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概論 美感 (上)

風雲說股 發佈 2022-06-17T22:26:45.982587+00:00

一、美感的涵義1.狹義的美感所謂狹義的美感,指的是審美感受,即審美主體面對審美客體所產生的心理活動過程,可以分為審美認識、審美感情、審美意志三大部分,還可以細分為:審美感知、審美表象、審美聯想、審美想像、審美思維、審美判斷、審美感情、審美意志等。2.

一、美感的涵義

1.狹義的美感

所謂狹義的美感,指的是審美感受,即審美主體面對審美客體所產生的心理活動過程,可以分為審美認識、審美感情、審美意志三大部分,還可以細分為:審美感知、審美表象、審美聯想、審美想像、審美思維、審美判斷、審美感情、審美意志等。

2.廣義的美感

我們把這種人們面對審美對象進入審美活動的條件心理活動過程及其結果的總和稱為廣義的美感,即審美意識。

二、美感的性質

1.美感是人類所獨有的把握審美對象的社會意識,具有社會性。

首先,我們認為,動物沒有美感,只有本能。

達爾文曾經認為,動物也有美感,人的美感是動物的美感進化的結果。

其次,人類的美感並非人類一脫離了動物界就具有了的,而是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實踐的成果。

再次,當人們處於非人狀態時,他們也可能喪失美感。

此外,還有一些人因為社會的原因,比如階級壓迫、戰爭等而淪入非人狀態,也會對於審美對象無動於衷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2.美感是人們面對審美形象產生的一種超越感官刺激和生理快感的精神性愉悅,具有精神愉悅性。

首先,審美需要就是一種精神性的需要,因而它的滿足當然得是精神性愉悅了。

其次,美感的主要器官是眼睛和耳朵,它倆主要涉及對象的外觀形象,因而是精神性很強的感官。

再次,在美感之中,感官的刺激和生理的快感必須服從於精神性的、超越性的愉悅。

作為一個整體,人的生理和心理、肉體和精神是統一的,在美感活動中兩個方面都會同時被激活起來,但是,人的美感活動是不能停留在生理和肉體的層面上的還應該向心理和精神的層面深化。

3.美感是一個以情感為中介的完整心理過程,可以說具有情感中介性和心理完整性。

所謂情感中介性,指的是這樣兩層意思:

其一,在美感活動中情感是最突出的心理活動;

其二,在美感中,情感往往是從認識活動到意志活動的中介、中間環節或過渡橋樑。

其實,作為美感活動的文藝創作和欣賞,也都是以情感為中介的認識、情感、意志的完整心理活動。

任何詩人、作家、畫家、音樂家要創作出真正具有審美價值的文藝作品,都必須從認識開始,經過情感的激活,才能達到意志自由的創造境界。

三、美感的特徵

1.美感的直覺性,或者說,美感是積澱著理性的直覺。首先,美感往往表現為直覺的形式。

所謂直覺,是人們對對象形象的直接、整體把握的認識心理活動。

一般認識論把直覺規定為感性的認識,一般與理性認識相獨立,主要指未經過理性思考的感覺、知覺。我們的美感活動,就主要表現為這樣一種直覺。

其次,美感中並非沒有理性認識,而且審美認識也必須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深化。

人們通過對審美對象,尤其是藝術作品的美感,同樣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質,而且比一般的抽象認識更加生動、鮮明、確切、具體。因此,美感中肯定包含著理性認識。

美感是積澱著理性的直覺。

所謂積澱,是借用的地理學上的範疇,意思是積累和沉澱,原來指地殼形成過程中地質層的積累和沉澱。瑞士分析心理學家容格曾經用來說明「集體無意識」的形成。

我們這裡指的是,美感中的理性因素歷史地、預先地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完成了,並且積累和沉澱在人的大腦的心理結構之中的過程。

2.美感的超功利性,或者說,美感是隱含著功利的愉悅。

首先,審美事實昭示我們,審美對象必須對人有利,至少無害,才可能引起人們的審美情感愉快。

其次,人們對於對象總是先從實用的觀點去對待,然後才轉到審美觀點上去的。

最後,這種由功利目的轉向審美目的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社會實踐的過程。

3.美感的自由創造性,或者說,美感是合規律與合目的相統一的自由創造。

首先,只有合規律的對象才能使人產生美感。其次,同時只有合目的的對象才能使人產生美感。

當對象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一致、相統一,並且能為人們的一定審美目的所把握、服務時,人達到了一種自由境界,對象的形象外觀就會引人產生美感。

美感的本質:

美感是人在自己所創造的對象世界中直觀到自身時所產生的自由意識活動。

四、 審美活 動在社會 實踐中的變化發展

美感既然產生於以勞動為中心的人類實踐總體之中,而人類的社會實踐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所以美感也必然要隨著社會實踐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決不會一成不變,停滯不前。

五、美感的差異性

1.美感的時代性

美感由於時代的不同而顯示出的差異性,就是美感的時代性。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2.美感的民族性

美感因民族不同而顯示出的差異性,就是美感的民族性。

3.美感的階級性

美感由於階級不同而顯示出的差異性,這是美感的階級性。

4.美感的地域性

美感由於地域不同而顯示出的差異性,這便是美感的地域性。

5.美感的個體差異性

美感還會因不同的個體而顯示出差異性,這就是美感的個體性。

六、美感的共同性

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不同地域的不同人們也可能產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美感,這就是美感的共同性。

共同美的形成原因:

第一,人類共有的生理和心理基礎。也就是說,全人類有大致相同的生理結構和機制,並且遵循著大體相近的共同心理活動的規律。

第二,社會實踐肯定人類生命的共同本質。

人類的一切社會實踐,都是人的生命和本質力量的對象化,而美感正是產生於這種使人們能夠在自己所創造出來的對象世界中直觀到自己本質力量和生命愉悅的社會實踐之中。

第三,上升時期的民族和階級的審美意識更容易引起共鳴。

凡是在歷史,上處於上升時期的民族和階級,一般都打著全人類代表的旗號,而實際上也代表著當時的歷史主潮和大多數人的利益,因此他們的審美意識也具有歷史進步性,能較廣泛地引起人們的共鳴。

第四,審美對象的形式美引起較大的共同美感。

形式美感是從社會實踐過程中高度抽象概括出來的,因而較少受到時代、民族、階級和地域的直接影響。

七、美感的標準的同與異

所謂美感的標準,指的是評判美感是否正確、健康和有價值的尺度。

美感的標準也應該既有其客觀共同性的一面,又有其實際差異性的一面,同時,這種標準也將隨著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

1.美感標準的客觀共同性——合規律性

2.美感標準的實際差異性——合目的性

3.美感標準的相對性——實踐自由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