩子平分、有活拉著孩子一起干,不屈就自己,也不讓孩子以為自己是「中心」。

這背後傳達的理念是:

我很愛你,但我也愛我自己,我不會一味奉獻去控制你,達不到目標就心理失衡。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那位因吃芒果核上熱搜的媽媽,後來特地出來解釋:

我就是隨便抱怨兩句,我吃芒果核,其實只是覺得芒果核上肉還挺多,給孩子吃,不僅啃不得不乾淨,還弄得滿身都是,最後麻煩的還是我自己。

所以啊,沒有什麼「我只配」,其實應該是「我樂意」——

娃吃芒果肉,我吃芒果核,是各自坦然,是皆大歡喜。


你好,我是李點點,5歲女兒番茄、9歲兒子土豆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硬核學習資源和可信賴、有深度的育兒乾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