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第五季收官:解讀「大美中華」的流行密碼

深度文娛 發佈 2022-07-14T20:49:45.438733+00:00

7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圓滿收官。截至目前,#經典詠流傳#微博主話題閱讀量破76.7億,討論量超1300萬。

7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圓滿收官。截至目前,#經典詠流傳#微博主話題閱讀量破76.7億,討論量超1300萬。第五季開播以來,微博主話題閱讀、討論增量分別達14.1億次、133.2萬條。本季節目全網視頻播放量累計破10億次,登上各新媒體平台熱搜熱榜330餘次,顯示出《經典詠流傳》這一精品IP強大的生命力。

在《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收官時,深度文娛(ID:shenduwenyu)曾統計盤點節目援引的近170首經典詩詞,其在各歷史時期的數據變化與中國詩詞發展流變軌跡不謀而合(乘經典文化之風,破平台傳播之浪,《經典詠流傳3》打造多樣態產品布局)。如今再回看第五季的11期內容,節目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愈發與時俱進、精益求精:在「和詩以歌」的基礎上,輔以AR、全息影像、動畫特效等技術,《經典詠流傳》第五季創造出全新的電視藝術表現樣態,為觀眾呈現出色彩豐富的「大美中華」圖景。

以初心堅守打動觀眾

「這季《經典詠流傳》以『思想+藝術+技術』創新融合的思路,努力為觀眾呈現出一個生動具象、可知可感的『大美中華』。」在闡述最新一季的《經典詠流傳》的主題立意時,節目製片人田梅這樣說道。節目創作團隊從未改變從古典詩詞中汲取靈感、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魅力的初心,節目也因此收穫了眾多主流媒體的肯定。

據統計,《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中國紀檢監察報》《法治日報》《工人日報》等央級報刊,以及央視新聞、人民網、新華網等央級主流媒體網站累計發布660餘篇報導。《人民日報》評論中寫道:「《經典詠流傳》立足詩詞這一文化寶庫,將古典價值融入當代表達,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新華每日電訊》稱節目依憑濃郁的文化屬性,鋪展開一幅充滿故事感的「大美中華」畫卷,用「中國式浪漫」打動人心。

由央視新聞和共青團中央發布的相關微信文章,閱讀量均突破10萬。這些文章講述了《春夜洛城聞笛》《風》《水木湛清華》等傳唱歌曲背後,傳唱人所經歷的動人故事,引發大眾關注與討論。

以赤誠匠心挖掘中華大美

在第五季首期節目中,由胡彥斌傳唱的一曲《望天門山》,將李白出蜀順江而下的歷程與地理中的長江串聯,帶領觀眾領略祖國山河之美。而在《沁園春·憶黃山》《涼州詞二首·其一》《村居》《念奴嬌·中秋》等詩詞的演繹中,觀眾也盡可一覽各色中華美景。從長江、黃河,到草原、山村,節目徐徐鋪展開一幅歷史悠久、地域遼闊的「江山圖」。

節目特地邀請各位傳唱人演繹家鄉之美,以「古詞新唱」開啟對大美中華的體驗。來自四川的李斯丹妮和丁真珍珠共同傳唱《送友人入蜀》,其中既有「崎嶇不易行」,也有「春流繞蜀城」;蒙古族青年歌手烏蘭圖雅傳唱的《出塞》則改編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蝶戀花·出塞》,帶領觀眾馳騁在怒放的五角楓林中;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和學生們,在雲南實景演出明代文學家楊慎的《滇海曲》,舞出「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的原生態之美。


馬頭琴藝術家齊·寶力高與郭采潔的一曲《家香》,奏響草原馬頭琴的悠揚風情;口技表演者張建平與金海心配合傳唱《鳥鳴澗》,非遺技藝再現「空山鳥鳴」的唯美之境;白舉綱與箜篌演奏家魯璐共同演繹的《李憑箜篌引》,更讓神秘的箜篌古樂穿透時光響徹舞台;還有蘇州評彈、陝北信天游、古箏民樂……我們樂於見到,這些傳統文化和技藝仍然有人在守護,並在舞台上與詩詞產生「互動」,碰撞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新的火花。

以專業力量擴散圈層影響

在傳播影響方面,節目成功以經典傳唱擴散破圈層的影響力,覆蓋到不同的行業和人群,來自文旅、音樂、教育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媒體紛紛提供了針對性解讀。

許嵩傳唱的《沁園春·憶黃山》一展安徽黃山的壯美,來自當地的《黃山日報》、黃山廣電台、黃山發布、黃山旅遊官方平台等公眾號和視頻號紛紛發布報導文章和短視頻,帶領觀眾跟隨《憶黃山》打卡「天下第一奇山」,藉此推介旅遊文化資源。

此外,淘漉音樂、新浪娛樂等在微信平台對節目音樂價值進行分析;@音娛潮流社、@音娛大本營等音樂帳號對節目整體表現給予5星評分。成都教育發布向受眾力推包括《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在內的8部文化類綜藝,中國大學生在線、清華大學等教育類帳號也發布文章,對節目進行推薦。

經典之風吹遍中華大地,經典傳唱也為中華詩詞賦予了「第二次生命力」。節目音樂總監劉卓認為,詩詞改編需要創作者在充分理解詩詞內涵和意境的基礎上,將其改編成能夠被大眾所接受、所樂於傳播的流行音樂,「其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以花式創新激活知識科普

《經典冷知識》、「撒貝寧詩詞開場」、節目花絮等衍生產品,都成為《經典詠流傳》區別於其他節目的特色,激發出自發傳播行為,讓傳世經典成為當今流行。

本季節目聯動31位嘉賓,向觀眾傳遞了28條精品冷知識。#經典冷知識#微博話題閱讀總量破6億,有9個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在抖音平台,#經典詠流傳 話題累計播放量超18.7億次,#經典冷知識 話題累計播放量超619.3萬次,短視頻的寓教於樂讓冷知識得到「熱」傳播。

「在追尋夢想的路上,何妨吟嘯且徐行」,撒貝寧詩詞開場為所有高三考生加油鼓勁,評論區一同祝願莘莘學子旗開得勝,短短30秒的視頻播放量迅速破萬。此外,撒貝寧詩詞開場合集在抖音也已更新至33集,獲得8804.9萬次播放量,網友高呼:「高分作文素材又有了!」

以年輕態表達促進互動發酵

節目用年輕態表達擁抱年輕人的積極態度,讓經典詩詞的「發酵」從舞台傳遞到網絡。一方面,《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在選擇經典傳唱人之時,便注重從年輕群體中尋找「新朋友」。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416組合登上舞台,4位00後大學生分別用花旦、梅派青衣、程派青衣、老旦四種京劇唱腔,以一曲《念易安》演繹李清照的一生,節目抖音短視頻互動量超16萬。

頗受關注的「摘星星」的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中的中國空間站奏響古箏,與演播室里的經典傳唱人何雨晴共同演繹李賀的《夢天》,讓千年前的詩意想像照進現實。《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稱讚,王亞平古箏演奏《夢天》是對人類探索宇宙的讚揚。

另一方面,節目在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也引起廣泛討論。節目播出期間,相關話題320次登上各新媒體平台熱搜榜單。其中,超200次登上微博榜單,30餘次登上抖音榜單。#鄧萃雯萬綺雯20多年後同台回憶殺# #楊宗緯把蘇軾筆下的月光唱給你聽# #原來清華校名出自這首詩#等微博話題討論度均已破億。

截至目前,節目在全網社交平台互動量超1500萬,其中抖音平台互動量占比過半,互動次數超800萬,微博平台超500萬。張杰、周筆暢、許嵩等傳唱嘉賓發布的關於節目的微博,其互動量就達到數十萬。

在微博話題#經典詠流傳5觀後感#中,我們總能驚喜地發現來自傳唱人細心寫下的感受,闡述其在創作和演繹過程中的個人體會。薩頂頂提到自己研讀《黃帝內經》時,感受到了人與自然萬物的相處之道,希望能用歌曲展現自然的美;王錚亮在演繹《峨眉山月歌》時,回憶起家鄉四川的美景。

在與節目進行互動之時,網友們不僅主動摘抄經典詩詞和節目台詞內容,還參與手勢舞、詩詞賞析等二創內容。據微博傳播熱詞的詞雲圖分析,觀眾對「憶江南」「發問」「舞台」等關鍵詞展現出濃厚興趣。有網友在評論中寫道,「《經典詠流傳》涉及的內容涵蓋古今,跨越中外,有著泱泱大國的底蘊。所以,在看的時候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自豪!」

正如總台文藝節目中心常務副召集人許文廣所說,本季《經典詠流傳》實現了立意、技術和藝術呈現三個層面的新突破,生動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可以看出,節目五季以來一直在推陳出新,通過挖掘中華經典詩詞這一座精神富礦、文化寶庫,積極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

圍繞「大美中華」的核心立意,通過「思想+藝術+技術」的創新融合,第五季的《經典詠流傳》將詩、歌、人、景進行有機統一,從而描繪出一幅飽含萬千物象的美麗畫卷。這幅畫卷有五千年之久的歷史深度,和縱橫四方的山河廣度,也投射著節目所想要表達的赤誠之心、文化自信、專業力量和年輕態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