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巴掌響徹全國!229萬人封城60天,丹東何以至此?

西部之城事 發佈 2022-06-25T00:42:23.895058+00:00

6月21日,遼寧丹東一女子駕車帶父親外出看病,因健康碼顯示為黃碼被攔,女子稱社區給開了證明,當天也做了核酸,但民警表示黃碼不能離開,於是交涉過程發生衝突,其父疑似上前一巴掌擊打到民警面部。

文丨西部菌

一個巴掌,讓一座城市登上熱搜。

這就是丹東。

6月21日,遼寧丹東一女子駕車帶父親外出看病,因健康碼顯示為黃碼被攔,女子稱社區給開了證明,當天也做了核酸,但民警表示黃碼不能離開,於是交涉過程發生衝突,其父疑似上前一巴掌擊打到民警面部。

當地通報後,隨著現場視頻流出,很多人開始同情看病取藥的黃碼父女,認為執法人員有假摔嫌疑,並且「錄上了」等語句,有著明顯的表演痕跡。

來源:網絡

隨著輿論的發酵,當地已經回應,表示對相關事件進一步調查。在洶湧的民意之下,相信此事的真相會進一步還原,涉事兩方也會得到一個公正的處理。

在「黃碼父女被攔後襲警」登上熱搜的同時,很多人丹東市民在網上發聲,抱怨當地的防疫策略。大家這才發現,丹東竟然已經持續封控了長達60天左右。這正是此次衝突的一個重要背景。

一座邊境小城,何以至此?

01

丹東沒有上海那樣的C位感,長期封城下的丹東人民,也沒有上海人那樣的能見度,這其實並不奇怪。

一方面,丹東屬於邊境城市,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另一方面,作為一座東北的中小城市,丹東的體量確實過於「迷你」了。

根據當地的統計公報,2021年丹東的GDP只有854.4億元,GDP體量在遼寧省排在十名開外;人口方面,年末戶籍總人口229.1萬人。並且處在人口流出的狀態——2021年全年遷入人口0.8萬人,遷出人口1.3萬人。

來源:南方財富網

但每一座城市都是獨一無二的,丹東也一樣。它甚至有多個全國之最——它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是離朝鮮最近的城市,與朝鮮的新義州隔江相,還是國內唯一沿江、沿海、沿邊的城市。

同時,還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遼寧省重要的邊境口岸、港口城市和遼東地區中心城市,遼寧沿海經濟帶城市。

鴨綠江上的斷橋,作為重要的城市地標,正是這座城市的歷史縮影。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靠近朝鮮,丹東也成為很多抗美援朝影視劇的取景地,包括這兩年熱度很高的《八佰》《金剛川》《長津湖》等等。據媒體報導:

日前,由管虎導演,鄧超、吳京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劇組進駐我縣青椅山鎮。《金剛川》劇組於今年(2020年)7月進駐我縣,經過近兩個月左右的拍攝,即將完成在我縣的拍攝任務。

但這些熱度很高的影視劇目,似乎沒有讓丹東成功出圈。反倒是黃碼父女的一巴掌,讓它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城市。城市營銷上的努力,敵不過輿論事件的陰差陽錯。

來源:網絡

而且,從網上不少丹東市民的發言來看,丹東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這些天過得很難。因為長時間的封城,團購物價飛漲,大家收入減少,吃飯、看病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所以此次襲警衝突發酵至此,絕不是偶然,它是長期封城下的情緒集中爆發。而丹東這樣的中小城市,也應該被看見。

02

阻攔黃碼父女看病取藥背後,丹東的疫情形勢,到底如何呢?

丹東近兩個月經歷了三波疫情,分別是4·24、5·24和6·2疫情。以4·24疫情來算,距離今天整整兩個月。這期間,丹東的很多社區都是處在嚴格的靜態管理下,市民需要無休止的核酸,不做便賦黃碼。

據健康時報報導,4月24日,丹東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5月16日清零;5月24日,丹東市又報告11例感染者。6月2日,丹東東港再次報告7例感染者。

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提到,丹東高鐵飛機已停運三個月:

丹東鐵路客服表示,疫情原因鐵路從3月開始停運,恢復時間無法預計,市民想要離開丹東可乘坐汽車。丹東機場客服表示,機場從4月2日起已經關閉,預計7月末開通。

將丹東和同樣長時間封城的上海進行對比,不難發現這種不同等級、能見度城市,在疫情下的巨大落差。

一個時時刻刻處在輿論中心,被關注,被關切;一個則處在燈下黑,市民的訴求,只能等到一起意外輿情事件,才得以讓大家知曉。

來源:網絡

但其實丹東並不比上海更容易。這裡給大家舉一個數據:

2021年,丹東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8億元,增長5.4%,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8.4億元,增長4.6%,缺口高達百億以上。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嚴重依賴財政輸血的城市。

至於人口的持續流失,則解釋了這座城市產業、就業低迷的一面。正因如此,在這次的輿情事件中,很多當地人表示已經受不了了,接近崩潰的邊緣。

在某種意義上,襲警事件不是偶然的——可能是因為城市發展、治理水平欠佳,丹東近半年來幾次登上熱搜,並且都是源於一些讓人感覺有些離譜的「騷操作」。

來源:網絡

比如今年5月,未經戶主同意,開展強制入戶消毒,引發網友一片吐槽;再比如「錦繡華城拉錯人事件」,在沒有陽性感染者的前提下,把一個單元樓的住戶錯誤地拉走集中隔離。

值得一提的是,丹東振興區推出區級健康碼「振興碼」,這也讓人費解。丹東本來就是一個財政壓力巨大的城市,防疫投入很高,為何還單獨搞一個區級的健康碼?

碼上添碼,本質上也是一種層層加碼。而這些匪夷所思的劇情,也讓疫情下的丹東顯得更加魔幻了。

03

就在襲警事件發酵的第二天,丹東突然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解除靜態管理,恢復有序流動。根據丹東發布:

除封控區、管控區的居民外,其他居民可憑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全市有序流動。

經過60天左右的煎熬之後,丹東市民,終於迎來了解封的那一刻。很多人說,他們應該感謝那對黃碼父女,沒有他們的攪動,丹東可能還在嚴格的封控之中。

丹東到底是不是因為此次風波而突然解封,這是一個無法證實的命題。但要注意的是,丹東目前確實沒有清零。6月23日0—24時,丹東市新增7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作為邊境城市,丹東的防疫壓力,同樣沒有解除。

一個詭異的事實是,「丹東本輪疫情大部分病例傳播來源仍然不清楚」。按照官方說法,如果不規範落實各項管控措施,「疫情還有大範圍傳播的風險」。

但這並不意味著丹東可以繼續層層加碼,不惜一切代價、不管民生地防疫。

于丹東自身而言,這座城市本身處在人口流失、財政承壓的困境中,長時間的封鎖,對經濟生產的影響,對民生的影響,以及帶來的防疫成本的提升,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來源:網絡

比如,在多個影視劇前來取景之餘,丹東也在發力旅遊產業。「十三五」期間,年遊客接待量與旅遊總收入,而按照《丹東市「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成為全市重要的支柱性產業;到2035年,將丹東市建設成為東北亞知名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在防疫上的層層加碼,以及因防疫而出現的衝突事件,都會影響人們的旅遊意願。

於外部環境而言,丹東也沒有繼續加碼、動輒封城的理由。

就在最近,多個城市為核酸檢測降頻,從「三天一檢」調整為「五天一檢」,或者「七天一檢」,合肥甚至明確宣布,暫停七天一次的常態化區域免費核酸檢測。

來源:網絡

像合肥等二線城市,雖然不是邊境城市,但它的輸入風險,絲毫不比丹東低。即便是最近又有新增的深圳,48小時核酸也可以自由出行。這些城市,都給丹東打了個樣。

就在6月2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再次重申「九不准」要求,包括不准隨意延長中、高風險地區管控時間,不准隨意以疫情防控為由拒絕為急危重症和需要規律性診療等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等等。

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生產、生活,告別層層加碼,防疫產生的社會衝突才會減少。這一點教訓,不僅僅丹東,所有城市都應汲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