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君王譜,趙國歷代君主的在位時間和事跡

羅曼飛羽 發佈 2022-06-22T02:06:15.967366+00:00

趙國是戰國時候的一個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從公元前403年立國到公元前222年滅亡,本期視頻主要講,趙國立國前的領袖,立國後的君主,在位時間和事跡。

趙國是戰國時候的一個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從公元前403年立國到公元前222年滅亡,本期視頻主要講,趙國立國前的領袖,立國後的君主,在位時間和事跡。

秦國和趙國共同的祖先就是蜚廉,而秦國的祖先是蜚廉的大兒子惡來,趙國的祖先是蜚廉的小兒子季勝,秦趙兩國國君都姓贏姓,這個姓氏來歷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時,大禹的得力助手伯益,因幫助大禹調教鳥獸,被賜贏姓,這就是贏氏源頭。周穆王時期,造父駕車日馳千里,因為其出色的駕駛技術,在平定徐偃王叛亂的時候大放異彩,因功被周穆王封趙城,而趙城就是嬴姓趙氏,也就是趙國的起源之地。到了周幽王時期,造父六代玄孫奄父之子叔帶,放棄周幽王,投奔晉國,建趙氏於晉國,叔帶五代玄孫趙夙,在晉獻公帶領下出征,因趙夙作戰勇猛有功,晉獻公賜封趙夙於耿地,從此趙氏占有耿地。耿地,古稱皮氏邑。接下來就從趙夙之子趙衰開始詳細介紹。

已經製作成視頻,可以在主頁直接觀看

立國前的領袖

趙成子,原名趙衰,趙夙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2年,共計14年。

趙衰作為晉文公五賢之一,是一位謀士、戰略家、政治家,在晉國公子之亂後,跟隨晉公子重耳在外流放19年,又助重耳返回晉國,繼晉國國君之位,即晉文公,晉文公把女兒嫁給了趙衰,又賜原地給趙衰,封為原大夫,從此趙氏家族發展壯大,此後趙衰又輔佐晉文公春秋稱霸,成為晉國國卿、大將軍,執晉國政。晉文公死後,趙衰又輔佐晉文公之子晉襄公。趙衰使趙氏族在晉國成為大氏貴族,掌管晉國朝政,他奠定了趙氏在晉國的地位,為將來三家分晉打下了基礎。公元前622年,趙衰去世,諡號「成季」

趙宣子,原名趙盾,趙衰之子,在位時間,公元前622年到公元前601年,共計21年。

趙盾,晉國卿大夫,傑出的政治家、戰略指揮家,是晉國出現的第一位權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擔任執政,號稱正卿,公元前607年,趙穿與趙盾合某殺晉靈公,後趙盾立晉文公之子黑臀為晉國君,為晉成公,一生侍奉三朝,公元前601年,趙盾去世,諡號「宣」

趙莊子,原名趙朔,趙盾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601年到公元前592年,共計9年。

趙朔娶晉成公之妹趙莊姬,公元前592年趙朔病死,諡號為「莊」,公元前587年,趙莊姬與趙嬰齊通姦,姦情敗露,趙同和趙括因此把趙嬰齊放逐到齊國。趙莊姬對此懷恨在心,公元前583年向侄兒晉景公誣告趙同、趙季預謀叛亂,晉景公將趙氏(除趙莊姬及其子趙武外)滿門殺死滅族,還將趙氏的封地剝奪,贈與祁氏。這是趙氏家族的一次最大劫難。

趙文子,原名趙武,趙朔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583年到公元前541年,共計42年。

趙武是春秋中期晉國的六卿之一,趙氏的宗主,趙氏復興的奠基人,後來提升擔任晉國正卿,執掌晉國的國政,力主和睦諸侯,終於促成晉國和楚國的「弭兵之盟」

趙景子,原名趙成,趙武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541年到公元前518年,共計23年。

趙景子其排行為「叔」,故又稱趙景叔,春秋時期晉國卿。

趙簡子,原名趙鞅,趙成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518年到公元前476年,共計42年。

趙鞅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是戰國時代趙國基業的開創者,郡縣制社會改革的積極推動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實踐者,趙鞅使趙氏地位和權力達到頂峰

趙襄子,原名趙無恤,趙鞅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425年,共計51年。

趙襄子承襲父親晉卿之職後,滅代國,占其地,其後,又協同智氏、韓氏、魏氏三卿瓜分了范、中行氏的領地,使四卿把持晉國的朝政,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韓、趙、魏三家滅智氏,權分晉國,驅逐晉出公,立晉懿公,形成趙、韓、魏三家卿把持晉朝政。

趙桓子,原名趙嘉,趙襄子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25年到公元前424年,共計1年。

趙襄子死後趙浣即位,趙嘉表示不服,於是逐趙浣,在代郡自立,在位一年,死後國人殺趙嘉之子,趙浣重新即位。

趙獻子,原名趙浣,趙襄子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24年到公元前409年,共計15年。

趙獻子即位後,將都城由耿遷於中牟,死後諡為趙獻子,其子趙烈侯稱侯後,追諡他為趙獻侯。

立國後的君主

趙國第1任君主,趙烈侯,原名趙籍,趙獻子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09年到公元前400年,共計9年。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魏、韓、趙三國的諸侯地位,魏、韓、趙三國正式成為諸侯國,趙烈侯追尊其父趙獻子為趙獻侯

趙國第2任君主,趙武侯,亦稱趙武公,趙烈侯之弟,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87年,共計13年。

史書未載其名,今亦無從考證

趙國第3任君主,趙敬侯,原名趙章,趙烈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87年到公元前375年,共計12年。

趙敬侯繼位後,將都城從中牟遷到邯鄲,為實現趙國北進的戰略打下基礎,又通過對衛國、魏國的一系列戰爭積極向外擴展,進一步鞏固都城邯鄲的地位,公元前376年,趙敬侯與魏武侯、韓哀侯共同將晉靖公廢黜為平民,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的殘餘領地。

趙國第4任君主,趙成侯,原名趙種,趙敬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75年到公元前350年,共計25年。

趙成侯在位時,趙國繼續向外擴張,進攻衛國,使得趙國在中原地區勢力驟增,公元前353年,魏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圍趙都城邯鄲,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也是就是圍魏救趙,公元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條約。

趙國第5任君主,趙肅侯,原名趙語,趙敬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326年,共計24年。

趙語戎馬一生,與諸侯幾乎連年征戰,在狼煙四起的戰國兼併戰爭中,保全趙國的基業,扛起了三晉的領導大旗,為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打好了基礎。

趙國第6任君主,趙武靈王,原名趙雍,趙敬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26年到公元前299年,共計27年。

趙雍是趙國最傑出的君主,推行「胡服騎射」,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趙國因而國勢大盛。之後他攻擊匈奴、抵禦胡人、吞併了中山國,並扶植燕昭王即位,曾有人認為他是唯一一個可能阻止秦國統一的人,因繼承人的事情,導致兄弟相殘,父子相殺,最終趙武靈王被兒子圍困,活活餓死了。

趙國第7任君主,趙惠文王,原名趙何,趙武靈王次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99年到公元前266年,共計33年。

趙惠文王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善納忠言、從諫如流,對臣屬賞罰分明。他任用藺相如、廉頗、平原君等能人義士,政治清明。他還聯合秦燕韓魏五國伐齊。隨後,秦王多次攻趙,都被廉頗阻擋。前276年,廉頗再次伐齊,攻陷九城,威震四方,趙國一度強盛,躍居六國之首,熟知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都發生在趙惠文王時期。

趙國第8任君主,趙孝成王,原名趙丹,趙惠文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66年到公元前245年,共計21年。

趙丹年幼執政,即位的第一年便聯合齊國退走秦軍的進犯,在長平之戰兵敗後,聯合其他諸侯國,進行戰略動員,打敗了秦軍,晚年重用廉頗,多次戰勝燕國,守衛趙國北方。

趙國第9任君主,趙悼襄王,原名趙偃,趙孝成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45年到公元前236年,共計9年。

趙偃派武襄君樂乘取代廉頗,與魏國交好失敗後,派將領李牧率軍攻打燕國,李牧奪取燕國的武遂和方城,在被秦國軍隊攻打時,燕國也來湊熱鬧,最後趙悼襄王派龐煖指揮大軍抵抗燕軍,大勝,公元前241年,龐煖率領趙、楚、魏、燕四國精銳部隊,進攻秦國的蕞地,因沒能攻克,於是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同年,趙、韓、魏、衛、楚五國結成南北合縱聯盟,共同討伐秦國,最終大敗而逃,後又去欺負燕國,打得正高興呢,被秦軍突襲,奪取鄴地的九座城邑。

趙國第10任君主,趙幽繆王,原名趙遷,趙悼襄王次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8年,共計8年。

他繼位後屢遭秦國攻打,接連丟失宜安、平陽等郡,聽信郭開讒言,殺害李牧,罷免司馬尚,令宗室趙蔥、顏聚代替,導致趙軍大敗,國破家亡,受俘進入秦國

趙國第11任君主,趙代王,原名趙嘉,趙悼襄王之長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28年到公元前222年,共計6年。

因其於趙王遷被俘後自立為代王,故又稱代王嘉,趙嘉繼位後,在代地繼續率領趙國軍民抵抗秦軍,最終因敵眾我寡,代地亦被秦將王賁攻破,趙嘉被虜,趙國滅亡。

趙國從趙武靈王時期,就開始崛起,在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時期,秦國十年不敢東出,在長平之戰後,趙國一蹶不振,趙孝成王以後,又是兩個不成器的君主當政,而秦國當政的都是明君,所以最終被秦打出了歷史舞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