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大興安嶺「北極秘境」

活力內蒙古 發佈 2022-05-23T12:23:59.301889+00:00

鹿鈴聲如微風拂過林間,一隻脖子上繫著鈴鐺的馴鹿帶著鹿群,從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皚皚白雪中緩步走出,身著「使鹿鄂溫克」鹿皮短袍的獵民古革軍已備好豆餅,冬季森林裡積雪將近一米深,馴鹿覓食困難,需要豆餅填飽肚子。

被茫茫林海覆蓋的大興安嶺林區,生長著大片獨具北極寒區特色的興安落葉松(泰加林),存在著適應極寒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擁有極具北極寒區特徵的文化生態環境,使之成為中國的「北極秘境」。多年來,中國對這裡的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進行了嚴格保護,做出了讓世界為之稱讚的貢獻

走進中國的「北極秘境」

鹿鈴聲如微風拂過林間,一隻脖子上繫著鈴鐺的馴鹿帶著鹿群,從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皚皚白雪中緩步走出,身著「使鹿鄂溫克」鹿皮短袍的獵民古革軍已備好豆餅,冬季森林裡積雪將近一米深,馴鹿覓食困難,需要豆餅填飽肚子。

「使鹿鄂溫克」一般指中國的鄂溫克族敖魯古雅部落,他們和馴鹿都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活躍在中國北方大興安嶺松海密林中。

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鄉長張萬軍對本報記者說,敖魯古雅的鄂溫克人是中國唯一以飼養馴鹿為生的人,歷史上被稱作「使鹿部」,有「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和「世界級的狩獵部落」之稱。

冬日的大興安嶺被皚皚白雪覆蓋,宛如童話世界。(連振 攝)

白蘭是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多年從事北方少數民族研究。她說,北極地區有許多民族以放牧馴鹿為主要生計方式,而生活在大興安嶺林區的「使鹿鄂溫克」也放牧馴鹿,是因為這裡有北極寒區特徵的生態環境。

馴鹿屬環北極動物,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苔原、山地和林區,北極和亞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挪威薩米人、俄羅斯埃文基人、蒙古國查坦人都是馴養馴鹿的民族。

白蘭說:「馴鹿多生活於苔原高地,主要以苔蘚為食。而廣泛分布在大興安嶺的興安落葉松,就是北極苔原樹木線向南延伸到中國境內的北方塔形針葉林帶,所以北極動物馴鹿能在這裡找到食物,並賴以生存。」

泰加林是世界最大也是獨具北極寒區生態環境的森林帶類型,其顯著特點是生長在耐極寒環境。大興安嶺林區是中國極為寒冷的地方,而馴鹿生活的根河市是全國最冷的地方,全年平均氣溫僅為零下5.3攝氏度,被稱為「中國冷極」。

位於大興安嶺之巔的靜嶺林業檢查站是「冷極」之極。內蒙古森工集團根河森工公司黨委副書記陳遠介紹,2009年12月31日凌晨,在這裡測出零下58攝氏度的極端最低氣溫。如今,在距這裡14公里的地方已建起了「中國冷極村」,並成為中國冬季熱門旅遊打卡地。

苔原、馴鹿、「使鹿部」;極光、極寒、泰加林……大興安嶺到底雪藏多少與北極相關的「秘境」目前還很難確定,但至少在與北極地區土著人交往上,搭建起了中國和北極馴鹿文化交流的橋樑。

張萬軍介紹,2008年6月,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5個獵民部落加入了世界馴鹿養殖者協會,成為這個國際民間組織成員,並於2013年舉辦了第五屆世界馴鹿養殖者大會,展現了與北極土著人組織的良好合作。

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25年中國加入《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對北極事務的參與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1996年,中國成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成員國。2013年5月15日,北極理事會8個成員國一致做出決定,同意中國加入理事會,成為正式觀察員。2018年,中國發表了《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提出了參與北極事務的主要政策主張。

當前,中國北極活動的重點主要包括北極科研、北極保護、北極合作三個方面。探索和認知北極是中國北極活動優先方向。從1999年起,中國以「雪龍」號科考船為平台,成功進行多次北極科學考察。2004年,中國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建成「中國北極黃河站」。至2021年9月28日,中國已圓滿完成12次北極科學考察。

同時,中國堅持加強北極保護,積極推動北極合作。在應對北極氣候變化、保護北極獨特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尊重北極多樣化社會文化以及土著人歷史傳統,舉辦中國北歐北極合作研討會、世界馴鹿養殖者大會等方面,加強與各方的交流與合作。

保留北極文化的「活化石」

初春的大興安嶺,依舊是松樺相依,白雪皚皚。地處林海雪原的鄂倫春非遺館裡,29歲的鄂倫春族姑娘吳晨麗正在製作「阿汗」(樺皮盆)。在她身旁,鄂倫春族非遺傳承人吳玲芝耐心地為她指導拼接、縫製技巧。

在政府的高度關注下,鄂倫春族目前依然保持著相對完整的民族文化生態系統,物質文化依然存在,非物質文化脈絡清晰完整。1996年鄂倫春族主動放下獵槍,轉變生產生活方式,但是獨特的民族文化卻在文化科考、旅遊業中展示出魅力。

樺樹皮製作是居住在大興安嶺林海中的鄂倫春族長期傳承下來的技藝。「鄂倫春族把樺皮製品作為重要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大到一條樺皮船,小到一個針線盒,在鄂倫春族遊獵生活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用途。」鄂倫春非遺館館長宏雷說。

這一技藝也廣泛存在於北極土著人中。中國民族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白英是著名的鄂倫春族學者,他曾多次到訪北極國家,對北極土著文化有比較深入的研究。

白英說,在寒溫帶白樺樹生長的地區都曾出現過樺樹皮文化,如加拿大、挪威、芬蘭、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和北美洲印第安人生活的區域等,一些國家的土著人至今還在使用樺樹皮製品。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即「使用馴鹿的人們」,中國清初文獻曾把鄂倫春稱為「樹中人」。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大興安嶺苔緣線退後等原因,如今的鄂倫春族已經不再馴養馴鹿了,但與之毗鄰的鄂溫克族敖魯古雅部落仍在馴養著馴鹿。

初夏時節,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深處的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森林繁茂,鬱鬱蔥蔥,河流在林海中蜿蜒流淌,景色宜人。(劉磊 攝)

歷史上,因生活在大興安嶺原始林區以遊獵為主,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狩獵文化、獸皮文化、樺皮文化,被稱為「北半球漁獵文化的活化石」。一些北極文化研究學者認為,這些極具泛北極文化特徵的民族文化遺產,正面臨現代文明的衝擊而岌岌可危,但在中國卻受到了很好的保護。

法國華裔人類學家於碩曾多次帶領學生到敖魯古雅鄉走訪調研,圍繞遷徙、信仰、婦女、故事、馴鹿、語言及可持續發展等不同課題,採訪了幾十名「使鹿鄂溫克」獵民,記錄他們個人故事及民族記憶,保留了最原始的第一手資料,採訪整理出敖魯古雅「使鹿鄂溫克」獵民的生活習慣、語言特點等。

鄂倫春自治旗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張子成說,長期以來,國家和地方高度重視鄂倫春族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3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7項。2009年,鄂倫春自治旗被內蒙古自治區命名為「鄂倫春狩獵文化之鄉」。

鄂溫克族敖魯古雅部落的「使鹿文化」也得到了有效保護。根河市委宣傳部部長孫娟介紹,2003年8月,幾百名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在根河市西郊的敖魯古雅民族鄉開始了定居生活。雖然告別了森林中的狩獵生活,但山林里保留了馴鹿養殖點。

內蒙古森工集團的馴鹿養殖點負責人孫彥章告訴本報記者,近年來,由於敖魯古雅的馴鹿近親繁殖,面臨著種群退化問題。為了保護這些馴鹿,延續「使鹿文化」,內蒙古森工集團從2017年開始,連續4年從荷蘭引進244頭馴鹿,復壯馴鹿種群數量和質量。目前,敖魯古雅的近千頭馴鹿已完成種群改良和優化。

北極生態圈南緣的「保護神」

巍巍大興安,積翠大森林。大興安嶺林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和黑龍江省北部,是中國目前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生長著滿山遍野的興安針葉林。

「興安針葉林也叫泰加林,又稱寒溫帶明亮針葉林或北方針葉林,廣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溫帶大陸,是北極苔原樹木線開始向南延伸1000多公里的北方塔形針葉林帶。」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副院長宋百忠說。

他介紹,泰加林是北極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標誌性林帶。我國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西部和新疆阿爾泰山一帶,其中最大一片分布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屬於歐亞大陸東西伯利亞泰加林向南在中國境內最大的延伸部分,也可以說是北極生態圈泰加林帶的南緣。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中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泰加林資源基地和生物基因庫,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占整個大興安嶺林區的46%。

雲霧中的大興安嶺(連振 攝)

泰加林是地球上分布面積最遼闊的森林生態系統,作為北極生態圈泰加林帶的南緣,中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對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於1998年在這裡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努力為保護北極生態系統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2015年4月1日,隨著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根河森工公司烏力庫瑪林場伐倒最後一棵松樹,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從木材生產轉向生態保護,20萬林業人變身為守護森林的務林人。

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佰山介紹,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20多年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建立各類管護站點511個,對「天保工程」區1.45億畝林地進行了有效管護。建成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等各類保護地29個,各類禁止開發區域占林區的25.5%。

20多年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林地面積淨增138.74萬公頃達到1029.60萬公頃,森林面積淨增99.45萬公頃達到837.0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9.25個百分點達到78.39%,森林蓄積淨增3.01億立方米,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成為當今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源(減排)和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增加碳匯),是國際公認的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

作為全球森林生態系統北極泰加林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在中國泰加林區率先實施了碳匯交易。

「真是沒想到,空氣還能賣錢。」內蒙古森工集團圖里河森工公司職工王寶新拿著手機激動地說,內蒙古森工集團完成林業碳匯交易的消息,「刷爆」了他的微信朋友圈。

內蒙古大興安嶺碳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包國慶介紹,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面積8.37萬平方公里,森林蓄積量為9.4億立方米,按照每生長1立方米林木平均吸收固定約1.83噸二氧化碳計算,林區森林碳儲總量約17.2億噸。森林年淨生長量2000萬立方米以上,是一個巨大的「儲碳庫」。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林業戰略與規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何友均說,大興安嶺森林蓄積和碳儲量增長潛力巨大,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率先開展並完成森林碳匯資源本底調查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和前瞻性,對於我國遵循《巴黎協定》,保護泰加林資源和北極生態系統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參考消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