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市基礎建設,四大任務,總投資超2萬億

呈現方 發佈 2022-07-01T19:45:21.632978+00:00

正當全球化經濟時代,千年商都廣州主動出擊,謀求繼續引領示範,邁向世界城市前列位置廣州城市基礎建設十四五規劃出爐(下稱規劃), 四大任務,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 ,令人興奮的,接下來一起看看有什麼名堂四大任務分別是:1,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交通樞紐2,構建更為可靠的資源保障體系3,營造


正當全球化經濟時代,千年商都廣州主動出擊,謀求繼續引領示範,邁向世界城市前列位置

廣州城市基礎建設十四五規劃出爐(下稱規劃), 四大任務,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 ,令人興奮的,接下來一起看看有什麼名堂



四大任務分別是:

1,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交通樞紐

2,構建更為可靠的資源保障體系

3,營造更加優美的城市生態環境

4,構築更具韌性的安全防護設施

每一個都是造福市民的大項目,今期特選第一、第四個去剖析



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交通樞紐

交通是城市基建的大主角,尤其像廣州這樣的國家綜合門戶,必須大框架、高密度、低成本的理念

根據規劃顯示,著力加快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 五主四輔 " 鐵路客運樞紐

那麼如何規劃?



誠然,廣州目標是要建成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需要從小開始,分為4個圈層

第一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1小時

第二層:廣東省其他城市2小時

第三層:中國主要城市3小時

第四層:全球12小時航空交通圈

前三層命名為「1+2+3」體系,以五主四輔鐵路客運樞紐出發,從大灣區城市開始,再到全省,最後實現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第四層,以白雲機場為航空骨幹連接全球,再加上南沙港,形成「海陸空」三位一體的交通樞紐

在建的 11 號線等 10 條地鐵線路,新塘經白雲機場至廣州北站項目新塘至機場 T2 段、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等 8 條城際鐵路,廣州鐵路樞紐新建廣州白雲站(棠溪站),喚醒廣州中南北的交通格局,進一步提升市內鐵路骨架



構築更具韌性的安全防護設施

上圖是廣州下大雨某地段出現水浸現象,的確是令人無語,規劃的第四個任務「構築更具韌性的安全防護措施」,目的是鞏固防洪排澇工程體系,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完善應急避護、公共消防設施、提高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在整體來說,廣州的防洪排澇能力比較迫切提升,為此早年也制訂了防洪排澇規劃(2021-2035)

到2025年,廣州中心城區防洪(潮)標準達到200年一遇

到2035年廣州具備防禦西、北江1915年型洪水及北江300年一遇洪水能力



廣州本身是以水而生、雨水較多的城市,城區有前航道、西航道、後航道,同時分布眾多大小河涌,就像人體血管那樣密密麻麻。由於早期城市建設沒有高端技術和遠見,造成了一旦下大暴雨就水浸

重點針對全市1248條內河涌,是各排澇片區的澇水行泄通道,起排除本地雨水功能,於是細節就非常關鍵了。比方說,如果某個節點口過小或過大都會影響整體排通效果,則是需要更強的監管力度了

當然,沒有詳細討論的另外兩個任務,也是很重要的


往期精彩回顧

厲害:廣州地鐵車輛「70%廣州造」

聲稱學習廣州,卻是弄倒「小蠻腰」,惹怒廣州人

廣州,扮豬吃老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