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的形象:瑞獸,凶獸,還是寵物?

明清傢俱研習社 發佈 2022-06-20T01:25:02.530707+00:00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化中,有這樣一種動物,它不產於中國,甚至直到漢代人們才真正認識了它,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殊方異獸,華夏瑞寵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化中,有這樣一種動物,它不產於中國,甚至直到漢代人們才真正認識了它,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南村輟耕錄》中寫它尤為生動:

是日,盡出諸獸於萬歲山,若虎豹熊象之屬,一一列置訖,然後獅子至。身才短小,絕類人家所蓄金毛猱狗。諸獸見之,畏懼俯伏,不敢仰視,氣之相壓也如此。及各飼以雞鴨野味之類,諸獸不免以爪按定,用舌去其羽毛,惟獅子則以掌擎而吹之,毛羽紛然脫落,有若燖洗者,此其所以異於諸獸也。



它,就是獅子。


獅子進入中國的故事

獅子曾經廣泛分布於非洲、歐亞和北美大陸,而在古代亞洲,它更多地活動於印度、波斯、巴比倫等地區,但獅子在中國的故事,其實並非從張騫出使西域才開始。

許多學者認為,先秦文獻中的【狻猊】(suān ní)指的很可能就是獅子。《爾雅》中對它的介紹是「如虦貓,食虎豹」,已經可以壓虎豹一頭,百獸之王,無愧其名。

而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後,西域諸國如月氏國、安息國等等,紛紛向漢朝皇帝進貢,獅子便是其中的重要貢品之一。

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中就記載了一頭月氏國進貢獅子的形貌:「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黃。」

直到貞觀年間,唐太宗還為了康國進貢獅子而十分欣喜,命秘書監虞世南作《獅子賦》。

而且,這種異國進貢獅子的現象一直到清還有發生。據記載,歷史上最後一次正是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葡萄牙使節向康熙帝進貢非洲獅子。

這種「殊方異獸」兇猛異常,張華《博物志》中就講了一個曹操北伐烏桓遭遇獅子,獅子被異獸(也疑似為獅)克制的故事。雖然獅子沒能顯神威,但被作為故事中的大反派,也可一窺人們對它的印象:

使人格之,殺傷甚眾,王乃自率常從軍數百擊之,獅子哮吼奮起,左右咸驚。王忽見一物從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車軛,獅子將至,此獸便跳起在獅子頭上,即伏不敢起。於是遂殺之,得獅子一。還來至洛陽,三十里雞犬皆伏,無鳴吠。

因為運輸不易,當時的獅子數量極少,可謂是十分珍稀之物,所以上層貴族多把獅子當做寵物來豢養、觀賞,同時,這也是他們地位和財富的一種象徵。

故而,平民百姓甚至沒有能一睹其威容的機會。但獅子的傳說還是從宮中流向宮外,貴族私享的神秘面紗反而使它身價倍增,成為百姓心中關於猛獸的最強想像符號。

獅子被融入到中國藝術文化中亦是在這一時期,目前最早發現的獅子藝術形象是東漢時期宗祠的一對石獅,其體量高闊,威風赫赫,但面貌上更像是獅虎糅合而成,甚至還帶有明顯的西亞風格。

這一時期流行的【厚葬之風】,使得上層貴族的墓葬中往往還會設置規模不小的石刻群,獅子便是鎮墓獸中的一員猛將。

但因為工匠對其形貌的認識不深,在雕琢時甚至還會添加一些想像的細節使其更像一個神獸,譬如插上翅膀變成帶翼獅子,學者們便稱其為獅形鎮墓獸

2015的成都機場文物調查中,還發現了一尊高達6.5米、長4.7米、寬3.37米的巨型石獅,堪稱「中國獅王」。據專家推斷,它或許是為守護山上一座寺廟而生。

另一方面,獅子的形象在原產地印度等地區其實存在感也極強,尤其是在宗教文化中。伴隨著宗教等文化的傳入深入中國,甚至進入了中國的神話體系當中。

印度現存最早的佛塔桑奇佛塔(最早始於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南門上便雕刻有獅子形象,而早期釋迦牟尼造像中,還有「獅子座」這種底座設計。

甚至《傳燈錄》中還把佛祖說法比作「獅子吼」,佛法精深,如雷貫耳——「釋迦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天上地下, 唯我獨尊。」

伴隨著宗教等文化的傳入,獅的形象進一步深入中國,甚至進入了中國的神魔體系當中——東漢黃香作《九宮賦》,就為仙人設計了獅子作坐騎。

而《西遊記》中除了在獅駝嶺興風作浪的文殊菩薩坐騎青毛獅子,還有獅駝王、九頭獅子這種獅子形象,它們都有著不俗的實力。


傳統文化中獅子形象的流變

自漢以來,獅子形象這一圖象便開始廣泛地出現於各種造物上,最為常見的是三種形態:臥獅、蹲獅和走獅。據學者分析研究,這三種形態的來源都可能不一致,甚至代表著不同的文化。

但對於匯聚百川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說,僅按其姿態便能找到最適合的利用方式,蹲獅安定威嚴,正好用來守家宅安寧;而走獅蓄勢待發,氣勢更為懾人,可以用於鎮守陵墓重地。

隋唐以後,隨著獅子實物增多、獅子文化形象進一步傳播,傳統文化中對於獅子形象的利用方式也愈來愈多。

在形象刻畫上更是染上了濃厚的時代色彩,比如唐朝獅子往往強壯豐滿,氣勢高昂,十分適合作「盛唐氣象代言人」。

而宋元時期的獅子則似乎也一起被世俗化,不僅裝上了鈴鐺、綬帶、紅纓等飾品,在造型和神韻上也大大收斂,甚至有些蹲獅神態靦腆,體態拘束,頗有些讓人愛憐之意。

明清時期的物質生活頗為豐盛,而工藝美術的多個領域更是紛紛發展到了巔峰。這一時期的獅子形象往往更注重排場和氣象。譬如看門獅子不僅成對,還區別雌雄。

各處細節更是考究到了極致,以故宮的銅獅為例,其頭部圓隆,底座方正,代表天圓地方。雄獅居東,為日出之方向,腳踩繡球,代表掌管江山社稷;雌獅居西,愛撫幼獅,代表繁育照顧子嗣。

這一時期關於獅子形象已經有了十分細緻完整的描述,人們對於獅子的神韻和氣質更是有著苛刻的標準:

獅為百獸長,故謂之獅。毛色有黃有青,頭大尾長,鉤爪鋸牙,弭耳昂鼻,目光閃電,巨口耏髯,蓬髮冒面,尾上茸毛,斗大如球,周身毛長,松猱如狗。虞世南言其拉虎吞貔,裂犀分象,其猛悍如此,故畫獅徒寫其笑容,而不作其威勢,非善畫獅者也。


傳統文化中獅子形象的利用

對獅的熱愛當然不會僅僅因為它是珍奇的「殊方異獸」,在獅子形象傳播的過程中,人們已經為它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甚至積澱下來了一些以獅子為主題的經典題材。

在古人眼中,獅子最大的作用,便是辟邪鎮凶。《抱朴子》中明確點出了這一點:「又有神獸,名獅子辟邪,三鹿羔羊、銅頭鐵額、長長牙鑿齒之屬,三十六種,盡知其名,則天下之餓鬼餓獸,不敢犯人也。」

這也是為什麼家宅門口要放獅子,陵墓神道要放獅子,墓中壁畫還要繪獅子圖象的原因。直到現在,我們還能在許多建築門口看到左右相對的石獅,它們穿越風雨和時光,盡忠職守地履行著守護者義務。

這種利用方式在古代其實還受著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掣肘,獅子這種珍稀獸王,首先得是統治者禁臠——《唐會要》、《宋會要》中嚴格規定了石獅只能用在皇陵神道,甚至直到清初,七品以下的官員都不可以用門獅。

而獅子的第二大玄學作用便是人人都無法拒絕的招財。古代民間傳說中便有「二獅子...連吐明珠,相續不絕」,所以獅像口中往往還會含著一顆寶珠。而人們在使用石獅招財時還會讓它們嘴部一張一合,象徵進財不吐,以防漏財。

民俗文化中對於獅子的熱愛則更多地來自於【諧音】,獅諧音「師」,故而大獅小獅,就是太師少師,後者皆是高官之名,這一題材便常被用來祈願官運亨通,早登高位,且還有老少傳承、世代沿襲寓意。

獅子還能與其他事物組合,譬如獅子滾繡球。繡球因常在喜事典儀中出現,象徵著吉慶好事,而獅子又可辟邪,其玩繡球的樣子不止嬌憨可愛,還有著驅趕災邪、迎接好運的深意。故而俗語常言:「獅子滾繡球,好事在後頭。」

除了在造物中使用各種技法繪製獅子形象或者借用它的部位,人們也會親身上陣,扮演獅子。

《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中已經有了明確的舞獅記載,這一傳統也延續到了如今,年節時分,即便是在海外,華夏兒女也會以舞獅舞龍來表達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