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是癌症的「催化劑」?內膽有毒還致癌?規範使用,牢記3點

骨科劉剛 發佈 2022-05-26T19:21:53.376708+00:00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我們生存的基本需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廚房用品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電飯煲普遍進入家家戶戶時,關於電飯煲的傳言也憑空而起「電飯煲內膽致癌、電飯煲內膽有毒、電飯煲用時間長會導致肝癌」等等。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我們生存的基本需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廚房用品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之前的鐵鍋到不鏽鋼電飯鍋最後到現在的不粘鍋電飯煲。

當電飯煲普遍進入家家戶戶時,關於電飯煲的傳言也憑空而起「電飯煲內膽致癌、電飯煲內膽有毒、電飯煲用時間長會導致肝癌」等等。傳言一出就嚇得大家一時間不知道用什麼來煮米飯。關於電飯煲的危害,央視給出了答案。

電飯煲內膽是否有毒?

據調查發現,電飯煲在製作時都會在內膽表層塗上特氟龍,可以避免食物與鋁接觸。特氟龍的穩定性好,耐腐蝕可以使內膽長時間保持光澤,延長電飯煲的食用年限。但是特氟龍的主要成分聚四氟乙烯,經過高溫加熱會發生變質分解出有害物質。

通過央視的研究發現,聚四氟乙烯有較強的耐高溫的特點,只有在溫度達到350℃時,聚四氟乙烯才會發生變質,但是電飯煲在煮飯的時候最高溫度只有175℃,並不會導致特氟龍中的聚四氟乙烯發生變質,因此關於電飯煲內膽有毒的說法不成立。

電飯煲內膽是否致癌?

市場上常見的電飯煲內膽都是由鋁製作而成的,但是鋁製品的器材對身體有一定的危害,為了避免危害,會在內膽表層塗上特氟龍來隔絕食物與鋁直接接觸。

但是在使用電飯煲的時候內膽會受到損傷,這個時候會出現表層脫落的現象。導致食物與鋁進行接觸。當攝入過量的鋁元素時,會對人體的骨骼健康造成損傷,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骨萎縮等症狀。

在2015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表示,雖然攝入鋁元素對健康有危害,但是並不致癌。因此關於電飯煲內膽致癌的說法也不能成立。

在正常情況下使用,並不會產生有毒物質,也不具備致癌物質,但是長期使用表層發生脫離的內膽對身體終究是有危害的。

電飯煲內膽表層發生脫落後,還能正常使用嗎?

使用不當、使用時間較長電飯煲內膽表層發生脫落是在所難免的,總不能稍微出現一點脫落就直接重新買個新的吧。如果不買新的,電飯煲內膽表層發生脫落後,還能正常使用嗎?

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孫樹俠表示,電飯煲內膽出現脫落後不建議使用,尤其是出現成片成塊的脫落現象。

內膽表層塗上特氟龍不僅可以避免鋁與食物的發生反應,特氟龍還具有不粘鍋的效果,可以避免煮飯的時候鍋底出現糊掉的現象,從而降低患癌的風險


如何正確使用電飯煲?

01清洗電飯煲內膽時,儘量使用海綿

鋼絲球洗碗真的很香?不得不承認相比於海綿,它的清潔力較強,尤其是在清洗比較粘的鍋碗時,不僅可以保證清潔力還可以節省時間。但是它的摩擦力較大,控制不好力度時很容易損傷到內膽,造成內膽表層脫落。從而導致食物和鋁製內膽直接接觸。

因此為了人體健康著想,在清洗鍋碗的時間不建議使用鋼絲球,建議用海綿清洗。如果遇到比較難洗的碗筷時,可以簡單地浸泡一下。

02避免用電飯煲煮酸性食物

電飯煲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因為使用不當,導致內膽表層出現劃痕、脫落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在用電飯煲煮酸性較強食物的話,食物中的酸會和鋁製內膽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鋁、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長期攝入這些有害物質的話,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03清洗電飯煲時,要注意密封圈的清潔

在煮飯、煲粥的時候,湯汁難免會濺到電飯煲的密封圈上。然而在電飯煲清洗的時候,密封圈也是最容易忽視掉的地方,當密封圈長時間不清洗的話,密封圈周圍不僅會發黑髮黃,還會滋生許多細菌。在煮飯煲粥的時候這些細菌可能會進入食物中,從而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總結:雖然說電飯煲內膽不會直接致癌,正確食用電飯煲時也不會生成有害物質,但是如果忽視對電飯煲的正確使用的話,長期下來或許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參考資料:

【1】《電飯煲內膽塗層脫落還能用嗎?使用有講究,做錯可能會產生「毒性」》·北青網·2022-4-22

【2】《嚇人!經常使用電飯煲會致癌?出現這種情況的趕緊扔……》·上觀新聞·2021-12-28

【3】《新年大掃除:電飯煲使用注意事項 日常保養細節多》·中國網·2015-2-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