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有「毒」怎麼辦?這家公益組織「啃」了4年硬骨頭

中國發展簡報 發佈 2022-06-12T09:32:57.475743+00:00

01 家家都有的玩具,有哪些風險?這幾年,憨態可掬的「小黃鴨」風靡流行。亮黃的色彩,柔軟的質地,放在手裡捏一下會「嘎嘎」叫,放在水裡飄著還能「嘩嘩」游,大人小孩都很喜歡,可謂「網紅小黃鴨」。小黃鴨,是如何被製作而成的呢?


01 家家都有的玩具,有哪些風險?


這幾年,憨態可掬的「小黃鴨」風靡流行。


亮黃的色彩,柔軟的質地,放在手裡捏一下會「嘎嘎」叫,放在水裡飄著還能「嘩嘩」游,大人小孩都很喜歡,可謂「網紅小黃鴨」



小黃鴨,是如何被製作而成的呢?它是一種利用塑膠製成雛鴨形狀的玩具,最常見的材質是聚氯乙烯(PVC)


其實,市面上的塑料玩具有很多。但是,像小黃鴨一樣「軟」的玩具,在生產中常常會用到「增塑劑」。


小黃鴨所用的聚氯乙烯質地很硬,所以需要各類「增塑劑」軟化。由此看來,小黃鴨玩具也並非純粹的塑料,而是聚合材料與各種化學品的混合。


「增塑劑」似乎聽起來很熟悉,它有哪些危害呢?這個「家族」的種類很多,其中,鄰苯二甲酸酯(下文簡稱「鄰苯」)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廉價增塑劑。


「鄰苯」增塑劑會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甚至輸液方式,進入到身體中。令人擔憂的是,過量接觸「鄰苯」會對人體內分泌系統造成危害,比如導致女童性早熟、男童雌性化,也可能影響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



實際上,國家標準GB 6675.1-2014《玩具安全第1部分:基本規範》裡對於十四歲以下的兒童玩耍時使用的玩具中的鄰苯增塑劑限量,就有明確要求。



普通消費者如何選擇安全的「小黃鴨」?塑料玩具必須獲得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即「3C認證」


「3C認證」的標識要求加貼在產品的外體上明顯的位置。如果產品太小,會在最小包裝的外面加貼。


目前,「3C認證」對於增塑劑有明確的限量管控要求,會在企業「獲證前」進行型式試驗,這時不合格的企業就要求「回爐再造」。「3C認證」還會在「獲證後」監督管理,及時查驗,確保產品安全。



02 玩具有「毒」,這是誰的責任?




顯然,玩具安全問題並不能通過一個強制「認證」或單一機構就能夠完全解決,這往往需要多方參與、長期堅持。


早在2018年,公益環保機構無毒先鋒(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就發起了「寶貝計劃」,對電商平台售賣的塑料玩具送檢調查,當時發現有一款月銷10萬以上的小黃鴨的「鄰苯」增塑劑超標100倍以上,這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難以估量。


於是,「小黃鴨」類的搪膠塑料玩具成為了無毒先鋒的重點關注對象,自2019年起連續4年,聯合多方發布報告,力圖「啃」下硬骨頭。


2022年5月,無毒先鋒再次主辦「電商平台塑膠玩具化學品安全調查(IV)」發布會,現場發布了第四次調查的結果。同時,領域專家及多方代表,共同探討了產品安全、行業規範、兒童健康等問題。



玩具有毒,這是誰的責任?根據每年的報告來看,這與電商平台、生產商的責任、3C認證管理制度都有關係。


首先,電商平台銷售是觸達消費者的關鍵一環。無毒先鋒2019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淘寶、拼多多、京東三大電商平台都有小黃鴨超標產品;2020年的調查還對母嬰兒童用品特色的電商也進行了檢測,發現不少平台也出現了超標產品。


無毒先鋒行動發起人毛達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某一個電商平台的問題,也可能是眾多電商平台共同的問題


發現問題和漏洞後,各大電商平台並未忽視,都給予了積極回應,包括下架了不合格產品,對上萬個小黃鴨玩具全面整治篩查,也嚴格要求商家提供3C認證信息。


從2022年的數據看,三大電商平台的「鄰苯」達標率超過了90%。從「遍地雷坑」到「安全守護」,電商平台的監管有了「質」的改變。


圖:2019-2022年京東、淘寶、拼多多抽檢樣品鄰苯增塑劑達標率


其次,生產商與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是解決問題的源頭。在無毒先鋒的樣品送檢調查中,主要來自廣東和浙江。


在無毒先鋒的行動中,一些玩具生產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很重視。例如,汕頭市澄海區市場監管局極具針對性地對小黃鴨生產端抽查,涉及企業400家以上,發出整改通知194份。


可見,如果能夠從玩具生產的源頭把關,塑膠玩具的化學物質安全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最後,3C認證管理制度的實施是玩具安全的「尚方寶劍」。根據無毒先鋒過往4年的調查,小黃鴨實物有3C標誌的樣品,明顯比實物無3C標誌的樣品鄰苯達標率更高。


但是,在過往報告中仍有少數具有真實有效3C認證的產品鄰苯增塑劑超標。這說明有關機構要持續對商家所出示的3C認證信息做系統性核查,對3C認證不合規的產品和商戶立即進行嚴格處理,並將相關情況報告給市場監管部門。


與此同時,電商平台要求商戶主動公示3C認證信息並進行監督,能夠更好保證消費者知情權,讓消費者一目了然買到更安全有保障的產品。


圖:2019-2022年京東、淘寶、拼多多抽檢樣品3C網頁公開且有效比率(300個樣品)。結果顯示,2022年淘寶、京東、拼多多3C認證網頁平均公開且有效比率為55%,與過去四年相比,呈現波動、略微上升的狀態,未來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如何讓早已存在且長時間沒有得到解決的玩具鄰苯增塑劑問題獲得廣泛的關注和有效的改善?毛達給出了無毒先鋒的答案:以權威有效的檢測結果為起點,知識科普是補給站,終點是倡導將鄰苯增塑劑作為優先控制化學品進行管理。




03 「小黃鴨」開口笑,孩子們才能笑



從2019年的25%、2020年的60%,到2021年的76%,再到2022年的94%,無毒先鋒團隊對京東、淘寶、拼多多三大電商平台開展的小黃鴨塑膠玩具鄰苯增塑劑調查顯示,鄰苯二甲酸酯達標率逐年上升。報告中,小黃鴨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無毒先鋒行動發起人毛達認為,各方的努力,共同促成了達標率的大幅提升。其中包括生產商、商戶、電商平台、市場監管部門,以及消委會、消協、行業協會、社會組織、消費者等。此外,還有法律法規的保障。


圖:2022年抽檢樣品鄰苯增塑劑達標率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無毒先鋒的小黃鴨抽檢中,淘寶達到了100%的合格率。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行業治理專家曾一鳴表示,兒童類目的商品非常多,更新換代快,每年都有大量新產品上市,風險商品的定位並不容易。


因此,淘寶在各環節上加強審核、嚴格規定,還開發了模型算法來定位風險品類和商品。曾一鳴認為,類似於小黃鴨玩具等風險產品需要多方合作才能更好定位,既要與政府監管部門定期互通信息,還要高度重視消費者的舉報監督。


在看到行業多方的進步後,也要看到玩具無「毒」仍有發展空間。


首先,90%的小黃鴨增塑劑達標率,意味著仍有部分比例的小黃鴨存在危險。


這個危險不容忽視!2022年最嚴重的樣品鄰苯超標697倍。毛達感慨道,「大家可以想像嗎?在這樣的小小的塑料玩具中,增塑劑占比達到70%,只有30%是塑料。


增塑劑的達標率應追求100%,1%的不達標產品可能對孩子就是100%的傷害。」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兒童用品與資源循環認證部部長馬奇菊說,增塑劑超標屬於化學傷害,短期內消費者不易察覺,因此,應該更加重視玩具的化學安全。


其次,增塑劑應用範圍廣泛,不僅存在於小黃鴨玩具中,甚至還大量使用在學生文具中。2020年,無毒先鋒發過一個針對橡皮擦鄰苯是否超標情況的報告。當時發現市場上部分主要品牌的鄰苯超標率是29%。


如何從源頭控制鄰苯二甲酸酯這種化學品的生產和市場應用,這將是所有關心兒童安全、關心環境保護的人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最後,「小黃鴨」玩具的增塑劑超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多方機構數年的堅持終於有所成績,但是兒童玩具的化學危害仍然值得引起廣泛重視。


中國標準研究院研究員劉霞表示,「玩具的化學危害往往是看不見的,難以察覺的」。例如,銻、鉛、鋇、汞、鎘、鉻等重金屬元素危害較大。一些所謂的「兒童化妝品」含有大量的鉛元素,毒性很強可累計;玩具彩泥中可能含有鋇,頻繁接觸吸收會造成神經系統的中毒等傷害;汞常用於玩具生產中,包括電池、玩具塗料,毒性蓄積也會引起人類臟器損害……


同時,劉霞也對選購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不要一味追求價格低廉,而要多關注產品品質。建議消費者從正規商店、正規途徑,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避免選擇來路不明的所謂高性價比商品。


二是不要迷信進口或出口商品。出口商品應符合出口對象國的相關標準和規定。我國的標準和我國主要的出口國標準,基本保持一致,甚至高於國外,即便對於個別有害化學元素,國標未作規定,「但實際上通過市場調研、風險監測,我們發現,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能夠符合國外化學元素要求。」劉霞說。


三是正確使用相關商品。相關標準對化學元素的限量要求,屬於限制性的要求,也就是說,只要是在這個量之內,就是安全、可靠的。但劉霞指出,人們在玩這類玩具時,有累積的毒性,因此要勤洗雙手,不要把玩具放在嘴裡啃咬,留意玩具產品上的使用說明和警示標識。



作者:時瑞澤

本文數據圖片來源於「無毒先鋒」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