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響,板聲脆,唱響齊魯大地的「非遺」之音

齊魯晚報東營在線 發佈 2022-05-22T01:14:03.673843+00:00

記者 高藝飛「醫護人員戰前線,為人民健康走在了前。我們向前線人員來致敬,為他們加油多點讚。盼望疫情早滅盡,春暖花開艷陽天。」在勝園街道新苑社區祥瑞小區,說起馬士海和他的木板大鼓書,街坊四鄰無人不知,無人不贊。

記者 高藝飛

「醫護人員戰前線,為人民健康走在了前。我們向前線人員來致敬,為他們加油多點讚。盼望疫情早滅盡,春暖花開艷陽天。」在勝園街道新苑社區祥瑞小區,說起馬士海和他的木板大鼓書,街坊四鄰無人不知,無人不贊。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創作的這首《眾志成城打贏全民戰「疫」》給處於疫情防控期間的街坊鄰裡帶去了鼓舞和信心。作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魯北木板大鼓第十二代傳人。多年來,馬士海用一面鼓,一條夾板,一段唱詞,給社區帶來了許多歡樂。

緣起少年,曲藝種子紮根心田

1946年8月,馬士海出生在德州市平原縣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一家七口人,日子雖然清貧但也過得平靜安逸。在那個精神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裡,聽書看戲是人們的主要娛樂活動。1959年,上小學的馬士海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下了晚自習後,跑到學校隔壁的和平茶舍看說書藝人的演出。當時,為數不多的藝人里,「鐵螞蚱」金志勝可謂是流量王者,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票鐵桿粉絲。根紅苗正的他是木板大鼓秦門王門派第十一代傳承人,因為所說內容多為武俠人物故事,再加上說到興起時習慣於在桌子前後、左右跳來跳去,因此得名「鐵螞蚱」。金志勝的精彩表演不僅博得在場人的陣陣喝彩,也讓坐在台下的馬士海久久回味不已。一來二去,小小年紀的他,漸漸對傳統曲藝萌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於記憶力好,在散場回家途中,馬士海總會惟妙惟肖地將剛才表演內容還原一遍。

第二年,馬士海因為家裡貧窮輟學了,由於還有一大家子要養活,便跟隨母親到鄒縣討生活。當地人得知馬士海會說書後,便以糧食作為報酬,邀請他在村里表演節目。於是,小小年紀的馬士海依仗自己的一技之長走鄉串村,養活了一家人。

1961年,馬士海回到了平原縣,到達家鄉的第一件事就是拜金志勝為師。但和平茶舍早已人去屋空,出於對木板大鼓的熱愛,馬士海告別父母,獨自一人踏上了拜師之旅。「天還沒亮,我就帶了點乾糧出門了,也不認識路,就邊走邊打聽,愣是從白天走到晚上,足足有50多里地,總算找到了老師的住處。」馬士海回憶道。

有了專業老師的指點,馬士海學習的盡頭更足了。金志勝每練一個新段子,馬士海就在旁邊跟著學,經常是手不離鼓、曲不離口,每次老師練會了,馬士海也跟著學會了。就這樣,馬士海每天如影子般圍著金志勝打轉,他的技藝也愈加醇熟,逐步從老師的跟班蛻變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人。

輝煌廿載,危機之下峰迴路轉

人們愛聽,馬士海愛唱。每到一個地方演出,鄉親們都反應強烈、好評如潮,馬士海也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成了四鄰八村的「文藝明星」。伴隨著名氣大漲,馬士海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想著一門心思提高自己的技藝,留陳出新,滿足更多聽眾的口味需求。沒有演出的時候,馬士海喜歡跑到書店裡看書和宣傳材料,研究怎麼把書上的內容編成唱段演出來。慢慢的,馬士海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幾年光景過去,家裡的條件改善了不少。

時間來到8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休閒方式的選擇也變得多元,木板大鼓這一曲藝形式受到很大的冷落和影響,說書藝人們也迎來了職業寒冬,由於演出邀請面臨斷崖式減少,許多從業人員紛紛轉行,馬士海的家人也勸說他另謀出路。可半生的陪伴無法割捨,傾注的感情不能說斷就斷。「我和木板大鼓一見鍾情,情深成痴,要我放棄太難了!」馬士海堅定地表示。但此時的他,上有老下有小,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既然放不下熱愛的事業,那就想法維持生計。

思來想去,馬士海的腦海中誕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與商業接軌——做廣告,接代言。雖然村里不組織包場演出,但願意聽書的村民不在少數,不僅要繼續演下去,而且還是免費演出。可錢從哪裡來?賣大米!馬士海找來一家糧油店,與店主商議,跟隨自己到村里說書帶貨,把大米賣給聽書的村民,自己則從中取一點利錢。沒成想,這一招果然奏效,聽書買米的人絡繹不絕,有些村民還成了回頭客。就這樣,在說書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馬士海硬是開闢了一條新路,再次靠著木板大鼓的手藝養活了整個家庭。

憑藉多年的演出經驗,紮實的基本功以及精湛的演技,馬士海於2005年3月年被山東省曲藝協會吸納為會員,現已成為魯北木板大鼓說唱藝術的主要傳承人,其改編的《劉奇害母》《郭巨埋兒》被安陽一家文化傳媒公司製成光碟,由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發行。魯北木板大鼓也於2016年春天,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傳承之路,雖坎坷但步伐不減

魯北木板大鼓始於平原縣恩城鎮(原恩縣)一帶,源於元、明時期的詞話,形成於清乾隆年間,流傳至今已有300餘年之久,傳承13代。作為齊魯大地特有的一種文化藝術符號,滋養了祖祖輩輩幾代人的心靈家園。在精神文化生活繁榮發展的當下,木板大鼓這一古老的藝術因聽的人減少、學的人減少,市場萎縮嚴重,處於青黃不接、傳承人斷層的階段。「現在娛樂項目很多,聽書的越來越少了,更不用提學說書了。傳到我已經是第12代了,絕不能讓這門藝術從我這失傳。」馬士海擔憂地表示。

自2010年跟隨子女來到東營後,馬士海便有意將木板大鼓的種子播撒到東營的土地上。通過街道搭橋,與轄區一所中心學校取得聯繫,將木板大鼓引入學校課堂,為學生們生動演繹這一非遺技藝,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2019年馬士海到該學校講課,在表演結束後,幾名學生興致勃勃地圍了上去,其中有個孩子好奇地問:「這個好學不?」,馬士海面帶慈祥地回答:「你們想學的話,爺爺可以教。」因為這次結緣,馬士海便收下了四位小徒弟,每周一次為他們上課授藝。

如今年逾七旬的馬士海依然每天堅持練習唱功,一有機會就到社區廣場、敬老院等場所演出,為大家帶去歡聲笑語。疫情期間,他自編自演了《眾志成城打贏全民戰「疫」》,凝聚愛與力量,傳遞戰「疫」必勝的信心與決心。此外,他還在努力挽救瀕臨失傳的經典書目,如《捉奉承》《送梳子》《楊二郎劈山救母》等,在原有書目的基礎上,將其內容改編成更符合現代人喜愛的口味,藉此將這些經典繼續流傳。

傳統優秀文化不會落幕,藝術傳承之路也不會止步,馬士海與他的木板大鼓書還在繼續傳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