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遺文化周,見證了,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密不可分的關係

龍川赤兔 發佈 2024-04-27T01:10:09.953397+00:00

眾所周知,深圳是濱海客家城市,深圳本地人,以客家人為主。客家文化,繼承、保留了最完整的古代中原文化。

眾所周知,深圳是濱海客家城市,深圳本地人,以客家人為主。客家人,是來自古代的中原漢族,八大民系之一。客家文化,繼承、保留了最完整的古代中原文化。從第五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的節目和深圳八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我們就能看到很多來自古代中原地區的傳統文化。


深圳八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中,有四個是客家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分別是:燈舞(沙頭角魚燈舞)、麒麟舞(坂田永勝堂舞麒麟)、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祭祖習俗(下沙祭祖)。

據了解,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代表吉祥的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居「四靈」之首,在民間有驅邪避鬼之說,歷代人民群眾都把它當作祥瑞的象徵。麒麟舞,又稱「武」麒麟,是中國古代宮廷中的一種舞蹈表演。後來,在漢人大規模南遷時,傳入民間。逢年過節,人們舞麒麟,以表達迎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良好願望。2011年5月,深圳、東莞申報的「麒麟舞」被國務院以擴展項目名錄形式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麒麟舞」項目中。

祭祀禮儀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在中國古代,祭祀被視為「國之大事」。《周禮》將祭祀的典禮列為五禮之首的吉禮。黃氏發源於江夏郡安陸(今湖北雲夢東南),故祖祠稱「江夏堂」,俗稱「江夏黃」。南宋中晚期,黃峭山第十四世孫黃默堂來到下沙開基立村,成為下沙黃氏一世祖,下沙黃氏祭祖習俗也始於此時。下沙黃氏祭祖習俗以「敦親睦族,弘揚祖德」為宗旨,每年分春秋兩次進行。春祭只拜祠堂,時間是每年清明節;秋祭既要拜墓也要拜祠堂,時間分別是每年重陽節後的農曆九月十五日和十六日兩天。祭祖儀式全村男丁都要參加,拜祠堂時只有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才能進入祠堂。下沙黃氏後裔遍布世界各地。2004年秋祭,回國祭祖的人數達到1500多人,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泰國、新加坡、韓國、台灣、香港等13個國家和地區。

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據說,從梅州大埔縣傳入,是沙頭角沙欄嚇村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的擔水坑、崗下新村等地,成為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經過三百多年歷史沿襲,流傳至今。是深圳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回到深圳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現場,在鼓聲陣陣的擊鼓表演中,融匯了威風鑼鼓、安塞腰鼓,與客家山歌相伴。敲鑼打鼓慶豐收,風調雨順盼來年。時間不停地流轉,高亢激昂、氣勢磅礴的鼓聲,延續下來是不變的堅定意志與振奮精神的文化內涵。最後來自香港、澳門、深圳的客家人共同喊出的「客家人」,也讓在場的客家人會心一笑,心頭涌過一絲「他鄉遇故知」的溫暖。

據了解,傳承了幾千年的佾舞,佾舞是華夏禮儀之邦的重要佐證,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瑰寶。它的每一個舞蹈動作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佾舞集禮、樂、詩、舞為一體,是傳承至今最古老的原始舞蹈,也是中國禮樂文化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晉南威風鑼鼓作為一種民間鑼鼓藝術,從黃土文化中走來,植根於廣大人民群眾中間,因其敲打起來氣勢磅礴、威武雄壯,又被稱作打威風。又因威風鑼鼓主要流行在晉南地區的堯都區襄汾縣洪洞縣霍州市等晉南地區,便又有了晉南威風鑼鼓的美稱。 2006 年,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音樂類代表性項目的批准類目中,晉南威風鑼鼓赫然名列。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很多了解客家文化的朋友,都知道,客家話與老派西安話,非常相似。客家文化與陝西文化、洛陽文化,密不可分。其中,就包括客家民俗文化、客家美食文化、客家建築文化。客家山歌文化與陝西的信天游,就有很多的共同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