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東湖公園:「清道夫」泛濫成災,部門進行大整治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發佈 2022-07-08T11:48:38.435576+00:00

上周,本報報導的《泉州東湖公園 撈出一船「清道夫」》,讓市民找到今年公園荷花池荷花寥寥無幾的原因,引發廣泛關注。

上周,本報報導的《泉州東湖公園 撈出一船「清道夫」》(詳見6月30日A1版相關報導),讓市民找到今年公園荷花池荷花寥寥無幾的原因,引發廣泛關注。


新聞見報後,網友們都很關心這個外來入侵物種的清理問題,還有的網友留言要「趕走清道夫,還荷花池一片清靜、美麗」。


如今,好消息再次傳來。


就在今天上午,公園又集中打撈清理了170斤左右的清道夫。






現場

20個地籠收了170斤清道夫


清道夫在東湖公園泛濫一事,引起了市城管局公園中心的高度重視,中心經過討論,決定在這個月對清道夫進行集中整治,並定於今天上午9點進行第一次整治收網。

今天上午8點多,記者就早早守候在東湖公園荷花池等待收網時刻。等待中,記者發現經過上次的集中清理和圍網保護,僅剩的5株王蓮已經長得越來越好了。

9時一到,負責收網的老蘇就搖著船隻沿著湖邊開始了收網工作。


相較於6月25日收網時的網網爆滿,今天第一網的清道夫並不算特別多,後面連續幾個也都一樣,都沒達到爆網情況。雖然如此,但幾網下來,也裝了滿滿一桶,看起來有五六十斤重。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老蘇來到荷花池靠近公園大門位置收網時,老蘇感覺特別重,憑藉經驗認為應該會爆網,這引起了圍觀者的關注。當他用力一提,露出滿滿的一大網清道夫時,大伙兒都驚呆了,直呼太嚇人了。記者看到,光是這一網,就裝了小半桶,個頭有大有小,有的還不斷躍動,試圖逃回水中,但都被老蘇制止了。


上午9點半左右,當老蘇將第20個地籠收起來後,也宣告此次收網結束。雖然沒有像之前放的44個地籠收了滿滿一船,但看著裝了三大桶的清道夫,老蘇預估應該也有170斤。


遊客

期待明年荷花的重新展現


恰逢暑假,又是雨後,公園的遊客不少,本次收網工作也引起了許多遊客的圍觀。看著老蘇收起來的一籠籠清道夫,遊客們都驚嘆不已,直言太不可思議了。

家住公園附近的趙女士介紹,她基本每天都會到東湖公園運動,去年公園的荷花長得很茂密,開得非常好看,但今年只有那麼幾束,本以為是公園規劃種植的,後來看到新聞報導後才知道是因為清道夫啃食,覺得非常可惜。她覺得,清道夫屬於外來入侵物種,把荷花的蓮藕根莖都吃掉了,所以必須全部清理掉。


趙女士表示,平時的運動中,她偶爾會看到有遊客放生巴西龜等外來動物,會對荷花生長造成很大破壞,她覺得公園荷花需要大家的呵護,也期待經過此次集中清理,能夠讓明年的荷花重新展現出來,展示文明世遺泉州的美。

「這個清道夫長得好恐怖。」看著老蘇打撈起來的清道夫,到公園玩的三年級學生樂樂說,自己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清道夫,認為它不僅長相怪異,而且散發出的惡臭令他覺得很噁心。他在書上看過清道夫屬於外來物種,對我們本地的物種危害很大,希望能把它們都趕走,還荷花池一片清靜。


部門

持續1個月集中整治清道夫


本次收網抓到的三桶「收穫」,幾乎全部是清道夫、巴西龜、小龍蝦等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尤以清道夫最多,而本土物種很稀少。

「這些外來物種危害太大了。」負責收網的老蘇挑選出三隻小溪蝦告訴記者,以前他們放地籠,抓到的都是溪蝦、土鯽魚、土鲶魚、黃鱔等本土物種,一次能收幾十斤上來,而現在因為有了外來物種的入侵,這些本土物種在東湖公園基本都快沒有了,每次收網都只有零零散散幾隻,有時甚至沒有。在他印象中,已經很久沒有抓到過土鯽魚了。


市城管局公園中心辦公室工作人員小許表示,東湖公園的湖區發現大量清道夫後,因為湖區有非常多的生物,他們首先排除用藥,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其它有益生物。經過再三考慮,決定採取捕撈的方式,因為清道夫比較硬,普通漁網放下去會被咬破,所以就借來專業的地籠捕撈工具。

因為上次捕撈到非常多的清道夫,中心研究決定進行一個月的清道夫集中整治清理。之後,如果再捕撈出來已經沒有多少清道夫,就會進入正常的日常維護階段。但如果屆時效果不好,他們就會探尋其它的解決渠道,「希望經過一個月的清理,能把清道夫徹底治理乾淨,讓荷花池裡的荷花盛開,早日出現七星拱月美麗景觀。」

至於捕獲的清道夫如何處理?小許表示,清道夫沒人食用,泉州也沒有專門的公司用機器絞碎清道夫當作飼料給予處理,經過綜合考慮,目前是請專門的廚餘垃圾企業拉走清理,後期如果市民有更好建議也可以反饋給他們。她也再次呼籲廣大市民,外來物種對本土水生動植物的破壞性極大,不可隨意放生到包括公園在內的公共水域,以免破壞本地生態環境。


海都記者 | 楊江參 董加固

值班編輯 | 陳曉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