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帶領孩子向地下挖掘,向水下游弋的「百科全書」

童之谷 發佈 2022-07-03T18:30:25.545498+00:00

它的形式很奇特,雙封面+大開本,正反兩面的,一面是地下,一面是水下。這部特別的繪本,出自波蘭知名作家,亞歷山德拉 · 米熱林斯卡和丹尼爾 · 米熱林斯基。

這本書其實我種草過很多次了,經常在書單里會出現它的身影。借這次漲價清庫存之際,給它好好介紹下。


它的形式很奇特,雙封面+大開本,正反兩面的,一面是地下,一面是水下。



書不只是能從前往後翻,還能從後往前翻,上下翻頁很新穎了。


一本帶領孩子向地下挖掘,向水下游弋的「百科全書」。


它縱向揭曉「地下」「水下」世界的秘密,一直深入到地心。


「地下」世界,你會越走越深,從腳下的土壤一直走到地心。你會發現生活在地下最深處的奇特生物·····



「水下」世界,你會越游越深,看見生活人類為了探索海底世界·····



無論地下還是水下,不同深度的景觀,這樣豎著對比起來很直觀,孩子能一目了然,很好接受。



畫幅足夠大,容下了許多生動的細節,即使如此,還是讓我這個陪讀媽媽看到眼瞎



這部特別的繪本,出自波蘭知名作家,亞歷山德拉 · 米熱林斯卡和丹尼爾 · 米熱林斯基。


這對80後夫妻組合,已經創作了不少有趣的手繪科普書。


比如他們的另一部作品《地圖》(人文版),讓我們感受過手繪百科的巨大魅力了。



同樣是手繪百科,《地下 · 水下》經過許多科學家、地理學家、生物學家等核對繪畫的準確度,總之,嚴謹也是有的。


先來看看《地下》


陪叮噹看這書時,其實我也是很好奇的,地下到底有什麼呢?


小動物們在地下是怎麼安家的?它們的洞穴大不相同。螞蟻

竟然有墓地。




赤狐還會留下一個緊急出口,太聰明了。



植物的根到底能伸多長?


在非洲乾旱的沙漠裡,竟然有紮根地下68米的樹,這滿滿的求生欲。



人類是如何利用地下空間的?


地下安放了許多管道、電纜:



地下隧道、地鐵也有地方施展。



同樣是往下挖,考古、研究古生物也是大事業。


四處難覓的化石,幫我們還原了施氏無畏龍這巨型動物的本來面貌。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你知道在哪裡嗎?


庫魯伯亞拉洞穴自從被發現,先後有人前來探秘,但仍然還沒到達它的最底部。它簡直是無底洞哈。



地下的世界,竟如此深邃,甚至比地上我們建造起來的村莊、城市還寬廣。


翻過來看看《水下》


而水下的世界,也遠超想像。


哪裡更難接近,哪裡就有更多的謎題。



淡水湖生活著哪些水生動物?

深海里又生活著哪些居民?



生機勃勃的巨大坑洞,讓我跟著大開眼界了。



在潛水這件事上,人們一點兒也不含糊。


看看發明創造,就知道不是開玩笑的。



但人類終究是海洋的客人。


海洋的霸主,當屬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



地球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則是身長達10米以上的大王酸漿魷。



更神秘莫測的,是海底熱泉,還有迷失之城



當然,海底有的,遠不止這些...


作者在內容安排上,有一定的邏輯。看完一遍之後,爸爸媽媽幫孩子捋一捋,就更清楚當中的聯繫。


書從地下、水下的生物開始,關注它們所處的環境,再到我們人類足跡到達的地方,圍繞這些方面展開,一步步往下探尋。


其中,人類所到之處,也顯現了科學技術逐步發展的軌跡。比如,鑽井的歷程,潛水服、潛水艇的發展史,我們都能了解到。




最後,《地下》和《水下》都以地核作為自己的結尾,匯合在這本書的中間。


不管從陸地,還是從海洋往下深挖,最終都會到達地球內核。



是啊,陸地和海洋殊途同歸。誰說它們不是一體的呢?


目睹地下與水下的秘境,我很難不對我們生活的星球產生敬畏之心。


大自然里,動植物自有生存技巧,資源天然且廣袤,當然值得敬佩。而人類的智慧也令人嘆服。


我們在繪本里所能觀察到的畫面,所能獲取到的信息,全部離不開人類的活動。每一個發現,都是迷人的故事。



人類難道不是一直在求生,探索,追夢?


正因為人們擁有挖掘未知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才能發現地球的諸多秘密,創造出如此高明的科技。


孩子們能接觸到新穎、豐富的知識,以及科學原理。這些都依靠著前人的不懈求知。


因此,孩子在體會著趣味之外,也收穫著探求未知的信心和勇氣。



然而,孩子仔細看人們直入地下發掘資源,會不會想到一些過度開發的情況?



比如,地下開採礦藏、水下鑽井獲取石油,人類向大自然索取的行為,是否有過分之處?



一旦打開反思的視角,我們將發現另一個非常廣闊的思考空間


讚揚探險,反思探險,也許會讓大家之後的行動更加得當,更有意義。


我相信,人類永遠不會停止探索,也不會停止反思。



多虧前人對地下與水下的深究,孩子才得以看到這麼廣大、繽紛的世界


孩子們在未來能觸達的地方,將會更加深入。



【幾點提醒】


1、要說明一點,這本書首次出版時間是2015年,因此,書中一些關於「最」的描述,是基於當時所能掌握的資料。


世界是會一直進步的呀。到現在2022年,肯定湧現更多新紀錄了。


如果孩子興致勃勃,不妨上網查找最新資料,更新我們的認識。


2、繪本簡單通俗地展示了一個龐雜的世界,在一個知識點上未必像某些專業書籍那樣解釋到底。所以等待孩子主動探索的科學知識,依然很多很多。


3、對閱讀順序,我有一些建議。在同一個跨頁上,作者是從多個點進行闡述的。


畫面上帶序號的內容,自然按這個順序讀即可,其他內容大致可以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來。


不過特別地,像自來水、天然氣、電這些例子,就可以從下往上讀。


比如,水要預先在自來水廠經過處理,才能輸送到住戶家裡。這個過程的先後順序在畫面上呈現就是從下到上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