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現場|北京密雲法院化糾紛解難題 這十件實事已全部落地

北青熱點 發佈 2022-06-30T23:58:08.677198+00:00

在群眾「急難愁盼」上再聚焦,在司法便民利民上再加力,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化糾紛、解難題。「目前,北京密雲法院承諾的為轄區群眾辦理的十件實事已全部落地。」6月30日,北京密雲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相關情況。

在群眾「急難愁盼」上再聚焦,在司法便民利民上再加力,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化糾紛、解難題。「目前,北京密雲法院承諾的為轄區群眾辦理的十件實事已全部落地。」6月30日,北京密雲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相關情況。

據了解,該院「為群眾辦實事」主要圍繞法治保水、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服務鄉村振興、深化「接訴即辦」、推進行政糾紛實質化解、推動平安校園建設、建設「一站通辦」訴訟服務中心、加大老年人權益保護力度、開設夜間法庭和周末法庭、加大涉民生案件執行力度十個方面。

密雲法院政治部主任來景剛介紹,該院以群眾是否滿意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扣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線,立足主責主業,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為群眾辦實事」常態長效、常做常新。結合密雲區域特點,積極創新為民舉措,不斷提升各項工作質量,切實解決好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他進一步介紹,為持續推進法治校園建設,選任31名幹警擔任30所中小學及幼兒園法治副校長,共講授涉及校園欺凌、平安出行等主題法治課30餘次。推進《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簽發全區首份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令失職家長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對相關監護人進行當庭訓誡36人次。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導機制,發出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家庭教育指導令23份。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首次引入家庭教育指導師,共協助辦理案件18件,回訪當事人41人次,為31名家長開展「一對一」家庭教育指導,挽救破裂家庭8個。

而為及時回應轄區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有效解決當事人因上班請假不便、農忙無法及時參與訴訟問題,結合轄區實際情況,推出「夜間法庭」「周末法庭」便民訴訟機制,得到廣泛好評。與此同時,還制定了《關於開展夜間法庭、周末法庭的工作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夜間法庭定位、適用範圍及相關配套機制,確保夜間法庭和周末法庭常態化、規範化運行。為適應疫情防控形勢和群眾需要,更是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雲端夜間法庭」,實現「線上+夜間」的深度融合。據統計,今年以來,共啟動夜間、周末法庭5000餘次,化解各類糾紛4000餘起。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該院的為民辦實事新聞通報會上少年審判成為工作亮點,密雲法院副院長陳興指出,今年會不斷深化少年審判工作,推動形成未成年人保護的社會合力。一是突出少年審判專業化建設,調整了少年法庭的收案範圍,配強了審判團隊,專案專審,為做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二是深化對涉未成年人案件的調查研究,深挖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產生的社會原因。召開新聞通報會,圍繞少年審判工作機制、涉未成年人案件特點通報工作情況,發布未成年人保護典型案例,助推全社會共同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和社會環境。三是積極發揮法治副校長職能作用,創新普法教育形式,突破疫情障礙,錄製普法宣傳微視頻,製作普法微短劇,開啟線上普法微課堂,擴大普法宣傳的輻射半徑。定期反饋案件審理情況,幫助教育部門開展工作。今年以來,已就16起案件中發現的問題向區教委進行了反饋。四是積極推動《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貫徹落實,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密之語」心理工作室,與社工組織「同心圓心理服務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引入專業心理干預機制,聯合區婦聯共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促進家庭祥和與情感修復。

此外,通報會上,陳興從回應群眾關切「保民安」,展現公正司法深度;主動服務大局「護發展」,彰顯擔當作為新高度;積極求新求變「暖民心」,傳遞司法為民溫度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為轄區群眾辦理的「十件實事」的特徵。從近年來群眾反映突出的校園安全、訴求解決無門、執行難等熱點難點問題著眼,強化民生司法保障。聚焦區域重點工作,積極提供前瞻性、能動性司法服務。加強對老年群體的司法保護,實現「掌上立案、指尖訴訟、線上庭審、閒暇應訴」的便捷性,切實減輕當事人的訴累。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編輯/白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