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貴為國語的滿文,為何變成了死文字?這與慈禧太后有關

九雨農 發佈 2022-07-04T03:26:52.464909+00:00

我一直覺得,滿族是一個漢化很深的民族,深到很多滿族人連自己民族的文字都不會寫了。如果你去北京故宮,會看到諸如寧壽宮、長春宮之類的宮殿牌匾上,會有滿文標識。

我一直覺得,滿族是一個漢化很深的民族,深到很多滿族人連自己民族的文字都不會寫了。

如果你去北京故宮,會看到諸如寧壽宮、長春宮之類的宮殿牌匾上,會有滿文標識。不過,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滿文,並不是最早的滿族文字。眾所周知,滿族是金代女真族的後裔,女真族原有女真文字。1234年金朝滅亡之後,女真文仍在我國東北地區使用。直到明英宗正統年間失傳,改用蒙古文。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噶蓋二人在蒙文字母的基礎上創製滿文頒行,這就是「無圈點的老滿文」。

在這裡,需要提下《滿文老檔》。這是中國最早的官修滿文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清太祖丁未年(1607年)到崇德元年(1636年)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史實。這部《滿文老檔》,最初便是用「無圈點的老滿文」撰寫的。當初上大學的時候,曾有一位懂滿文的老師,藉此給我們科普滿文的寫法。在這個課上,我才知道,還有一種新滿文。它的創製者,便是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

皇太極為何要另創滿文?原因便是老滿文沒有圈點,如「塔」與「達」「特」與「德」等清濁輔音不分,如同一個字,這種情況給滿足人民的交流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於是,在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命達海改進了老滿文,主要改變了字母的寫法,在字母旁邊加圈加點以區別同形字的讀音以及另造譯寫漢字音的字母,這種滿文被稱為「有圈點的滿文」。

這種新滿文,一共有40個字母,每個字母代表一個音位,同一字母在詞首、詞中、詞尾時,寫法各不相同。滿文字母沒有大寫和小寫的區別,自左而右上下直書。

1644年清軍入關之前,曾用滿文翻譯了大量漢文的文獻,諸如《明會要》《素書》《三略》,入關之後,又設置專門翻譯的機構,「翻書房」,又翻譯了《性離精義》《古文淵鑒》《三國演義》《聊齋志異》等書。清代歷朝《實錄》《聖訓》,都有滿、蒙、漢三種文本。通過滿文,滿族人的文化得到了空間的發展。

不過可惜的是,自17世紀40年代以後,大量滿族進入關內,他們普遍習用漢語、漢文,同時,又有大量漢族移居關外,東北地區的滿族也漸用漢語。乾隆於乾隆十二年與十七年,兩次出關祭奠先祖,在與當地滿人交流之時,他驚訝地發現,這些身居關外,柳條邊以里,當時最為淳樸的滿族人,竟然滿語已經退化到了「無法奏對」的程度。

嘉慶道光之際,滿文成為了一種「裝飾」。儘管滿族大臣在寫奏摺之時,需要附帶一份滿文版本,然而這都是迫於規定而強行翻譯而已,其中魯魚亥豕錯誤百出。真正將滿文摒棄的是慈禧太后。由於她實在是讀不懂這難以辨別的文字,而將書寫滿文這一祖制廢棄。

自此之後,曾經貴為「國語」的滿文走下了神壇。現在,除了個別滿族老人外,滿文已經無人使用。

滿文已經成為了一種死文字。不過,在現代漢語中,還能看到滿文的影子。比如說,通話中的膝蓋,東北方言則為「啵棱蓋兒」,是滿語音」pelegar「音譯過來的;普通話中意為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的一個孩子,東北方言為「老嘎達」,是滿語音」lokata「音譯過來的。此外,一些地名中也保存著滿文元素。典型的例子有哈爾濱,滿文原義為「曬網場」,還有佳木斯,滿文意為「驛丞村」或「站官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