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牡丹亭》為何被頻頻點讚?上海崑劇團演員「宅家」亮絕活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05-24T00:08:12.781403+00:00

1999年,上海崑劇團攜手導演郭小男打造的上、中、下三本《牡丹亭》,從55折戲精簡為35折,刪其枝蔓,使劇情節奏大大加快。

「在家也可以排戲!」3月29日,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在微信朋友圈上傳「《牡丹亭·尋夢》懶畫眉」小視頻,樂隊悠揚旋律與「杜麗娘」沈昳麗完美配合引來同行與戲迷頻頻點讚,也搶先「劇透」上海崑劇團金秋將推出的新版《牡丹亭》。

1999年,上海崑劇團攜手導演郭小男打造的上、中、下三本《牡丹亭》,從55折戲精簡為35折,刪其枝蔓,使劇情節奏大大加快。當時,笛師錢寅與演員沈昳麗都是初出茅廬、剛剛站上舞台中央的年輕人。23年過去了,再次啟動三本《牡丹亭》,錢寅笑言,「在家複習,做到曲不離口、拳不離手」。

從3月中旬開始,上海崑劇團演職人員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把「排練廳」搬到了家。雖然笛子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但崑曲中的笛子細說起來大有奧妙,「一場民樂演出,笛子可能吹半小時,但對崑曲,笛子是樂隊文場指揮,一場大戲3小時不停歇,非常消耗體力與精力。一日不練功,真到了舞台實戰,拿不下來。」錢寅每天在家緊閉門窗,堅持訓練,保持順暢的氣息,他還在學習作曲,「從演員到樂手,同事們都在抓緊時間練功。」同一段《牡丹亭》,錢寅常常要拿手機錄製五六個版本發給不同的「杜麗娘」「柳夢梅」,「每個演員都有不同的節奏,笛子作為崑曲伴奏最重要的樂器,跟著演員的身段、動作走,就像大廚做飯,要順應不同人的口味。」

錢寅

「《牡丹亭·尋夢》懶畫眉」合練視頻3月28日通過錢寅的視頻號首發,他介紹,幕後功臣除了沈昳麗以及樂隊同事,離不開「導演」楊盛怡。昆五班畢業的楊盛怡從事琵琶演奏,雖然年輕,已經獨當一面,成為樂隊副隊長。2020年疫情期間,楊盛怡組織樂手們在家合作完成《戲曲曲牌遇到土耳其進行曲》《崑曲節奏遇到抖音神曲》兩個小視頻,「那時沒有視頻號,能在朋友圈發的片段有時間限制,玩抖音也剛起步,現在設備方便多了,『藝起前行』也樹立了品牌,給我們這群從業者更多發揮機會。」

楊盛怡

「《牡丹亭·尋夢》懶畫眉」合練視頻看似同時合奏,其實製作過程複雜得多,視頻中8人分別進行「像音像」錄製。錢寅先錄好「《牡丹亭·尋夢》懶畫眉」,提取音頻傳給沈昳麗和樂隊其他人,大家戴上耳機,根據笛子節奏進行演唱、演奏、錄製,然後所有視頻、音頻素材匯集給楊盛怡,由她進行音軌合成、視頻合成製作,才完成珠聯璧合、猶如同時演出的完美小視頻,「8個人在不同時間、地點錄製,需要音軌統一、畫面統一,視頻中每多一個人,就意味著複雜程度增加50%。」楊盛怡自豪地說,熟能生巧之後,她可以用一部手機完成所有後期製作,「來自戲迷、同行不斷沖高的點讚給了大家巨大鼓勵,我們和沈姐姐商量著下一次要帶來新驚喜,也可能有新的小夥伴出現在小視頻里。」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諸葛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