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六祖惠能之九曹溪弘法

於和平2020 發佈 2022-07-01T05:52:38.735623+00:00

惠能由黃梅到九江驛站,乘船緣贛江南下,至大庾嶺,與惠明辭別後繼續南行至曹溪。曹溪,曹溪山下一條悠悠流淌的河,這條溪流名字不同一般,因禪宗六祖惠能在曹溪南華禪寺弘法而得名,是禪宗南宗的代稱,曹溪之水常喻指佛法。

惠能由黃梅到九江驛站,乘船緣贛江南下,至大庾嶺,與惠明辭別後繼續南行至曹溪。

曹溪,曹溪山下一條悠悠流淌的河,這條溪流名字不同一般,因禪宗六祖惠能在曹溪南華禪寺弘法而得名,是禪宗南宗的代稱,曹溪之水常喻指佛法。相傳在南北朝時期,梁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也是梁武帝時期,天竺婆羅門三藏智藥大師到曹溪口,飲用曹溪水,甘甜可口,說道:此水乃是我西天之水,其上必是聖地。於是溯流而上,發現此山宛似西國的寶林山,於是勸說村里人建設寺院,並取名叫「寶林寺」,後又稱「南華禪寺」。

簡要介紹一下天竺婆羅門三藏智藥大師,婆羅門是執行祈禱活動的祭司,祭司地位崇高,被人們敬仰如神一般的存在,認為其祈禱的語言具有咒力,可以使善人得福,惡人受罰。佛教典籍分為經、律、論三藏,經是記錄釋迦牟尼言教的彙編,律是相關戒律的典籍,論是對經、律等教義的解釋。精通經藏的叫經師,精通律藏的叫律師,精通論藏的叫論師,三門皆通的叫三藏法師,例如唐朝年間的唐僧玄奘,因精通三藏又稱為唐三藏。智藥大師稱為婆羅門三藏,可見在當時造詣之深,地位之高。

寺院建成後,智藥大師在寶林寺戒壇旁種下了一株菩提樹,並預言:後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真傳佛心印法主也。一百七十年後,果如讖語所言,惠能在此戒壇出家受戒,在此弘揚佛法,在此學徒雲集,禪宗在此法道大振,今天在寺中六祖殿內存有禪宗六祖惠能肉身像,其身軀歷經千年而不腐,仍保原形而栩栩如生,真乃肉身菩薩。

剛到曹溪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惠能這個人。後來相識了一個儒士名叫劉志略,對惠能優禮有加,生活上非常照顧,惠能也經常給劉志略講經說法,劉志略對其頗為信服。

劉志略有個姑姑出家為尼,名無盡藏,常常誦讀《大涅槃經》。有次惠能聽見無盡藏誦讀《大涅槃經》,聽了一遍,便知經中妙義,於是為無盡藏解說。

無盡藏手持經卷詢問裡面的文字,惠能說:我不認識字,如要問經中義理的話儘管問。

無盡藏說:文字尚且不認識,怎麼能夠懂得義理呢。

惠能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無盡藏聽聞非常驚異,肅然起敬,遍告鄉里德高望重者:這是有道之士,應該請來好好供養。

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及附近的居民,競相前來瞻仰禮敬惠能。此時,梁朝時期建立起來的寶林寺因隋朝末年兵火戰亂早已荒廢,當地人想起智藥大師的預言,於是在原地重新修建寶林寺,請惠能居住在那裡,開緣說法。

惠能在這裡弘法九個多月,因名聲大振,後面聞訊的人又追逐而至,惠能隱藏在山中,這些人苦於尋覓不見,便放火燒山,以逼惠能下山露面。惠能躲身在石縫才倖免於難。石頭上留下了惠能結跏趺座的膝蓋痕跡和衣服上的布紋,後來稱之為「避難石」。

在這種形勢下,惠能想起了五祖說的懷止會藏的囑咐,於是起身前往懷集、四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