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君王譜,魏國歷代君主的在位時間和事跡

羅曼飛羽 發佈 2022-06-25T00:40:06.901286+00:00

魏國在戰國歷史中,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立國後,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度成為中原最強大的諸侯國,巔峰時期,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魏軍兵鋒所指,諸侯國無不望風而逃,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國家,卻只風光了70多年後就開始衰弱,在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

魏國在戰國歷史中,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立國後,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度成為中原最強大的諸侯國,巔峰時期,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魏軍兵鋒所指,諸侯國無不望風而逃,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國家,卻只風光了70多年後就開始衰弱,在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 魏國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文章,主要通過了解魏國立國前的領袖,以及立國後的君主的在位時間和事跡,來了解魏國的興衰史。

魏國的起源

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畢公高,周武王滅商朝後,受封畢地,建立畢國,後畢國國滅,公族子弟多稱畢氏,流落各地,其中有一後裔名畢萬,流落至晉國,由此開啟了魏國的崛起之路。

文章已經製作視頻,可以在主頁觀看

立國前的領袖

魏國第1任領袖

畢萬在晉國任職,侍奉晉獻公,因隨晉獻公消滅耿、霍、魏三國有功,晉獻公將魏地賜封給畢萬,並任命他為大夫,其子孫以魏地為氏,成為春秋戰國時期聲名顯赫的魏氏。這裡順便提一下,畢萬滅掉的魏國,商朝時期就存在的,原名叫古芮國,商朝滅亡後,才改名魏國的,和戰國時期的魏國一點關係都沒有。

魏國第2任領袖,芒季,畢萬之子,春秋時期晉國魏氏的領袖,《史記·魏世家》認為,畢萬就是魏犨的父親,沒有芒季一代。

魏國第3任領袖,魏武子,原名魏犨,《世本》載其為畢萬之孫,芒季之子。晉文公時期五賢之一,以勇力聞世,在晉國公子之亂後,跟隨晉公子重耳在外流放19年,又助重耳返回晉國,繼晉國國君之位,即晉文公,晉文公因念其護衛有功,就冊封魏犨為晉國大夫。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中,重創楚軍,由於魏犨只是一介武夫,所以並沒有得到晉文公的重用。

魏國第4任領袖,魏悼子,魏犨長子,春秋時晉國大夫,遷居於霍。

魏國第5任領袖,魏昭子,原名魏絳,春秋時晉國卿,魏絳不但在執法上嚴毅方正,在政治上具有遠見卓識,而且還是一位善於領兵作戰的將領,被晉悼公,升其為新軍將佐,予以重任,後因功改封在安邑。

魏國第6任領袖,魏獻子,原名魏舒,魏絳之孫,周春秋後期晉國卿,著名的軍事改革家、軍事家、政治家,公元前541年,在大原之戰中與荀吳一同大敗戎狄軍隊,此役宣告數百年的車戰歷史的結束,步戰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主導方式,公元前514年,執政的韓宣子告老,遂讓位於魏舒,魏氏從此成為晉國主要的家族。

魏國第7任領袖,魏簡子,原名魏取,魏舒之子,春秋時代晉國的武將、政治家。

魏國第8任領袖,魏襄子,原名魏侈,魏取之子,春秋末晉國六卿之一。

魏國第9任領袖,魏桓子又稱魏宣子,原名魏駒,魏侈之子。春秋末晉國六卿之一,范氏、中行氏被滅後,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韓、趙、魏三家又滅智氏,權分晉國,驅逐晉出公,立晉懿公,形成趙、韓、魏三家卿把持晉朝政


立國後的君主

魏國第1任君主,魏文侯,原名魏斯,魏駒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45年到公元前396年,共計49年。魏文侯,是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君主,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魏、韓、趙三國的諸侯地位,魏、韓、趙三國正式成為諸侯國,魏文侯在位期間,任用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為將,內修德政,實施變法及便民政策,富國強兵,不僅打造了一個高效率的統治體系,更是打造出一支極其強悍的職業化軍隊,這就是「魏武卒」,對外向西攻占了秦國河西地區,向北越過趙國,伐滅中山國,向東打敗齊國大軍,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

魏國第2任君主,魏武侯,原名魏擊,魏文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96年到公元前370年,共計26年。


魏武侯繼位後,按照父親和李悝制定的國策、國法執掌魏國朝政,對外南征北戰,擴大疆域,魏國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征戰,雖然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但也樹立了太多的敵人,不得不面對著四面受敵的窘境。

魏國第3任君主,魏惠王,原名魏罃,魏武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前319年,共計51年。

魏惠王敬賢不識才,流失了許多乾坤大才,錯失了孫臏、衛鞅、張儀。孫臏被龐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衛鞅在他眼中只是一個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國政;張儀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辯的辯士,但沒有孟子那麼討人喜歡。三個乾坤大才都被魏惠王當爛鞋子扔了,結果三人打掉了魏國的霸權,他想統一三晉,首先對趙國用強,齊國救援趙國,在桂陵之戰中打敗魏國,生擒龐涓;魏國又進攻韓國,齊國救援韓國,在馬陵之戰中消滅魏國主力,龐涓戰死!魏國霸權開始跌落,秦國大良造衛鞅趁魏國主力被齊軍消滅,發動河西之戰,徹底殲滅魏國河西軍和最後一支魏武卒,逼迫魏國割地求和,又遷都大梁,魏國開始衰敗。

魏國第4任君主,魏襄王,原名魏嗣,魏惠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19年到公元前296年,共計23年。


公元前318年,魏、韓、趙、楚、燕五國合縱攻秦,失敗而歸,現在的魏國經常被秦國欺負,連立太子都被秦派人來干涉,後來還派太子去秦國朝拜,對外征戰,敗多贏少。

魏國第5任君主,魏昭王,原名魏遫,魏襄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96年到公元前277年,共計19年。


魏遫算是比較慘的,繼位第二年就一直被秦軍打,後面連向秦國割地求和都用上了,最後秦軍都打到家門口大梁了。

魏國第6任君主,魏安釐王,原名魏圉,魏昭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77年到公元前243年,共計34年。


魏圉繼位後,封弟魏無忌為信陵君,魏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圉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導致魏國屢戰屢敗,只能用割地和秦求和,最後還中了反間計,將信陵君兵權奪回。公元前243年,魏圉與魏無忌同年病死。

魏國第7任君主,魏景湣王,原名魏增,魏昭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43年到公元前228年,共計15年。


公元前242年,秦王嬴政,派將軍蒙驁率軍攻打魏國,奪取二十座城池,將其設置為東郡,公元前241年,魏、韓、趙、衛、楚五國聯合攻打秦國,不僅沒打過,還讓嬴政懷恨在心,後面幾年,每年都拿下幾座城,最後還是割地求和。

魏國第8任君主,魏王假,原名魏假,魏景湣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28年到公元前225年,共計2年。


公元前225年,秦國將軍王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城,水淹三月,城內死傷無數,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


魏文侯、魏武侯之後,魏國的君主便一代不如一代了,魏國巔峰之時,其他諸侯國還正在發展,在戰勝秦國後,如果能審時度勢,繼續向西,那麼一舉滅秦也並非不可能。即使不能滅秦,也必能令秦國元氣大傷。但是,魏國卻見好就收,給了秦國喘息之機,再加上魏國國君心胸狹窄,導致人才流失,擴張方面,沒有一個清晰的進攻方略,一會打南邊一會打北邊,導致四處樹敵,此後,齊秦兩國相繼崛起,對魏國呈左右夾擊之勢。魏國疲於奔命,顧此失彼,焉有不敗之理?

好了,文章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