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娃被餵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來了,就藏在飯碗裡

仨個寶寶 發佈 2022-06-10T03:37:46.555343+00:00

前陣子,C媽在寫微塑料的文章時,提到過孩子日用品包含有害成分的問題。有些媽媽就在咱公號後台留言說:正在為給孩子買餐具發愁,生怕買到成分不好的餐具害了娃。

前陣子,C媽在寫微塑料的文章時,提到過孩子日用品包含有害成分的問題。

有些媽媽就在咱公號後台留言說:正在為給孩子買餐具發愁,生怕買到成分不好的餐具害了娃。

我深有同感,當媽的都一樣,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問題。

甭管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每每購入新品,都得研究個底朝天,就怕忽略什麼有害物質,危害孩子的健康。

真不是太過謹慎,也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孩子每天都在接觸的東西,確實有可能「暗藏風險」。

就拿媽媽們問的餐具來說吧,以前就有過新聞報導表明:每天給娃用的餐具可能有毒!

根據報導,1歲女童被確診為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更可怕的是,疑似是家用仿瓷碗甲醛超標導致的。

誰能想到,一個家庭的悲劇,竟然會是一隻小小的飯碗釀成的。

這類仿瓷餐具因為耐摔、好看,曾一度頗受寶媽們追捧,但不合格的仿瓷餐具,對孩子而言就是赤裸裸的「健康殺手」。

一、仿瓷餐具的危害性

仿瓷碗又叫密胺碗,花色全款式多,很多都是可愛動物圖案,很對孩子的品味。

而且比起陶瓷餐具,又輕巧,又不易碎,也深得老母親的心。

光我,就見過很多媽媽給孩子用仿瓷碗餵輔食。

可就是這種廣受歡迎的仿瓷餐具,卻有可能造成孩子甲醛吸入的風險。

要知道,這種仿瓷餐具主要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高溫合成的。

老母親們肯定都了解,這兩種都是有害物質,但官方也說了,如果使用科學的製作工序,它們合成的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是安全無害的。

按國標規定,仿瓷餐具應該具有「耐高溫高濕、耐溶劑好,耐鹼性好」的標準。

高品質的仿瓷餐具當然能夠滿足,密胺樹脂的材質也很穩定,在-30℃到150℃的環境狀態下,都相對安全。

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毫不客氣地說,這鍋還得商家背,有些商家為了節約成本,會用其他材料來合成,導致各種不合格的假仿瓷餐具橫空出世。

早年央視就有報導,質檢部門對中國市場上的仿瓷餐具抽查合格率不足20%!

比如:有些密胺樹脂中的增塑劑含量很高。

這樣一來,在高溫的情況下,盛個熱粥、熱湯、微波爐加熱等,仿瓷餐具就很容易析出甲醛。

再比如:有些密胺樹脂是用脲醛樹脂冒充的。

脲醛樹脂這種材質就比較危險了,穩定性很差,在80℃就會分解釋放出甲醛氣體。

這種材質是禁止用來直接接觸食品的。

此前,還有實驗研究發現,在瓷碗、符合國標的仿瓷碗和低劣仿瓷碗中倒入熱水、熱油,低劣仿瓷碗中析出的甲醛氣體數值是很驚人的:

甲醛的最高容許濃度為0.08㎎/m³,但劣質仿瓷碗析出甲醛數值高達0.61㎎。

而甲醛,可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會確定的致癌性物質。

它可以通過呼吸道、皮膚接觸等渠道進入人體,有可能造成呼吸道疾病、皮膚過敏等。

毫不誇張地說,長期吸入甲醛會導致白血病、癌症等不治之症,如果孩子每天吃飯的餐具中甲醛超標,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避免甲醛超標的風險,最好的方法是直接不買、不用!

如果家裡已經有仿瓷餐具了,並且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產品的話,可以繼續使用,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不要直接加熱;

②不要用來盛高溫、油性的食物;

③不要長時間盛放酸性、鹼性食物。

二、什麼餐具不能用

餐具這種孩子可能入口的東西,如果出了問題,活脫脫的是讓孩子「吃毒」啊!

除了仿瓷餐具以外,還有幾種材質的餐具也是潛在的健康風險。

C媽的餐具黑榜,敲黑板了~

01聚碳酸酯塑料餐具

關於聚碳酸酯塑料,很多媽媽可能聽到名字感覺很陌生。

但一說PC,你肯定就知道了(塑料容器底部標識數字7的就是)。

前些年,很多寶寶用的水杯,都是PC材質的。

這種材質輕薄耐摔,但是卻不耐高溫,在高溫情況下容易釋放出有毒的物質雙酚A 。

正是因為雙酚A的問題,國內早已在奶瓶的製作中禁用了,餐具同樣。

雖然市面上已經越來越少見了,但萬一碰到,請果斷避開,安全隱患很大。

雙酚A是什麼不重要,關鍵是雙酚A會擾亂人體代謝過程、誘發性早熟、引起肥胖,甚至有導致孩子癌症、畸形、基因突變等風險……

更可怕的是,聚碳酸酯塑料餐具在高溫下,不僅容易釋放出雙酚A,而且使用時間越長,釋放地越多。

這還有什麼好說呢,拉黑沒商量!

02工業玉米類餐具

近幾年很流行的還有被稱為「網紅餐具」的工業玉米類餐具,使用的是玉米塑料。

剛知道的時候,我差點以為是拿棒子渣粘起來製成的,然而並不是!

它是由玉米澱粉發酵得到的聚乳酸(PLA)材料製成的。

聚乳酸是一種由可再生資源製成的新型材料,網傳由聚乳酸製成的餐具環保、防霉……

但千萬別忽略它的重要特徵——可降解。

換句話說,就是不經用,細菌都拿它當零食,這可還行?!

而且,長期被微波爐和洗碗機清洗可能會破裂,萬一父母沒察覺到,就有燙傷的風險。

現在它多出現在一次性餐具中,正好也說明了它確實不適合長期使用。

三、什麼餐具能使用

餐具有風險,但也不能不用啊,手抓飯可不行。

縱觀市面上這麼多材質的餐具,C媽覺得還是有幾種相對適合孩子的。

餐具推薦紅榜,看過來~

01聚丙烯類塑料餐具

要說孩子適用的,聚丙烯類塑料餐具肯定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5號PP材質。

聚丙烯被世界公認用來製作食物容器的安全材質。

無毒、無臭、輕便、耐摔、易清洗,光這幾點,就恰好能滿足當媽的選購標準。

更重要的是,它的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高,高溫狀態下也能保持不變形,是為數不多的宣稱可放進微波爐里的餐具。

但是呢,咱們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PP材質的水杯在裝熱水時,可能會析出微塑料顆粒。

儘管關於微塑料顆粒對人體的影響尚未完全被揭開,但是謹慎一點總歸是沒毛病。

家裡已經有的,儘量避免高溫狀態下使用,並定期更換。

還沒有的,更建議去購買PPSU材質的水杯或餐具哦。

02陶瓷和玻璃類餐具

咱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應該就是陶瓷和玻璃類餐具了吧。

也是,它確實是日常最提倡使用的。

最大的優點是安全,通過正常渠道購買的話,一般是不會釋放有毒有害物質的。

最大的缺點是易碎,我一直顧慮的就是不經摔,如果家裡要用,千萬要把熊孩子看好咯,免得打碎劃傷。

C媽要特別提醒的是,陶瓷餐具能不能用,還得分工藝。

陶瓷餐具的圖案在工藝上,分為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釉上彩的餐具,圖案摸上去有3D感,如果瓷器本身的材質或顏料中含有重金屬,在與食物接觸的過程中,就容易析出,長期使用就會有重金屬攝入的風險。

而釉下彩工藝,看著有圖案,卻摸不出花紋感,這樣的工藝不會導致有害物質的析出。

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陶瓷餐具的時候,要認準「釉下彩」工藝,或者是選擇表面無花、手感光滑的產品。

03木製餐具

說到木製餐具,相信媽媽們第一反應就是天然吧。

相比其他合成類餐具,它在無毒無害、耐摔、隔熱等方面,絕對是佼佼者。

不得不提的是使用的時候,每次盛上精心準備的食物,看起來頗具美感,更能讓孩子愛上吃飯了。

但木質餐具的缺點也很明顯,如果表面磨損很容易發霉、滋生細菌,所以在清洗時最好不要用鋼絲球之類的東西大力摩擦。

如果媽媽們鍾愛木製餐具,建議選購紅木、橡木等製作而成的不刷漆的餐具,防水性更好。

只要每隔一周用消毒櫃對餐具進行消毒或高溫進行蒸煮,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忽略的。

04不鏽鋼餐具

不鏽鋼餐具,也是大家最常用的一種了吧。

因為不鏽鋼的材質,堅固耐用、重量輕、清洗方便,重點是不容易滋生細菌。

平時給孩子用確實讓人省心不少。

不過也有人擔心它會不會滲出鉻、錳之類的金屬。

如果是不合格的三無產品的話,沒準會有這種問題。

但咱們只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就沒事,尤其是不鏽鋼304鋼和316鋼,都是國家認可的食品級不鏽鋼,對人體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另外,像這種碗外部是PP材質,碗體是不鏽鋼材質的餐具,控溫效果也不錯,也更適合寶寶。

需要注意的是,食鹽、醬油、醋等調料會和不鏽鋼引發化學反應,可能對孩子有害,所以咱們儘量避免用不鏽鋼餐具長時間盛放這些。

C媽說

餐具的重要性,我就不用多說啦。

孩子每天都接觸,甚至直接入口的,安全性最重要。

否則,長期使用下來,可能對孩子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

今天特地寫這篇文章,就想給媽媽們提個醒,在給孩子選購餐具的時候,多留點心。

無論選擇什麼餐具,都要從合格廠家和渠道購買,別嫌麻煩,凡是和孩子有關的東西,再小心也不為過。

CD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

養育CC&DD兩姐弟,公益普及嬰幼兒餵養、睡眠、疾病、心理知識,讓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的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一起做「中國好父母」!原創公眾號「CD爸媽」( ID:cdbama)。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