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之名拯救世界!大洋醜小鴨,二戰英雄船——自由輪

和風漫談 發佈 2022-07-04T12:36:11.938375+00:00

激烈的二戰中,同盟國和軸心國雙方都誕生了許多明星武器,如虎式坦克、T-34坦克、P-51野馬、噴火戰鬥機、埃塞克斯級航母等等。

激烈的二戰中,同盟國和軸心國雙方都誕生了許多明星武器,如虎式坦克、T-34坦克、P-51野馬、噴火戰鬥機、埃塞克斯級航母等等。

然而正如美國前海軍部長約翰·萊曼所說:「外行談戰略,內行看後勤」。在這些衝鋒陷陣的軍事大佬身後,還有許多決定勝敗的關鍵人物,包括成千上萬輛軍用卡車、運輸機以及縱橫五湖四海的貨輪和油輪。

正是這些軍用馱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海量物資供應,將子彈、炮彈送到每一個戰場,幫助盟軍打敗了法西斯。這其間最著名的明星,當然少不了穿洋越海,以自由之名拯救世界的自由輪。

它就像一隻醜小鴨,外表樸實無華,但卻用吃苦耐勞的行動征服了所有人,成為歷史造就的偉大產物,也是美國工業的奇蹟。

醜小鴨誕生

一戰後,各國損失慘重精疲力竭,所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紛紛轉入和平生活休養生息。美國造船業也急劇下降,很長時間沒有擴張,1922-1937年十五年間總共造了幾十艘油輪和乾貨船。

1929年經濟大蕭條更讓全球一地雞毛,海運業大受打擊。人們買不起好船,付不起運費,所以英國湯普森造船廠決定順應市場,設計一種造價便宜、運費低廉的萬噸貨輪。繼續使用技術落後的燃煤鍋爐和三脹式蒸汽機,功率1500馬力,最大航速10節,每天只需16-17噸煤炭就能維持。

1935年,第一艘湯普森式貨輪「使命」號在桑德蘭市下水。它與姊妹船「多靈頓宮廷」號、「帝國自由」號後來一起成為自由輪的藍本。

時間轉眼來到1936年,貧窮、混亂和綏靖政策使世界局勢再次動盪。美國驚覺自己已躺平太久,所以通過《第二次商船法案》振興經濟國防,鼓勵航運公司對舊商船隊更新。

政府出一部分錢補貼,資助航運公司建造符合海軍戰時徵用標準的C1、C2、C3型貨輪,裝備蒸汽輪機或柴油機,航程遠、速度快、質量好,但建造周期較長。

這種軍民結合方式在各國都很普遍,當時東方的日本也在積極搞這個。資助船東建造高速客輪或油輪,預留海軍接口和空間,戰時經過簡單改造就能快速變身為航空母艦與水上飛機母艦,日本稱之為特設軍艦。飛鷹級、大鷹級輕型航母,香久丸級、神川丸級水機母艦等都是如此。

美國原本計劃每年造50艘商船,到1946年底建成500艘,外加100艘遠洋油輪。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39年9月二戰爆發了,美國一開始雖然沒有參戰,但也暗暗在海運護航、物資援助等方面站了隊。

1940年5月法國投降,老歐洲淪陷了大半個江山,只剩下英倫小島偏安一隅,借海峽天險之力勉強苟活。美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抓緊實施造船計劃,數量一下子從50艘增加到200艘。

為了逼英國投降,小鬍子海空齊下使出看家本領。鄧尼茨狼群僅1940年就擊沉了超過1000艘英國貨船,逼得英國人彈盡糧絕,眼看就撐不住了。

英國船廠拼盡全力也無法彌補商船損失,於是想起遠方親戚美國,希望其幫助建造60艘貨輪。

1940年10月,西里爾•湯普森和駐美採購團攜帶「帝國自由號」圖紙到達美國,連續拜訪35家船廠希望安排生產。可惜大部分船廠不願接單,因為擔心英國戰敗收不到貨款。只有後來被稱為「美國造船之父」、「造船狂人」的亨利·凱撒急人所難,願意接受訂單並和英國人合作建廠。

十個月後,第一艘結構簡單、使用煤炭燃料的(英國本土缺油,煤炭資源豐富)「海洋先鋒」號萬噸貨輪在加州里奇蒙造船廠下水。後續貨輪名字也都以「海洋」開頭,遂稱為海洋級貨輪。

美國當時也在快速擴充商船,C型貨船性能好,但生產速度太慢,也缺少足夠的大功率引擎。海事委員會覺得海洋級貨輪製造快捷,所以提議以其為藍本,快速建造一種結構簡單、便於生產、預期使用壽命只有5年的緊急貨船,優先滿足數量需求。

海軍剛開始不太滿意,覺得慢速貨船不利於護航。海事委員會主席蘭德少將也覺得性能落伍,不如C型貨輪好,但世界形勢緊迫由不得挑挑揀揀,最後還是同意提議,向國會呈報了「緊急貨輪建造提案」。並結合美國情況提出了一些重要改進,如燃煤改燃油鍋爐,油艙取代煤艙,以及用水管鍋爐取代圓鍋爐等等。

國會討論後按下通過按鈕,認為這種貨輪雖不適合和平時期遠洋航運要求,但在快速生產和大量建造方面非常優秀,緊急情況下可以生產,等和平時期或許能擔任沿海運輸任務。

它被賦予EC2-S-C1編號,E代表「緊急」,C2代表長度,S代表蒸汽機,後兩位從C1-C5分別代表基本型、坦克運輸船、油船、運兵船和飛機運輸船。

由於在海洋級貨輪建造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凱撒成為首批200艘緊急貨輪總承包商,在俄勒岡造船廠和伯利恆-法菲爾德造船廠生產。

此後這個數字不斷攀升,從200到1000再到2000,直至二戰結束前美國18家船廠共建造了2751艘緊急貨輪!

它全長134.6米、寬17.3米、吃水8.5米,滿載排水量14474噸。裝備2台燃油鍋爐和1台三脹式蒸汽機,2500馬力,單軸單槳,最大航速11.5節,續航20000海里。

全船有4-5個貨艙,3台吊車,可以滿載9300-10500噸貨物,相當於幾百節火車車廂。寬敞的貨艙可以容納2840輛吉普車、260輛中型坦克或440輛輕型坦克,2.3億發子彈,甲板上還可以系留飛機、坦克、火車頭等大型裝備,足以武裝一個輕型裝甲旅或摩步旅。

更難得的是還為船員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設施和環境,包括不太起眼的,但水手們非常重視的帶有隔間的廁所。

造船狂魔

EC2-S-C1貨輪滿足了戰爭的基本需求,就是外觀太樸素了,在美國這個腐朽的、以貌取人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自然吃了大虧。

連一向風度翩翩的羅斯福總統也著了相,對著圖紙連連搖頭,表示「這東西看起來真糟糕」。各媒體輪番挖苦,《時代》雜誌直接稱它為「醜小鴨」。不過我倒沒覺得它丑,中規中矩挺好看啊,鄙視他們的審美~~

然而醜小鴨不是鴨,人家終將變成美麗的白天鵝,所以只需讓時間發酵,樸素的自由輪也會變成萬眾矚目的大明星。

1941年9月27日第一批14艘緊急貨輪下水,首船命名為「派屈克•亨利」號。羅斯福在下水儀式上致辭,引用開國功勳派屈克·亨利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高呼這些船將為世界帶去自由,因此被稱為「自由輪」。

戰爭緊迫急需物資,各盟國都在焦急地等待《租借法案》的支援,於是民主國家兵工廠動員全國力量,傾全力轉入軍工生產。「造船狂人」再一次挺身而出,帶領全美造船業大刀闊斧改革:

鉚接複雜費時?改!換成新的、快捷便利的焊接方式。

整船建造太慢?改!引進福特汽車流水線生產模式,把幾萬個零件分散到不同工廠生產,合成120個預製件再送到船廠總裝。

人手不足,新技術沒人會?那就在各地設立培訓班,組織工人培訓100-200小時後上崗。

美國參戰,大量男子被徵召入伍?那就招募大量女工代替。

各項措施輪番齊下,一艘以前要一兩年時間完工的萬噸巨輪,現在只需244天(派屈克•亨利號)就行。而且建造速度越來越快,各船廠鉚著勁兒比賽,你造一艘100天,我就敢用80天,到1944年時平均工期只需42天。

1942年10月,俄勒岡船廠的「梯爾」號10天下水。一個月后里士滿造船廠的「羅伯特•皮爾里」號從鋪龍骨到下水,僅用4天15小時零29秒!後續舾裝、試航花了3天,然後船長就帶著水手接船了,船板上的油漆都沒幹透。這空前絕後的紀錄,恐怕再沒人能打破了。

當然熱火朝天的生產中也有意外,當時人們還不知道焊接中會產生一種由氫原子滲入導致鋼材變脆的氫腐蝕現象,導致1500多艘自由輪船體在應力和低溫環境下產生大量裂紋,有一些船體甚至從中間斷成了兩截。

這種現象引起一些恐慌,人們不明白問題的原因,但所幸找到了解決辦法——用鋼板在裂縫處修補加固,取得了良好效果,保障了正常運輸。

以自由之名拯救世界

幾千艘自由輪在大洋中穿梭,將億萬噸物資送到每一個抗擊納粹的戰場。似甘霖之於久旱,如熱炭之於大雪,將盟友從垂死邊緣拯救出來。

遙遠的旅途充滿危險,除了面對駭人的狂風巨浪,還要和德國潛艇鬥智鬥勇。50-60艘貨輪組成大船隊,在盟軍接力護航下橫穿大西洋,平均單程耗時15天。

裝載彈藥和油料的貨輪最危險,它們被安排在船隊中央,被普通貨船和軍艦保護起來。商船水手不願意在這些船上工作,他們有兩次選擇貨船的機會,但第三次必須登船。

水手們分成幾組盯著海面上的一舉一動,有時會把一隻海豚當作魚雷航跡,有時會把一段朽木當成潛望鏡而驚呼不已,直到雙腳踏上陸地,他們一直狂跳的心才能平靜下來。

為了加強自衛力量,1942年初自由輪上安裝了武器。船首1門3英寸高平兩用炮,船尾1門3-5英寸火炮,艦橋位置有12.7毫米雙聯裝機槍和20毫米防空炮。因此45名商船水手之外,船上又增加了24-35名海軍官兵操縱武器。

他們用這些火炮驅逐潛艇,嚇退飛機,「史蒂芬·霍普金斯」號甚至還擊沉了德軍全副武裝的「斯蒂爾」號輔助巡洋艦。每成功穿越一次大西洋,就相當於節省了200萬美元軍費(自由輪成本)。儘管如此,仍有200多艘自由輪被德軍擊沉。

許多自由輪加入盟國,英國獲得182艘,數量最多,蘇聯43艘,挪威19艘、希臘13艘,比利時7艘,荷蘭、法國、南斯拉夫等也得到不少其他貨船。中國獲得4艘,分別是中正號、中山號、中統號和孫逸仙號。

在盟軍船隊浴血奮戰下,到1943年初各國武器裝備已基本能夠自給,自由輪又將重點轉向物資和人員運輸。盟軍反潛力量也大大增強,貨船建造速度超過擊沉速度,鄧尼茨的狼群已經被判了死刑。

沒有自由輪,盟軍不可能贏得戰爭。雖然是作為消耗品生產,預期使用壽命只有5年,但其實際表現遠超預期。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得益于堅固耐用、簡單經濟,自由輪在戰後重建中依然貢獻巨大。2000多艘倖存貨輪中,美軍保留了一部分備用,改成電子船、雷達船作技術研究,其餘大量被打折出售。

它們經濟實惠,在許多國家眼中成了香餑餑。希臘一口氣買了526艘,成為復興航運的大「福船」。義大利買了98艘,英國、法國、蘇聯都買了一些,中國也買了十艘。它們又在海洋上航行了很久,連後輩勝利輪退休了它們還沒退休,直到七十年代後期才慢慢報廢。

如今還有4艘自由輪存世,其中3艘變成海事博物館,停泊在美國巴爾的摩港、舊金山和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以永遠紀念這個拯救了世界的「醜小鴨」!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