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遊客請來瀘州 | 不「醉」不歸!

文旅瀘州 發佈 2024-04-26T15:16:07.361577+00:00

這個周末小編帶大家逛古鎮感受原汁原味的瀘州本色走!先跟著小編的鏡頭一起去瀘縣屈氏莊園逛一逛(目前正在維修 四月開園)「人勤春來早,農事催人忙。

這個周末

小編帶大家逛古鎮

感受原汁原味的瀘州本色

走!先跟著小編的鏡頭

一起去瀘縣屈氏莊園逛一逛

(目前正在維修 四月開園)

「人勤春來早,農事催人忙。」一大早,在瀘縣方洞鎮供銷社石碑坊村1組蔬菜基地里,十多位村民不停地忙碌著,有的灑水,有的鬆土,有的蓋地膜,有的種植海椒苗,一派忙碌的春種景象。

於是,便有了七律《方洞鎮石碑坊村春耕見聞》:「去冬乾旱老農愁,幸有供銷解隱憂。昨夜和風吹細雨,今晨壟上走新牛。梯田計劃薄膜搭,坡地謀籌蔬菜收。布穀聲聲桃李艷,秋來庫滿樂悠悠。」

無意間抬頭,看見一座新的水泥大橋突然出現在眼前。橋頭是一座新舊相間的場鎮,對面是重慶市榮昌區的清江鎮。

對於清江鎮,內心總是充滿著好奇,因為它與全國傳統村落瀘縣方洞鎮石牌坊村僅一水之隔。村落里的屈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是,我信步走進清江古鎮。

清江是一座以水興市,以市興鎮的古鎮,而瀨溪河蜿蜒流過古鎮,是古時大足至榮昌、榮昌至瀘州的重要交通運輸通道,承載著人們出行和貨物運輸的功能。清朝時期,在清江鎮建成了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貨物的店鋪,叫作「水碼頭」。歷史上四方商賈雲集,形成了古鎮濃郁的商埠文化底蘊。

如今的清江古民居街區內,不僅保留了「前店後宅」的歷史格局,更有清江鎮老街、碼頭等一系列凸顯古鎮商埠文化的歷史遺蹟。

探究清江鎮的歷史,不得不了解一下,它與瀘縣方洞鎮屈氏莊園之間的聯繫。

一座古石橋橫亘一汪碧水之上,橋的這頭連著瀘縣方洞鎮新場,橋的那頭則是榮昌清江鎮古街。扶著鏽跡斑斑的鐵欄,有些膽怯地走上石板橋。往下看,橋下灘多水急。

河岸掩映在高大的黃桷樹濃萌下,不仔細觀察,還真沒發現那爬滿藤蔓、苔蘚斑駁的石壁就是古城牆了。古城牆並不高大,不超過5米,長約500米,但十分平整且堅固,由一塊塊粗大的青石砌成,建於清朝初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目前是榮昌區文物保護點。

清江這麼一個與瀘縣交界的偏遠小鎮,為什麼會修建一道堅固的城牆呢?難道與這裡的「碼頭文化」相關?抑或是為了防護當年猖獗的匪患?然而,竟是與一河之隔的傳統村落方洞鎮石碑坊村的屈氏莊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石牌坊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時期以土地肥沃,傳統農業經濟發達而聞名。屈氏莊園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起始於當時任知事的屈應選,經過幾代人的雙手營造,到了屈應選孫輩屈恆升的時候,整個莊園建築才日臻完善。在屈恆升時期,屈家共有土地3500多畝,主要分布在瀘縣、隆昌、榮昌三縣的10多個鄉鎮,每年收租糧達63萬多公斤,還擁有輪船兩艘,往返於重慶、武漢與上海之間;打米水碾1座,酒精廠1個,鐵業鋪1個,匯同錢莊一座,玉堂村餐廳1個;建在成都市區的會館兩座,辦有藏書2萬餘冊的啟明中學1所,還在清江鎮對岸修建新場。當時的屈家可謂盛極一時,也正因如此,才修建了城牆。

駐立清江橋頭,百年城牆斑駁,石縫間,黃桷古樹參天。點點雨絲,順著新葉滑下,滴落在河面,泛起點點漣漪。古樹古橋古城牆,倒映於水中,勾勒出一幅春日畫卷,讓人陶醉。

「古鎮清江碧水東,田疇阡陌百花紅。

新橋橫臥瀨溪上,舊屋飛檐老樹中。

小巷深深通秘境,高樓座座隱芳叢。

桃源世外今何在?沐雨春耕見彩虹。」

春雨洗滌後的清江老街,青石板、串架房、紅燈籠、紅對聯,新春佳節的氣息尚未走遠,似乎向人訴說著它曾經的過往。

2019年,清江鎮獲批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古街道的修繕打造已被提上日程。村民們說,以後要想看到清江的舊貌就不那麼容易了。

百年的歲月沉澱,一切又歸於平常。三五老友,或呷一口清茶,或喝上一杯老酒,或聊一聊家長里短。在這裡,時光仿佛慢了下來。或許,這份靜謐,才是人所嚮往……

瀘縣推出了屈氏莊園文旅開發項目,與清江古鎮歷史文化街區打造項目,時間上正巧湊在了一起。如果清江古街的保護開發能與瀘縣屈氏莊園文旅開發攜手合作,那可真稱得上是美談了!清江大橋的修建,福清路的通車,正是兩鎮相互融合發展的最佳證明。

一到清江,必須品嘗特色佳肴清江粉蒸豆豉魚。據說,這道名菜本來是用當地盛產的青波魚所製作,製作工藝延續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近年來,由於進行生態保護,實行了禁漁禁捕,改用人工飼養的花鰱代替。

相傳,瀨溪河流到清江鎮一段,因江水清澈無比,被稱為「清江」。清江兩岸青槓林茂密,河中灘險,大家便在上面修建了石板橋,供人往來,所以習慣稱作「清槓灘」。而就在這5公里長的清江河裡,盛產一種被當地人稱為「青波魚」的淡水魚。

青波魚又叫作「中華倒刺䰾」,跟鯉魚算是親戚,長得卻與鯽魚很相似,但比鯽魚多了兩根小鬍鬚。青波魚不僅肉質肥嫩,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所以,當地人漸漸開始人工養殖青波魚。不過,因為青波魚的野性較強,對水質和含氧量的要求也要比一般魚種高很多,目前仍處於供不應求階段。

一魚五盤,盤盤粉蒸,味道也不盡相同,正是:

「瀨溪碧水向東流,小巷通幽古樹柔。

岸上樓高雲霧繞,河中石險鷺魚游。

天然壁畫民風在,人為佳肴韻味留。

歲月遺痕彰舊史,燈聯滿目寫春秋。」

來源:川江號 曾佐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