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範疇 (上)

風雲說股 發佈 2022-06-17T23:39:51.885898+00:00

優美:即通常人們所說的狹義美,是真正意義上的美。西方美學史對於優美的主要觀點: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任何美的感性形式中都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即和諧。

一、優美

優美:即通常人們所說的狹義美,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優美又稱秀美、纖麗美、陰柔美、典雅美等。

中國美學史常將美與和諧、一致、陰柔相聯繫,並認為美首先應體現「和」。

西方美學史對於優美的主要觀點: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任何美的感性形式中都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即和諧。

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美的精華是秀雅合適的動作。

英國畫家荷加茲認為蛇形線和波狀線是最美的線條。

英國政治家博克認為優美是比較小、光滑;各部分見出變化,不露稜角,彼此融成一片;身材較弱、顏色鮮明,但不刺眼。

優美的主要美學特徵:

優美是一種靜態式的美。

優美的本質在於人與世界的和諧共存,是人對這種和諧狀態的情感肯定。

優美在感性形式上完全體現形式美的原則: 單純,齊一,對稱均衡,調和對比,富節奏韻律,多樣統一。

優美的形態結構特徵:完整與和諧。

完整:它是一個統一、單純而自組的整體。

和諧:內在的和諧,指該事物各結構因素相輔相成,共同趨向「完整」。

二、崇高

崇高:主要指對象以其粗獷、博大的感性形態,勁健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雄偉的氣勢,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感到驚心動魄、心潮澎湃,進而受到強烈的鼓舞和激越,產生敬仰和讚嘆的情懷,從而提升和擴大人的精神境界。

「壯美"與崇高:

「壯美」也叫「陽剛之美」,是中國古典美學當中與崇高相近但又有重要區別的審美範疇。

首先,崇高包含了丑、強調恐怖、神秘,是矛盾對立的狀態。壯美則是一種單純的雄偉或者壯闊,不含有丑的因素,仍然屬於和諧美。

其次,從美感上講,壯美給人的是一種單純的昂揚、振奮。但是崇高則往往伴隨著恐怖和痛苦。

西方最早正式提出崇高這一概念的是古希臘的朗吉努斯。他所談論的崇高是文章風格上的崇高、修辭學上的崇高。

「莊嚴偉大的思想」

「強烈而激動的情感」

「修辭的妥當運用」

「高尚的文詞」

「莊嚴而生動的布局」

博克:第一次闡釋了崇高與美的區別:

美以小巧為特徵,而崇高則是巨大的、醜陋的。

「美感以快感為基礎」,崇高感是「以痛感為基礎」。

康德:認為美的愉快是跟質相連,而崇高主要涉及量。崇高的特徵是「無形式」。

一 類是數量的無限巨大的崇高,如崇山峻岭、大海、天空。

一類是力量的無限巨大的崇高,火山的爆發、暴風驟雨。

崇高的主要美學特徵:

崇高在外在形式上往往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巨大、雄壯、險峻、恐怖、凹凸、瘦硬.....

崇高的感性形式都是對美的形式原則的破壞。

崇高的形象作用於人的感官,使人產生的是恐懼、驚慌、動盪和痛苦。

崇高感的最終獲得要經過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人在觀照崇高對象時,面對強大險峻的感性形式,深感自身的渺小。

第二階段:人的內心深處壓抑痛苦的感情受到崇高客體的強烈刺激,轉化為對心靈的極大震動,激起內心的巨大潛能,最終產生了一種戰勝強敵的自豪與快感。

三、悲劇

作為美學範疇或美的特殊表現形態的悲劇亦可稱為悲、悲劇性,或悲劇美。

狹義上的悲劇是指戲劇的一種。作為審美範疇的悲劇是崇高中更為深刻、更為具體的重要表現形式,並與喜劇相對。

西方美學史對於悲劇的主要觀點:

亞里士多德:「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藉以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感情得到陶冶。」

黑格爾指出:悲劇不是個人偶然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兩種社會義務、兩種現實的倫理力量的衝突。悲劇人物所代表的力量是合理的,但又有片面性,又各有理想追求的兩種精神,或兩種倫理氣勢、力量間的矛盾衝突。

由於兩種力量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這種矛盾衝突的結果必然是雙方的片面性得到克服,二者同歸於盡,兩敗俱傷。在各自片面性毀滅的同時,顯示出「永恆的正義」的勝利與成功。

恩格斯:認為悲劇的本質便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的衝突」。

這一觀點是為了評論拉薩爾的劇本《濟金根》,在《致斐·拉薩爾》的信中指出的。

「歷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代表人民意志的正義和進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的傑出代表,是那種既符合真又體現善的崇高勢力。

「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是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舊勢力、邪惡、歪風、黑暗暫時占優勢,阻止代表「歷史必然要求」的理想、信念的實現與追求,並使它們遭受暫時的挫折、失敗、覆滅。

中國美學對於悲劇的認識:

中國古代一般認為悲劇的實質在於傳達「人間苦情」。

王國維:他認為悲劇起源於欲望,因為欲望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他認為悲劇是最壯美的藝術形式,可以給人帶來審美愉悅。

魯迅曾有過著名的論斷: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一悲劇論斷客觀上是對恩格斯關於悲劇本質的進一步補充說明。

關於悲劇的本質:

在本質上,悲劇與崇高是一致的。崇高與悲劇的本質所體現的都是在實踐主客體之間的尖銳鬥爭中,主體暫時失敗而終將勝利,主體終會迫使客體與其相統一的動態趨勢,烙有深刻的鬥爭印痕,間接地肯定正義的力量。

悲劇的真正審美價值不只在於讓人們體驗到人生的苦難、生命的艱難,更在於讓人們意識到真善的勝利與生命的永恆。這才是悲劇作為一種崇高美的真正本質。

悲劇的核心精神應該是一種偉大奮進的人生崇高信念的高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