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只有「招財貓」,卻沒有「招財狗」?

外研社 發佈 2022-05-28T02:23:34.075727+00:00

也可以說:the welcoming cat, the lucky cat, the money cat, the happy cat, the beckoning cat。

貓貓以其可愛的形象聞名於世,不少商店或餐館的門口,都會擺放一隻向你揮手的招財貓。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只有「招財貓」,卻沒有「招財兔」「招財狗」「招財鴨」?


為什麼貓貓能夠招財呢?狗狗不能旺財嗎?



今天,阿研就和你一起了解「招財貓」背後的故事。



儘管真正將「招財貓」這一形象發揚光大的,無疑是日本人,但招財貓功能的源頭,或許在中國唐代。


唐代段成式的筆記小說集《酉(yǒu)陽雜俎(zǔ)》,記載了唐代大量的歷史資料、奇聞異事和民間風情,其中有一句關於貓貓的記載:


意思是說,貓貓洗臉時前爪舉過耳朵,就會有客人到來。這應當是關於「招財貓」雛形的記載。



那麼,為什麼貓貓去了日本,其「招財」屬性才被發揚光大呢?


首先,貓貓在日本,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


一般來說,日本的貓貓,是由遣唐使從中國帶回去的。因此,貓貓最先出現在日本的宮廷里,是貴族的寵物,普通人根本養不到,到了江戶時代,才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鑒真東渡


其次,日本屬於漁業國家,耕地資源匱乏,所以他們非常珍惜稻米。而貓咪能夠捕鼠護糧,對日本人來說十分重要。


所以,貓貓衍生出能夠帶來財富和好運的「招財貓」形象,也就不足為怪。




日本人認為,「照顧好貓咪,才能獲得回報」。漸漸地,關於貓咪的傳說也越來越多。



據說,淺草有位老婆婆,經濟拮据,只得揮淚與家中老貓告別。半夜,貓貓給她託夢:只要把自己的形象做成土偶,就能收穫好運。


老婆婆便把老貓的形象做成偶像,供奉起來,果然好運紛至。



關於招財貓更著名的傳說是豪德寺的貓貓——(たま,tama)帶來好運的故事。


如今香火不斷的豪德寺,在江戶初期,卻落魄不堪。


豪德寺


城主井伊直孝在狩獵時,看到貓貓玉對他招手,便進入了寺院,誰知竟因此躲過了一道閃電。井伊直孝感激貓貓的庇佑,將它封為豪德寺的守護神。從此,寺廟的香火也漸漸興旺。


如今的豪德寺,被譽為招財貓的發源地,寺廟裡有著數不盡的招財貓。



雖然我們把這種揮舞手臂的貓貓塑像稱作「招財貓」,但是在日文中,ta其實叫做「招攬貓」(招き貓),是在招呼客人快快光臨。


在西方文化中,召喚他人過來的姿勢(the beckoning gesture)是手掌向上,向自己的方向彎曲手指。



但是在日本文化中,召喚他人的動作是手掌向下,向地面彎曲手指。招財貓揮舞手臂的動作,其實就是召喚路過的客人——趕快過來。


事實上,招財貓揮舞的手臂不同,含義也不一樣。


母貓舉左手,意味著招攬客人或人緣,常見於商鋪。公貓舉右手,意味著招攬財富,可以擺在家裡。兩隻手一起舉,可能有點貪心(bushi),就是財運雙全。



招財貓的手臂長度,和好運的遠近有關。


手臂短(在臉附近)的貓貓,招攬近處的幸福,常見於普通的店鋪;手臂長(超過頭部)的貓貓,呼喚遠處的好運,多見於旅遊觀光或運輸等行業。


兩隻招財貓連在一起的「結緣貓」


招財貓的顏色也含有講究:




酷愛貓貓的日本人,語言中有很多和貓貓相關的表達。




招財貓的英文又如何表達呢?


可以直接使用日文的發音:maneki-neko。maneki是前面「招き」的發音,neko是「貓」的發音。


也可以說:the welcoming cat, the lucky cat, the money cat, the happy cat, the beckoning cat


當然,還可以在前面強調招財貓的來源:the Japanese fortune cat



你願意給阿研點個讚嗎?




圖文:王皓玥 | 審核:阿研

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