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君王譜,韓國歷代君主的在位時間和事跡

羅曼飛羽 發佈 2022-06-28T03:06:02.626497+00:00

韓國是在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才出現的一個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從公元前403年立國到公元前230年滅亡,一起了解韓國的起源,以及韓國立國前的領袖,立國後君主的在位時間和事跡。

韓國是在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才出現的一個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從公元前403年立國到公元前230年滅亡,一起了解韓國的起源,以及韓國立國前的領袖,立國後君主的在位時間和事跡。

介紹韓國領袖和君主之前先了解一下韓國的起源。

韓國實際上是和晉國是同宗,都是周武王姬發之子唐叔虞的後代,當時因諸侯國唐國叛亂,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後,周成王將唐地分封給自己的弟弟叔虞,因封在唐地,所以就叫唐叔虞,封地也改為唐國,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姬燮繼位後,遷居晉水之旁,並將國號「唐」改為「晉」,中間晉國的君主後面介紹晉國的時候單獨講解,直到公元前745年,晉昭侯把曲沃封給自己的弟弟桓叔,晉國就此分裂為翼和曲沃,桓叔因被封在曲沃,所以就叫曲沃桓叔,而曲沃桓叔的次子姬萬就是韓氏的受封始祖。

已經製作成視頻,可以主頁觀看

立國前的領袖

韓氏第1任領袖,韓武子,原名韓萬,曲沃桓叔次子,曲沃莊伯之弟,在位時間不祥

韓武子因幫助曲沃莊伯之子曲沃武公,取代晉國的國政時,立下了大功,被封在了韓原之上,因而以韓為氏

韓氏第2任領袖,韓賕伯,又名韓伯勝,韓萬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晉獻公時代,晉國大夫。

韓氏第3任領袖,韓定伯,原名韓簡,韓賕伯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晉惠公時代,晉國大夫,在公元前645年,韓原之戰時,韓簡和晉惠公都被秦穆公抓了,拘留在秦國

韓氏第4任領袖,韓莊伯,原名韓輿,韓定伯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由於韓氏擁護惠公政權,所以當晉文公即位後,晉文公就有點不待見韓輿,曾經輝煌的韓氏便在晉文公時代走向了低谷,韓氏飽受壓制,韓輿就在這段時間死去,拋下幼子韓厥,韓厥便被趙衰撫養,貴胄之後淪落成趙氏的家臣。

韓氏第5任領袖,韓獻子,原名韓厥,韓莊伯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韓厥始為晉國趙氏家臣,晉國卿大夫,一生侍奉晉靈公、晉成公、晉景公、晉厲公、晉悼公五朝,是位優秀而穩健的政治家,公忠體國的賢臣,英勇善戰的驍將,知恩圖報,在屠岸賈誅殺趙氏滿門之時,韓厥利用自己的便利保護了趙氏的遺孤。在以後晉景公想要恢復趙氏的時候,又是韓厥在晉景公面前進言,把原先趙氏的土地和爵位又重新賞賜給了趙武,於是,趙氏在晉國的地位得以重新恢復,使得韓氏一族與趙氏一族關係密切。韓氏家族也因為韓厥的這次飛躍而再度升華,為後面的三家分晉打下基礎。

韓氏第6任領袖,韓宣子,原名韓起,韓厥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韓起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六卿之一,韓起27年的執政時間裡,為臣低調,始終在平衡六卿之間的利益,從中獲利良多,壯大韓氏的根基。經過韓起執政後,韓氏得到極大地發展,奠定百年後「三家分晉」韓氏有其一的物質基礎

韓氏第7任領袖,韓貞子,原名韓須,韓起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韓須是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六卿之一,率領韓氏遷居平陽。

韓氏第8任領袖,韓簡子,原名韓不信,韓須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韓不信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本來是六卿之一,但是智氏夥同趙氏、韓氏、魏氏,一起驅逐了范氏和中行氏。這樣晉國的實權派就演變成了四卿,在他的帶領下,韓氏家族持續壯大。

韓氏第9任領袖,韓莊子,原名韓庚,韓不信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韓庚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四卿之一

韓氏第10任領袖,韓康子,原名韓虎,韓庚之子,在位時間不祥

韓康子和趙襄子、魏桓子一起打敗了智伯瑤,瓜分了他的領地,只給晉幽公留下兩城,使得三家的領地超過了諸侯。

韓氏第11任領袖,韓武子,原名韓啟章,韓虎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24年到公元前409年,共計15年

韓武子在位時,繼續擴大韓氏勢力,曾伐鄭,殺死了鄭幽公。

立國後的君主

韓國第1任君主,韓景侯,原名韓虔,韓啟章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09年到公元前400年,共計9年

韓景侯時期,韓趙魏三家牢牢把控著晉國的國政,晉國國君不過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實際上宛若家臣,公元前403年,與趙氏、魏氏一同受封諸侯,正式建立韓國,三家徹底取代了春秋時代的老牌強國晉國,登上了歷史舞台,韓景侯在位期間,多次出兵攻打鄭國,雙方互有勝負,積怨日深。

韓國第2任君主,韓烈侯,原名韓取,韓景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87年,共計13年

韓烈侯時期,韓國政治混亂,重用嚴仲子對國內進行了一些改革,使韓國的國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韓國第3任君主,韓文侯,原名韓猷,韓烈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87年到公元前377年,共計10年

韓文侯在位期間,韓國勢力逐漸強盛,開始向外擴張,舉兵侵略鄭國,攻取其陽城,向宋國發起進攻,一直打到宋國都城彭城,俘虜宋君,進攻齊國,打到桑丘。

韓國第4任君主,韓哀侯,原名韓屯蒙,韓文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77年到公元前374年,共計3年

韓哀侯在位期間,和魏、趙共廢晉靜公而分其地,晉國滅亡,又把鄭滅了,順便把都城遷到鄭國的都城新鄭,這算是韓國最鼎盛時期,之後韓國便慢慢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韓國第5任君主,韓共侯,原名韓若山,韓哀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74到公元前363年,共計12年

韓共侯在位期間,聯合趙國,攻打魏國,結果兩軍意見不合,不歡而散,此後魏國懷恨在心,不斷出兵攻打韓國。

韓國第6任君主,韓昭侯,原名韓武,韓共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63到公元前333年,共計30年

昭侯繼位之初,也就是公元前362年,韓軍在西山被秦軍擊敗,公元前361年,宋國攻占韓國的黃池。同年,魏國攻占韓國的朱邑,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去欺負東周了,公元前357年,韓昭侯派兵攻打東周,占領東周的陵觀、邢丘,公元前355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擔任韓國相國。申不害運用法家的權術,實行法家的主張,使韓國國內得到治理,諸侯不來侵伐,申不害並沒能改變韓國弱國的地位,也就給韓國帶來了短暫的和平,當申不害死後,韓國的變法未能很好地延續下去。

韓國第7任君主,韓宣惠王,亦稱韓威侯,原名韓康,韓昭侯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33年到公元前312年,共計21年

韓康繼位時,中原局勢日益混亂,公元前326年,韓趙聯軍攻打魏國,以魏軍戰勝趙韓兩國聯軍,活捉將領韓舉告終,此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越來越強勢,公元前318年,韓、魏、趙、楚、燕五國聯合進攻秦國,最終失敗,秦國為了打擊報復,發動修魚之戰,在濁澤活捉了韓國將領申差,於是韓國就準備割地和秦國求和,要成功時,卻中了楚國陳軫的計策,和秦國斷交,秦國因而大怒,增加兵力進攻韓國,在岸門被秦軍打敗後,只好派太子倉去作人質來向秦國求和,接下來就是算帳的時候,韓國同秦國一起攻楚,打敗了楚將屈丐,在丹陽斬殺了八萬楚軍。

韓國第8任君主,韓襄王,原名韓倉,韓宣惠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12年到公元前296年,共計16年

韓襄王在位期間,秦國今天攻韓一城,明天又奪韓一邑,逐步蠶食,到後來,秦武王派甘茂攻破了宜陽,斬殺士卒六萬人,使得韓國元氣大傷。宜陽的丟失使韓國一分為三,戰略空間被進一步擠壓,也是韓國被吞併的前奏。

韓國第9任君主,韓厘王,原名韓咎,韓襄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96年到公元前273年,共計23年

韓厘王繼位後,派將領公孫喜率領周朝、魏國軍隊攻打秦國。秦軍在伊闕打敗聯軍二十四萬,俘虜公孫喜,史稱伊闕之戰,此後,韓國基本喪失了抵抗能力,被秦國隨意拿捏,公元前291年,秦國攻打韓國,奪取韓國的宛地,公元前290年,將武遂一帶二百里的土地割讓給秦國,公元前286年,秦軍在夏山打敗韓軍,公元前275年,派將領暴烝率軍救援魏國,魏冉大敗韓軍,殺死四萬人。

韓國第10任君主,韓桓惠王,原名韓然,韓厘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73到公元前239年,共計34年

韓桓惠王在位期間,韓國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秦國今天攻韓一城,明天又奪韓一邑,被打怕了,有時為了緩和局勢,還得割地求和,不過也沒啥用,割地後照打不誤。

韓國第11任君主,韓廢王,原名韓安 ,韓桓惠王之子,在位時間,約公元前239到公元前230年,共計9年

韓安在位時形勢危如累卵,處於滅亡邊緣,執掌韓國,抵禦秦國入侵,公元前230年,秦國派遣內史騰率軍攻韓,韓王安投降,韓國滅亡,韓國滅亡後,韓王安被遷離韓國舊地,軟禁於陳縣,公元前226年,韓國舊貴族在故都新鄭發動叛亂,秦國出兵平定叛亂。叛亂平定之後,為了根除禍患,將軟禁中的韓王安處死。

韓國從興起到滅亡,內部上既沒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沒有能征善戰的名將;外部強敵環伺,四周幾乎都是強國,沒有像燕國一樣可以偏安一隅的地理優勢,這也就註定了,韓國只能在夾縫中生存,能夠有170多年的歷史,也實屬不易了,縱觀韓國歷史,找不到翻盤點,滅亡是必然。

好了文章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