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美國版《羅生門》,披露此前未曾公開的珍貴口述資料

文匯網 發佈 2022-05-26T02:57:27.042995+00:00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的作者,「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無數人的靈感源泉:鮑勃·迪倫、披頭士樂隊、帕蒂·史密斯、賈伯斯…

更多精彩請觀看視頻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的作者,「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無數人的靈感源泉:鮑勃·迪倫、披頭士樂隊、帕蒂·史密斯、賈伯斯……

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傳記,《傑克之書》是多聲部的訪談與回憶,拼湊出凱魯亞克的肖像,還原了「垮掉的一代」眾聲喧譁的熱鬧場面。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馬爾科姆·考利等眾多文藝界大咖齊聚一堂接受採訪,《在路上》中的人物變身真人開口說話。他們的語言,重新創造了凱魯亞克在麻薩諸塞州洛厄爾度過的童年、在格林威治村的歷險、躍升為文壇明星的經歷,以及他47歲那年在佛羅里達的悲慘結局。

艾倫·金斯堡讀過本書後驚呼:「這就像是《羅生門》——眾人撒謊,真相畢現!」

《傑克之書:他們口中的凱魯亞克》,[美]巴里·吉福德、[美]勞倫斯·李著,蔣怡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

新版序

1936年5月30日,在一封給阿諾德·茨威格的信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寫道:「為他人作傳者,須投身於謊言、蔽障、偽善、錯色中,乃至掩飾理解的缺失,實為傳記之真相不可得,倘使偶有得之,亦不能挪而用之……真相不存在,人類不配擁有它……」

我和拉里·李謹記弗洛伊德的告誡,故選擇了相當不正統(當時是1975年)的「口述史」來捕捉傑克·凱魯亞克短暫一生的記錄。拉里稱之為「一種相當直接的作傳方式」。我們的想法是,既然凱魯亞克的親朋好友中大部分人仍健在(他因長年酗酒而早早離世,終年47歲),那麼,興許我們能找到他們,然後說服他們坦率地聊一聊當事人,接下來就交由我們——還有讀者——去爬梳種種不同的說法,決定誰的版本最貼近那無從躲藏的「真相」。傑克多年的好友、詩人艾倫·金斯堡在讀完本書尚未編校的毛樣後稱:「我的天哪,這就像是《羅生門》——眾人撒謊,真相畢現!」艾倫的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記憶里。這是他一字不差的原話。

艾倫真誠地希望,凱魯亞克能被置於「最明亮」的聚光燈下,這無疑是因為在「垮掉的一代」最風光的時候,傑克——和艾倫,還有其他的同時代人——曾受到過批評家和新聞媒體的無禮相待與傷害。雖然《傑克之書》很可能暴露了凱魯亞克的各種缺點,但我和拉里·李的意圖是讓人們沉浸到他那11本幾乎遭人忘卻的小說及其他作品中。當我們為了寫這本傳記展開調查時,市面上只有三本凱魯亞克的書在售:《在路上》《達摩流浪者》和《夢之書》。到1980年,《傑克之書》出版兩年後,他的書至少有八本能夠買到。2012年,凱魯亞克的幾乎所有作品都推出了新版,小說《在路上》和《大瑟爾》被翻拍成了電影,他差不多成了一項產業。

我和拉里並沒有打算把《傑克之書》寫成一本「權威的」論著。我們相信,更精深的研究會緊隨其來。「我死之後,」凱魯亞克曾寫道,「管它洪水滔天。」果不其然,那場雪崩立刻就爆發了,其實現在仍未結束。我們想要為此人的一生創造一場談話式的、小說般(以對話的形式展開)的回顧。我們想要他認識的、愛過的、恨過的人和那些認識他、愛過他、恨過他的人暢所欲言,不給他們太多的時間、太多的歲月去思考說什麼好。多數情況下,這些人還沒有公開發表過關於傑克·凱魯亞克的言論。他們的想法很新鮮——直到說給我們聽,直到大聲說出來,他們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有一個書評人稱:「如果你有興趣,想聽一聽50年代的談話是什麼樣的,如果你相信文學跟生活多半有點兒關係,那麼就讀一讀這本書吧。」談話,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

小說家兼記者丹·韋克菲爾德後來在他的回憶錄《50年代的紐約》裡記錄了那段歲月,他慷慨地把我們的傳記描述為「一份引人入勝的文學和歷史文獻,對『垮掉的一代』最具有洞見的審視」。在我們看來,這裡的關鍵詞是文獻。《傑克之書》的結構類似於紀錄片,是一部凱魯亞克在他的小說《薩克斯博士》中所說的「書式電影」。與韋克菲爾德先生年齡相仿的其他人則怪罪我們不該重新關注凱魯亞克。他們當年就不喜歡他和/或他的作品,現在依舊討厭他,也不樂意人們再關注他——連帶著也不喜歡我和拉里。我們才不在乎哩,我們重視他的作品,以至於花人生的兩年時間去推動凱魯亞克之球再次滾動起來,這些完全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我們知道,光是提到傑克·凱魯亞克的名字,就足以激怒一些人。我們也知道,他的小說啟發了千千萬萬的讀者——尤其是年輕的讀者——憤然離開他們身陷的抑或無趣抑或無望的處境去探索人生。我會一直敬重作家托馬斯·麥瓜恩,因為他敢在一篇文章里公開表示,說他麥瓜恩永遠也不想聽到一句關於凱魯亞克的壞話,因為傑克確實對不少人產生過積極的影響。「他向我們灌輸了一個大道理……你不必一輩子在俄亥俄州的迪普斯蒂克生活,」麥瓜恩寫道,「凱魯亞克鼓勵我用自己的車鑰匙,開上了高速公路。」姑且不談凱魯亞克的文學地位究竟如何,至少他擁有感化他人的力量。

傑克·凱魯亞克並非神仙下凡,《傑克之書》也無意效仿聖徒傳。本書(稱它傳記也好,報告文學也罷,再或是拼貼畫、神聖的集錦、邪惡的亂麻,不管它是什麼,會被人說成什麼)包含一些極其感性和剖白的材料。它讀起來一點兒也不枯燥。儘管有弗洛伊德醫生的名言在前,讀者在本書里還是多多少少會窺得些許真相。本書是屬於那些跟我們敞開心扉談論故去的朋友或勁敵的人的。因此,它也屬於凱魯亞克,這就是我幫它起名為《傑克之書》的原因。人們出於種種理由,在這位故人生前沒有告訴他自己對他的真實想法,這些是他們寫給他的書信。我和拉里很榮幸地為他們遞上這遲來的機會。

我永遠也忘不了,跟丹佛的桌球老手——駝背吉米·霍爾姆斯一起,坐在他年邁的阿姨家中那間悶熱的客廳里,當時他住在那兒,我大聲地朗誦了《科迪的幻象》中令人動情的一段,那是凱魯亞克基於他曾經的生活寫的。霍爾姆斯從來沒有讀過,聽完後他對我說:「我不知道傑克那麼在意我。他是真的在意,對吧?」我也忘不了在2月的一個嚴寒的凌晨,呂西安·卡爾喝醉了酒,跌跌撞撞地走在包厘街上,嘴裡不停地重複著那幾句話:「我愛過那個人,我愛過傑克,真該死,我居然從來沒有告訴過他!」

第三章 路

6月,利特爾和布朗出版社拒絕了《在路上》。但過後的那個夏天,供職於維京的批評家兼編輯馬爾科姆·考利寫信給傑克,同意他從書里選一段文字給阿拉貝拉·波特看,後者是西涅圖書發行的高質量平裝本評論《新世界寫作》的一位編輯。自從菲麗斯·傑克遜沒能讓這本書出版以來,傑克就憤怒地與MCA斷絕了往來,但是考利被書的新奇感打動了,成了傑克的擁躉。他在1954年寫的綜述性作品《文壇現況》中如此讚揚書稿:

有一個相當大的群體,他們拒絕服從,發起了一場頑強的叛變——很難說他們反抗的是什麼,因為這個群體並沒有制定章程,但他們很有可能是在反抗同齡人接受的法律、習俗、恐懼、思維習慣和文學標準這一整套傳統……他們經常談論「地下人」,自稱是「垮掉的一代」。發明這第二個稱謂的是傑克·凱魯亞克,他尚未出版的長篇敘事《在路上》是對他們生活的最佳記錄。他們在兩個層面上跟大多數傳統的年輕人無異:他們不關心政治,即便是吸引觀眾的體育比賽也讓他們提不起興趣,他們在尋找某種信仰,一種會允許他們與世界和平相處的真正的宗教信仰。

馬爾科姆·考利:

我第一次注意到凱魯亞克,是因為他交到維京出版社的《在路上》的手稿,具體來說是交到在維京出版社工作的我手裡。我不記得它是怎麼來的了。有可能是艾倫·金斯堡帶來的。那時,書稿已幾經易手。在某個階段,它已經修改過,重新列印出來,等交到維京出版社時,它是按傳統的方式編頁的。

我帶著極大的興趣和熱情讀完了手稿,我在維京的一次會議上說起它,讓兩三個編輯也去讀了,但是不行,他們不肯出版。我很在意這件事,心裡想:「這是全新的東西,應該要出版出來給讀者們看看。我們得為它鋪好路。」

當時的維京是一家相當保守的出版社,他們覺得我們的銷售員不會願意把這樣的書擺在書店裡,所以手稿就一直放在我的桌上。凱魯亞克來找過我幾次,我說:「你首先要做的,是找出其中的一些選段,先登在雜誌上。」於是我就選了叫「墨西哥女郎」的那一段,給了《巴黎評論》,他們挺熱情地接受了。然後我又看看還有哪些選段可以單獨發表。那就是關於舊金山爵士樂的一段,阿拉貝拉·波特把它登在《新世界寫作》上。

時間慢慢地過去。我跟傑克繼續碰面,有時候,艾倫·金斯堡會跟他一起來。我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和傑克去城外。我想讓他帶我去看看格林威治村的新型酒吧,對於那些我完全不熟悉,我已經二十年沒怎麼回過格林威治村了。他就帶我去了。我記得他信誓旦旦地說,五十年後,世界上只會留下兩種宗教。我好奇地問:「是哪兩種呢?」他說:「伊斯蘭教和佛教。」那讓我相當驚訝,因為傑克是在天主教家庭長大的,這是他的本性里最固定的一部分。

所以,我時不時地會跟傑克和艾倫·金斯堡見面,給他們些建議。我覺得,艾倫想過也許我可以當垮掉派的類似於年邁祖父的角色,可我對這個主意不感興趣。

……

維京雇了一位新編輯,叫基思·詹尼森,基思以極大的熱情讀完了手稿,他有能力和信念讓他的策劃獲得成功。這一回,基思在我的幫助下,讓《在路上》通過了維京的會議。最終,書稿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

威廉·巴勒斯:

傑克會坐著一連寫上好幾個小時。手寫,全是手寫。他會坐在一個角落裡,說:「我不想有人打擾我。」我不會去在意他。他不停地寫啊寫。

凱魯亞克的寫作方法對他而言很管用。那並不意味著對其他人也管用,因為對我來說就完全行不通。我不以那樣的方式寫作。我會修改。他總是說第一個版本是最好的。我說:「也許對你來說是最好的,但對我而言不是。」我至少要改過三稿,稿子才能基本成形。當然,這是沃爾夫留下來的傳統。創作的方法也非常相似,就是以極快的速度讓語詞流淌和寫作。

在墨西哥那會兒,他的全套理論都運用得很好。也就是用語詞來打草稿,注意語詞的流淌,用第一稿——第一次想到的那些詞。

作者:[美]巴里·吉福德、勞倫斯·李

編輯:薛偉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