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之神白骨之路,歐洲的嘆息之牆莫斯科,飄雪之季無人可敵

幹史人聃者徐也 發佈 2022-06-09T06:35:59.992116+00:00

俄羅斯的冬天氣溫最低可達零下36度,這種溫度從冰面下打撈上來的魚,20秒就能凍成冰棍,可作為大殺器;

俄羅斯平原上有一條通往莫斯科的道路,無數征服者在此飲恨,太多人在此凍死,因此被稱為白骨之路。

俄羅斯的冬天氣溫最低可達零下36度,這種溫度從冰面下打撈上來的魚,20秒就能凍成冰棍,可作為大殺器;

這種溫度,身處室外的人不僅無法進食任何東西,因為咬不動,甚至能聽到自己呼氣結冰的聲音。

在這片平原上,倒下休息就意味著死亡,不是開玩笑,看看俄法戰爭中的拿破崙軍隊,二戰的希特勒德軍,時至今日,莫斯科每年凍死的醉漢也是全球最多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莫斯科的嚴冬也不例外,它猶如古希臘神話中的嘆息之牆,守護莫斯科城千年不倒。

歷史也是如此的相近,稱雄歐洲的兩代霸主均是折戟在此,沉沙難雪,唯一讓俄羅斯人跪著唱《征服》的只有蒙古人,只能說蒙古這個民族也是皮實的很啊。

消極方面,冬天的莫斯科對於不習慣這裡的人,堪稱冰寒煉獄,比東北還狠,看看東三省由於嚴寒,已經成為人口淨流出城市,莫斯科也因此沒有成為世界人民喜歡移民的地方,因為氣候環境無法招攬天下英才。

嚴寒中之所以難過,首先是住宿,莫斯科周圍的凍土與地面有1米間隔,這層間隔遇熱是會化的,拿破崙的法軍進攻莫斯科時,部隊直接在地面搭建房屋。

結果好了,到了夜晚取暖,大燒碳和木材,室內熱氣融化凍土,地面發生不同沉降,造成房屋傾塌,未開戰已經傷亡數百人,士氣大損。

當時科學還不普及,法軍還以為是上帝的懲罰或俄羅斯人會妖法,以訛傳訛,鬧得還未開戰就已經人心惶惶。

其次是食物傷人,嚴寒下食物只能看不能吃,猶如陪嫖看賭,人生痛苦啊。乾糧、土豆凍得硬如鐵,而雪天濕度高,木材潮濕難燃,無法加熱,在絕對低溫下人的嘴唇和舌頭由於富含水分,接觸到低溫物品時,嘴唇和舌頭表面水分快速結冰,產生粘連。

1812年,無法生火,餓極了的法國士兵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上嘴啃,先不要說啃不啃的動,結果嘴唇和舌頭一接觸就被粘連,一撕就是一塊肉一團血,食物沒吃到已經滿嘴是血,由於寒冷當時並無感覺,後面疼痛難忍,苦不堪言。

100多年後莫斯科平原上的德國士兵要聰明得多,他們把汽油澆注在木材上引火取暖,或將食物放在內衣里慢慢軟化,然而羸弱的後勤能力,面對龐大的部隊需求是杯水車薪,汽油很快接不上,坦克都趴窩了,土豆即便送過來,由於無法加熱食用,悲劇重演,餓死無數驍勇善戰的德軍。

1812年,莫斯科的北風女神淹沒了50萬法軍,1941年50萬德軍在莫斯科的寒冬中再次魂斷伏爾加河,歷史在重演,即使忘記,俄羅斯人也會用鐵血告訴你,雪曾經落在這片大地上。

冰冷的莫斯科讓青山處處埋忠骨變為空談,無論拿破崙還是希特勒無奈地將這些士兵遺棄在冰天雪地中,因為在這裡埋葬死者更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量。

凍土如鐵,想挖坑先加熱,用煤點燃篝火,燃燒數小時,慢慢解凍泥土,然後移開滾燙的煤堆至一旁,開始挖掘,挖下去十來公分後,把煤堆移動會原處,再次解凍,如此重複多次才能挖出一個墓穴,有事耗時一兩天,拼的不只是體力還有耐心。

俄羅斯橫跨歐亞,建國後稱雄一時,隨後被成吉思汗征服,在金帳汗國下面蟄伏200年,再次從蒙古統治中獨立建國,故而既有斯拉夫人的悍勇殘酷,也有東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意志。

1812年面對拿破崙橫掃歐洲的50萬大軍,俄羅斯人屢敗屢戰,卻誓死不降,在斯摩棱斯克城,在博羅季諾,在莫斯科,俄羅斯堅壁清野,一旦形勢不對立刻壯士斷腕,火燒全城,這種玉石俱焚的打法,讓一直占據主動一方的拿破崙反而屢屢派遣使者要求和談,俄羅斯人斷然拒絕。

因為俄羅斯人知道當北風之神降臨,雪在這裡落下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在俄羅斯人最熟悉的土地上屹立不倒,能戰勝俄羅斯人的,只有俄羅斯人自己,就像1991年的冬天。

一百年後蘇聯紅軍再鑄鐵血,即便連續遭遇幾萬、幾十萬的兵力損失,也絕不妥協,最終讓希特勒飲恨莫斯科城下,再次宣告世人冬天的俄羅斯不可戰勝。

莫斯科的寒冷與俄羅斯人的堅韌讓他們不可戰勝,被譽為戰鬥民族。中日甲午海戰失敗,北洋水師並未失去戰鬥力的情況下,自廢武功,割地賠錢,旅順日俄海戰,沙俄失敗,面對日本的賠款要求,沙皇只有一句話:「不服,再戰!」這是俄羅斯人骨子裡的驕傲,永遠不曾褪色。

1991年莫斯科的寒風,悲風悲雪,冰冷刺骨,這次的冰寒刺痛了自己,蘇聯帝國轟然倒塌,一個時代的結束,預示另一個時代開始,唯一不變只有莫斯科。

不是打服對手,就是在打服對手的路上,過去有車臣、喬治亞,現在正在打服的是哥薩克騎兵的後裔。

今天的莫斯科歷經滄桑,芳華依舊,金碧輝煌的宮殿,精美絕倫的教堂,華麗典雅的雕塑,沉默的頓河,奔騰的伏爾加河,還有晶瑩透徹的貝爾加湖,一片恬靜安逸,藍天白雲,但沒有人會忘記在這裡,鮮血曾經染紅過了大地,一片紅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