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日報社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丨城關區基層治理有溫度有速度

蘭州日報 發佈 2022-06-07T01:54:31.766687+00:00

原標題——社工委解難題辦實事 群眾既安心又暖心城關區基層治理有溫度有速度何家莊社區一處老舊樓院遇到污水管網改建難題,經社工委出面協調,這件「急難愁盼」終得化解;楊家園社區一雜物堆積點,經社工委委員老馬改造,變成居民「拉家常」調解矛盾的「老馬會客角」;紅山根社區一條髒亂差的土路,由

原標題——

社工委解難題辦實事 群眾既安心又暖心

城關區基層治理有溫度有速度

何家莊社區一處老舊樓院遇到污水管網改建難題,經社工委出面協調,這件「急難愁盼」終得化解;楊家園社區一雜物堆積點,經社工委委員老馬改造,變成居民「拉家常」調解矛盾的「老馬會客角」;紅山根社區一條髒亂差的土路,由社工委輪值委員牽頭多方動員,在短短几天內修整成為平坦的便道……

蘭州日報社在「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學習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 喜迎二十大」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中,採訪小分隊先後深入這些街道社區,從中感受到一件件辦理有速度、讓居民安心又暖心的實事,無疑體現了城關區「社工委在行動」的成果,打造了為民服務的特色樣板,彰顯了基層廣大黨員幹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風貌,同時激勵全區人民意氣風發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治理「提速升溫」

社工委讓居民安心又暖心

年過七旬的馬國成是酒泉小院居民,也是酒泉路街道楊家園社工委委員,因「愛管閒事」被大夥稱為「老馬」。2021年,老馬清理院內一處影響鄰里關係的雜物堆積點,並將其改造成鄰里們拍手稱讚的「老馬小花園」。久而久之,這個小「據點」成了民意收集點、鄰里矛盾的化解和調解處,「老馬小花園」也由此變身為「老馬會客角」。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志願者加入社區矛盾調解隊伍。

為營造美好的小院環境,老馬還利用空置的土地,打造出了「共享小菜園」。楊家園社工委通過發揮民意民智,將社區網格化管理觸角延伸到戶,讓居民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

去年10月,鐵路東村街道何家莊社工委組織委員、志願者等開展「走千家入萬戶」活動。社工委委員趙栓在走訪時得知,蘭州煤炭公司家屬院因存在違建、地下管道老化、污水管破裂和污水橫流等問題,給院內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且因該院是「三不管」樓院,基礎設施薄弱且維修養護難。接到反饋後,按照「誰主張、誰認領、誰跟蹤」的原則,趙栓主動認領並全面跟進該項目。經趙栓深入了解,原來該家屬院在改造期間,因院內車棚占壓污水管道,導致污水管道無法正常改造,進而造成樓院污水管破裂,污水橫流現象。何家莊社工委主動對接社區、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區住建局房改辦,協調項目施工方負責人,聯合對該樓院污水管走線、布局和維修進行實地勘探,勘探結果與居民反饋一致,對此何家莊社工委正式向社區黨委申請,蘭州煤炭公司家屬院下水管網改造項目立項。

改造動工以來,趙栓每天往返該家屬院與社區間,及時向社區反饋下水管網改造情況。同時通過搭建居民議事平台,鼓勵居民參與進來。在主體工程完成後,因小區沒有物業,小區管理和維護等又成了問題,社工委發揮小區居民的能動性,努力實現改造後常態化、長效化、優質化自治治理與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

實施「三大行動」

助力社工委機制高效運轉

作為全市率先全面推行社工委工作機制的城關區,按照「黨工委引領、社會化共建、社區化共治、鄰里式共享」總要求,在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上不斷取得實效,在實踐探索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舉措,逐步形成了區域共治、互聯共建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

「推動基層治理重點任務全面落實,城關區以社工委工作機制為抓手,創新實施常態駐守、志願服務、評「心」定級三大行動,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城關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王蕾如是說。

實施「常態駐守」,由64個區直部門、單位採取包抓方式,通過「一對一」「多對一」方式與154個社工委結對,壯大「朋友圈」。將各包抓單位確定為社工委核心成員單位,吸納各包抓單位班子成員擔任社工委委員,各包抓單位幹部按照每人每周不少於3天的時間要求,1160名區直機關幹部全身心投入社工委工作,全面增強社工委溝通協調、統籌調度、資源整合能力。

按照「每周一主題」要求,組織開展「社工委在行動」委員進工地、進社區宣講安全生產、養老防騙等主題活動,將239名具有安全生產知識的委員納入「安全生產資源庫」,組建四支志願服務宣講隊,常態化參與安全生產重點任務。以社工委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為主體,對各社區志願服務隊伍進行有效整合,各社工委基本涵蓋「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紅色長城護衛隊」「家園攜手幫扶隊」三支志願服務隊伍,結合社區實際,保留獨具特色的志願服務隊,確保志願服務隊定位準確、設置合理。

同時,以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導向,組織開展「社工」評「心」定級活動,綜合考量社工委委員作用發揮、街頭便民「黨建驛站」打造、為民事項辦結等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按照由低到高的原則依次劃分5個等級,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集中評選活動,授予相應等級標牌,推動形成「能上能下」的動態評定管理模式,採取「以獎代補」形式對優秀社工委給予經費支持。

截至目前,城關區共培育涉及環境保護、應急救援、鄉村振興等10個領域56個優秀服務項目,全部納入社工委服務群眾「資源清單」,為居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志願服務。

充實「成員力量」

推動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

2022年初,城關區委組織部組織召開社工委工作專家指導會暨優秀案例初評會,邀請蘭州大學、甘肅省委黨校、西北師範大學、甘肅政法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的五名高校專家圍繞「基層能力建設、治理服務導向、協商議事功能、打破區域壁壘、數字賦能治理」主題進行闡述和交流研討。

「專家們針對城關實際而提出的真知灼見,對我們開展社工委工作具有很強針對性、指導性,我們也將進一步完善社工委機制、舉措辦法、功能作用,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凝心聚力』工程,提升城關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在採訪中,城關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蔚峰這樣說。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甘肅省委黨校(行政學院) 文化歷史教研部副教授李喻認為,蘭州市創新組建的社工委,是推進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點睛之筆,在建立長效共建體系的同時,可健全對於社工委基層參與者的保障和服務。

目前,隨著省市區三級駐守幹部加入,已成為各社區社工委重要力量,多方合力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同樣,對於國有大中小型企業,也應激發其社會責任感,可通過以工代資或者以資代工,細化「對流」渠道,精準對標靶向,合理配置優化資源,以期人盡其才,充實社工委成員力量,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實現新突破。

今年3月,由城關區委組織部牽頭編寫的「1.0版」城關區社工委運行指導手冊出爐,梳理總結了各領域社工委為民辦事先進典型、經驗做法、取得成效,以及25個社工委優秀案例,打造為民服務的特色樣板,便於社工委相互交流、學習借鑑、同步提升,推動形成百花齊放的社工委工作格局,讓居民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總 策 劃:劉立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肖興吉 張 鵬 柴希中

楊晟途 文/圖

編輯丨包學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