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惹眾怒,報應終於來了

一見財經 發佈 2022-05-17T20:12:25.130986+00:00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知網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這是2022年平台經濟領域的首起公開立案的反壟斷案件。最近幾年,知網頻繁陷入輿論漩渦。

惹眾怒的知網,終因它的蠻橫跋扈付出了代價。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知網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這是2022年平台經濟領域的首起公開立案的反壟斷案件。

字少事大,消息一經傳出,便將知網再次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1

最近幾年,知網頻繁陷入輿論漩渦。

去年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未經當事人許可,擅自收錄其撰寫的100多篇論文,最終勝訴並獲賠70餘萬元,賠償標準是200元/千字。

不過後續的發展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知網在輸了官司之後,將趙德馨教授的論文全部下架。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知網進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之後,知網才派人專門登門致歉,並恢復上架趙德馨教授的論文。

在趙德馨教授勝訴獲賠後,其妻周秀鸞也走上了維權之路。理由同樣是知網未經許可擅自將其作品數位化,並在網絡上進行傳播、銷售,嚴重侵害了其合法權利。

4月28日,這樁民事訴訟案終於塵埃落定。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二審判決知網成立侵權行為,同時需賠償周秀鸞9萬餘元。

知網侵權的案件並不是孤例。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知網+侵權行為+著作權」為關鍵詞進行檢索,一共可以檢索到453篇裁判文書,其中狀告知網侵犯個人著作權的案件並不在少數。

另外一次則與知網高昂的收費有關。

一個月前,中科院因不堪千萬訂購費用停用知網。知網高昂的訂購總費用高達千萬,已經成為中科院集團資源引進中的「巨無霸」。

雖然後來知網回應將繼續向中科院提供正常服務,但中科院內部人員表示,已經自4月20日起停用知網資料庫。

據不完全統計,近些年來已經至少有6所大學曾公開表態「炮轟」知網高昂的收費。其中,北京大學就曾在2016年在官網發布聲明稱,由於資料庫漲價過高,期滿後資料庫商可能隨時中斷北大的訪問服務。

此外,武漢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知名學府也做出過類似表態。只是知網作為國內最大的文獻資料庫,擁有足夠的底氣和資本。對於知網的漲價要求,大部分高校最後都做了妥協無奈並最終接受。

2

目前,圍繞知網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肆意侵犯著作權。

作為智慧財產權的一種,著作權是一項綜合性權利。一般而言,著作權屬於作者,未經當事人許可,不得擅自修改、複製、發行並進行網絡傳播。

知網未經許可對趙德馨等人的作品進行數位化,並在網絡上傳播,就屬於此類。

知網的套路像極了幾年前的「視覺中國」事件:首先,將不享有版權的攝影作品打上自己的標籤「據為己有」;然後,利用自己研發的圖片追蹤系統搜索「未經授權」使用其早已據為己有的圖片;最後,再向使用者進行索賠以獲取利益。

依舊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不過故事的主角由視覺中國換成了知網。

二是知網涉嫌濫用壟斷地位。

目前,知網收錄了95% 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涵蓋了2億多篇中文文獻。同時,知網與超過60個國家及地區650餘家出版社進行了版權合作,共計收錄2億餘條外文文獻。

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知網都遠超另外兩家競爭對手萬方和維普,是名副其實的行業老大。

只是成長為「巨人」後的知網離自己的初心越來越遠。

一方面,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知網肆無忌憚提高資料庫的使用價格。擁有行業領先的數據資源,知網坐地起價。

面對機構,除了中科院的千萬採購費用,中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等學府與知網合作的費用均超過百萬;面對個人,知網推出的論文查重服務動輒數百甚至上千元,令無數學子叫苦不迭。

另一方面,為了壓縮成本,知網的稿酬制度也是飽受詬病。

以碩士論文為例,如果論文「有幸」被知網收錄,作者首先需要向知網填寫《稿酬領取信息表》並上傳學位證複印件和身份證複印件,待所有程序完成之後才能收到知網的60元人民幣,以及價值300元的知網檢索閱讀卡,價值少得可憐。

一增一減,鼓的是知網的腰包。根據最新的財報,2021年知網淨利潤為1.94億元,毛利率高達為53.35%,令人瞠目。

3

知網被查,網上叫好聲一片。但今後如何破解知網難題?是公眾最關心的問題。

一是要加強對平台壟斷的監管。

壟斷通常產生於市場的自由競爭,但壟斷形成之後又會妨礙公平的市場競爭,不利於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也極容易侵害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正因為如此,政府也將始終將反壟斷作為維護市場經濟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完善法律法規到整合執法機構,措施不一而足,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

尤其是自2020年以來,政府層面多次發聲,提出要加強對平台壟斷行為的監督管理。作為回應,多樁涉及阿里巴巴、美團等壟斷平台的調查被啟動。

知網同樣是典型的平台企業,在資料庫領域幾近壟斷。加強對知網的壟斷監管,不僅能增強企業本身的合法經營意識,也能持續淨化市場競爭環境,更好的維護市場公平,有百利而無一害。

二是要回歸公共屬性。

成立之初,知網的定位便是做中國的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也正因如此,知網得到了國家重點關照,先後被列入「火炬計劃」和「國家重點新產品」。

可以說,知網為了中國的學術發展、科研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正是在有關政策的扶持庇佑下,知網一路不斷發展壯大。

可是隨著壟斷地位的確立,知網的斑斑劣跡也不斷被揭露,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與科研機構、高校簽訂排他協議,鎖定上游優質學術資源,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人為製造知識傳播壁壘;

為了攫取超額利潤,低價收錄論文,高價兜售產品,任意提高資料庫價格,賺到盆滿缽滿;

……

不同於一般的商品,資料庫資源具有更多的公共屬性,盈利乃至暴利不應該成為企業唯一的追求。

4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四年前,演員翟天臨因為在直播間問了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而慘遭翻車;四年後,知網則是因為涉嫌實施壟斷行為而被立案調查。

知網在被查後發布公告稱,將「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徹底整改,依法合規經營,……,為廣大作者和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希望知網能改過自新,平息眾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