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總有一天會降臨」,離別也能可喜可賀

彌小木 發佈 2022-06-12T21:30:58.218210+00:00

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總有一天會降臨。最近在讀兩本視覺衝突很大的書。一本是講出生的童書,《出生:在我們來到這世界之前》。

文|彌小木

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總有一天會降臨。——阿圖·葛文德

最近在讀兩本視覺衝突很大的書。一本是講出生的童書,《出生:在我們來到這世界之前》。一本講離別的《可喜可賀的臨終》。

這兩本書,一本講生,一本是離。不同的話題中,卻也發現了相同的元素:欣喜。出生的喜,可以理解,離別也可以「喜」嗎?讀《可喜可賀的臨終》,會理解原來離別也可以「喜」。

《可喜可賀的臨終》,是日本的醫學博士,同時被稱為日本居家安寧療護界泰斗小笠原文雄,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的46個居家臨終的故事。在這本書里,會看到離別的另一種方式。

重要的,是活著的當下

之前有人離開時,倆孩子關於人死後,去了哪裡的對話,還是圍繞在「變成天上的星星」上。今年,就成了「變成天上的星星,都是假的」。連孩子在不斷認知的改變中,都認清了真相。

孩子的時間感,最重要的就是「現在」。這份「人間清醒」,是很多成人都不及的。露易絲·海在《生命的重建》中,強調過「生命最有力量的一刻,就是當下。」

很多時候,人是在極其痛苦的狀態下離開的。這些畫面,在影視劇中能看到:躺在病床上的人,身上插滿了管子。到那時候,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如果是這樣的當下,並不能說,活好了。

離別時,想要的尊嚴

插滿管子,躺在病床上,有一個問題,會困擾著人們。

想要的尊嚴,蕩然無存。

電影《深海長眠》裡的男主,因為一次意外,導致全身癱瘓。在痛苦中,活了26年。他想要體面地離開,但靠自己的力量做不到。《深海長眠》是幾年前看過的一部電影,男主對於離別時「尊嚴」的執著,令人印象深刻。

提起「尊嚴」,想起之前去方艙的大巴車上,一位老人的經歷。大巴車停在方艙門口,醫護人員還在交接。車上的老人,忍不住要上廁所。可司機沒確認具體的方艙位置,讓老人稍稍忍下,老人無奈轉身。

下車時,這位老人的每一步鞋底下,都有清晰可見的鞋印。鞋印,是流到鞋子上的尿。

從老人低著的頭來看,發生這樣的事,她的內心一定很難平靜。因為,有個叫「尊嚴」的東西,離開了那麼一會。

老人的事情,屬於突發事情。而大多時候的離別,是來得及好好做準備的。那時候想要的尊嚴,最後的體面,或許是可以成全的。

《可喜可賀的臨終》裡,分享的離別案例,大多數的主角,雖然深受病痛的折磨,但最後離別的那段時間,是在居家安寧照護的服務下,根據自己的意願生活後而離開。

離別時,可喜可賀

在《可喜可賀的臨終》裡,小笠原文雄對於「可喜可賀」的定義是「開朗、自由地生活,平靜地離開」。

想要做到這樣的情形,是少數人才有的待遇。電視劇《人世間》裡的周秉義,身患重病,最後是在和妻子旅行的過程中,靠在身邊人的肩上離開的。

紀錄片《人生果實》裡的老先生,離開時,相伴幾十年的老伴,深情而安靜。整個離別的過程,在《人生果實》中所展現出來的,是很平靜的。

《人世間》裡的周秉義,和《人生果實》裡的老人,他們倆的離開,算得上是「可喜可賀的臨終「吧。

想要做到這樣,少不了提前溝通。

個人的提前安排,《可喜可賀的臨終》的書中提到的是「ACP預立醫療計劃」,相當於「生前預囑」。個人的提前安排,最需要得到的是親人的理解。

而親人,往往是很難理解的。

《可喜可賀的臨終》裡,提到了一位72歲的老人,因為老伴要去醫院治療,身邊少了照顧的人。醫生在了解她的情況下,覺得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老人也能照顧好自己。但老人的孩子,堅持將她送入醫院,結果容易膽小緊張的老人,在住院後2天,就離開了。

每個人都有面對離開的那一天,想要「可喜可賀」,得做好提前溝通,得到親人的理解與支持。

寫在最後的話

閱讀《可喜可賀的臨終》,更新了對於「離別」這件事的看法。

《可喜可賀的臨終》裡提到的現象,在他們的社會,也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才慢慢形成的觀念。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即將告別生活時的活法。當然,他們的醫護措施,也在保障著做出選擇的人們。

但現實是骨感的,不管是人們對於「離別」的觀念轉變,還是相應醫療機構的專業性和人文性,都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管如何,現在就能改變的一個觀念,就像《可喜可賀的臨終》說的那樣:重要的並非死亡的那一刻,而是在活著的時候。

看到當下的力量,而這「當下」,包括離別。

我是彌小木,一位真誠的閱讀分享者。歡迎關注,共同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