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在讀的10本中文原創書:喜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07-17T16:40:14.178358+00:00

本月的湃書單,我們推薦10本中文原創新書。同時,還有4本引進譯介的新書,作為附錄推薦。推薦語:所謂命運,或許可以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必然的糾纏——上代人的某個念頭、某個偶然事件,都可能成為蘊含著下代人命運的馬跡蛛絲、草蛇灰線。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思想新聞中心

本月的湃書單,我們推薦10本中文原創新書。同時,還有4本引進譯介的新書,作為附錄推薦。

《金色河流》

魯敏/著,譯林出版社,2022年3月版

推薦人:鍾源

推薦語:

所謂命運,或許可以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必然的糾纏——上代人的某個念頭、某個偶然事件,都可能成為蘊含著下代人命運的馬跡蛛絲、草蛇灰線。魯敏的小說《金色河流》聚焦於有總(穆有衡)生命的最後兩年,把他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長子穆滄、痴迷崑曲心性乖張的次子王桑、身世不幸野蠻生長的乾女兒河山、意欲記錄有總生命史的前特稿記者謝老師、不停尋找自我的二兒媳丁寧等人「糾纏」在一起,寫時代、寫人性、寫倫理,真實又虛幻,複雜又簡單。每個人最後都存著善念,或許就是作者本身對時代、對社會的巨大悲憫。小說本身也是一種嵌套式的結構,各種視角轉換初讀時有些不適應,習慣後不禁感嘆作者的匠心獨運,加之各種象徵、隱喻的老到運用以及少見的現實題材,都大大提升了這部小說的獨特性。最後,摘錄文中一段個人非常喜歡的點睛之筆:「世事流動,每個人都是一條渾濁潛淺的河流,有著無法預測的小小航道,沒法講道理講邏輯的啊。這就是生活的奇妙與莊嚴,不容置喙,不容篡改。」

《生命的厚度:江緒林文集》

江緒林/著,上海文藝出版社·藝文志eons,2022年6月版

推薦人:龔思量

推薦語:

在收到《生命的厚度》一書時,心情比較複雜。一方面是為江緒林老師的文章能夠集結成冊而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則是對江老師其人感到懷念。我最早是在豆瓣接觸到江老師的書評和文字,在許多哲學與政治學著作的書目下,都能看到江老師的思考與分析,令人受益匪淺。這本文集收錄了江老師的學術論文、書評、思想性評論、隨筆、譯文和部分微博文字,也向讀者展示了江老師在學術之外的生活與感悟。在「輯一:正義與自由」中,《為什麼是正義》、《捍衛自由》與《什麼是意識形態》這三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展現了江老師思考的全面性與嚴密性,值得反覆品讀。除了學術論文外,這本文集也收錄了江老師與友人之間的信件以及他從2012年至2015年的微博節選。細細閱讀這些文字,才能體會到江老師在對於思考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背後也感到深深的孤獨。我想以本書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江老師寫給周保松老師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不公正對每一個人的壓抑和傷害是如此的真實和痛苦,反抗以至於成為個體不可避免的命運。」相信此書能夠為江老師帶去溫暖。

《十年尋羌:人與神的悲歡離合》

高屯子/著,上海三聯書店,2022年2月版

推薦人:顧明

推薦語:

這是一個媒體人一看就會十分感興趣的選題,它像一個遠古的神話那樣,吸引著人去探尋。汶川大地震後一年,位於汶川縣龍溪鄉夕格、直台兩個羌寨的700多居民,被迫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地方,離開了祖先和神明的所在,遷徙到200多公里外的他鄉定居。攝影師、導演高屯子用影像(大量的攝影圖片和一部紀錄片《尋羌》)和文字(本書)記錄下了羌民們遷徙以及九年後回歸的過程。正如王明珂將此書視為一本「實驗民族志」,高屯子無意去考證羌族的歷史,他在汶川地震泛起的塵囂落定後,帶著器材和人馬進入這片羌地,只是記錄:離開時,那含淚向山寨投下的最後一眸;去香港參加媒體組織的幫扶計劃時,高山里走出來的他們慨嘆這裡沒有神的味道;祭祀神靈的唱詞;在官員和專家的帶領、幫助下開發旅遊;乃至最後,他們回歸故鄉,祭拜祖先、神靈,唱著《請神之歌》,這群古羌的後裔漸漸隱入山脊、隱入樹林……高屯子將他記錄下的這一切描述為一段悲壯的旅程,原本帶著「幫扶」「救助」之心的人,卻不承想被這些高山村民,在遷徙與回歸中,人與祖先、人與神靈的悲歡離合所感動。這也是給閱讀這本書的、生長於現代文明中的你我的一點啟示,每個人、每個民族都會遭遇苦難,何以為家?何以心安?

《水村圖索隱》

個廠/著,商務印書館,2022年6月版

推薦人:鄭詩亮

推薦語:

我必須老實承認,個廠先生的大著《水村圖索隱》,我是很沒出息地當作推理或者解謎小說來看的,真是辜負了這樣一部印刷精美、功力深厚的藝術史研究力作。不過,整本書的結構,確實也給了我這樣去讀的理由。

趙孟頫的《水村圖》當然是赫赫有名的藝苑重寶,《石渠寶笈》裡署為「上等列一」。而本書開篇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是誰繪製了「水村第一圖」?接下來,就是對《水村圖》七次揭裱重裝的逐次考證,抽絲剝繭,層層深入。除了對前面這個問題的解答之外,在我這個只求趣味的外行讀者看來,最為精彩的內容有二:其一,是通過對《水村圖》印鑑的釋讀,將這件文物如何在元明兩代的藏家之間遞藏給講清楚了;其二,是將割裂《水村圖》上元代高克恭和鄧文原的題詩的「兇手」給揪出來了。而儼然成為中國藝術界網紅的乾隆皇帝又双叒叕中槍了,雖然罵乾隆皇帝糟蹋文物多少已有媚俗之嫌,但是他對《水村圖》做的事情實在是值得狠狠吐槽一下的。究竟如何,讀者不妨自行一探究竟,這裡就不劇透了。

《宋太宗:陰影下的帝王》

張其凡/著,廣東人民出版社·萬有引力,2022年3月版

推薦人:黃曉峰

推薦語:

如書名副標題所言,作為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趙匡義多少有點生活在哥哥趙匡胤的陰影下,所以常常被認為「造就了他的多疑、固執與好大喜功」。作者的這部人物傳記,即以此為主線,描述、解剖了宋太宗一生的功過。比如他繼位後曾對兒子自誇:「年十六……朕雖年少,擐甲冑,習弓馬,屢與賊軍交鋒,應弦而踣者甚眾,行伍皆見。」想說明自己在宋朝建立前也立有戰功,但是作者指出,這個說法破綻百出,首先是年齡不對,太宗十六歲時,他所說的那場征淮南的大戰尚未發生;其次,在那次戰役中,他很可能在後方,只是他父親趙弘殷搜訪了圖書,讓人帶回,命他努力讀書而已。即使努力讀書這事,也有很多疑點。

至於北宋初年的三大事件,「陳橋兵變」「燭影斧聲」「金匱之盟」,都與宋太宗有關。然而經作者剖析,宋太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不那麼體面。按照《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說法,趙匡胤黃袍加身,完全是趙匡義一手策動的。但是作者指出,最初版本的《宋太祖實錄》中,根本沒有趙匡義什麼事,他繼位後強烈要求大臣修訂,於是,在新版的《宋太祖實錄》中很應景地出現了「太宗叩馬」的橋段,而且言之鑿鑿地說「太祖嘉帝英略,友愛益至,傳位之意始於此」,將自己繼位的合法性坐實。

至於「燭影斧聲」的千古之謎,作者指出《續資治通鑑長編》的四個疑點:「其一,太祖是猝死。太祖從不豫至死,只有兩三天時間,死得很突然。其二,太祖死時,並無明確的傳位遺詔。宋皇后派王繼恩召德芳,即可證此點。其三,光義是預知太祖死期的。十九日晚,太祖召光義飲酒,二十日清晨程德玄即預先在光義府前等候,反映出光義必然知道太祖要死於二十日。其四,光義的帝位是搶奪而得。王繼恩說事久將為他人有,程德玄要光義直前勿候,宋皇后以母子之命相托,足以反映出光義是用強力奪得帝位的。王繼恩召時,光義入久不出,顯然是在後堂緊急部署,以確保搶位成功。光義入宮一日以後才得以即位,反映出他的繼位遇到了一些阻礙,費了不少事才得以成功。」作者的結論是:「太祖的猝死,很有可能是光義一夥下了毒手,其原因除了急於登上大寶外,也包含著爭奪美人之意。」當然,天道有輪迴,南宋高宗繼位後,因沒有子嗣,收養了太祖後裔為子,繼位為孝宗,皇位終於又回到太祖後裔一支。

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形成,作者認為,也是始於宋太宗。「宋朝建立後,太祖與趙普商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在南向用兵實現統一的同時,對北方強大的鄰邦遼國採取防禦之勢……這樣,在太祖前期基本保持了北部邊境的安寧無事。」但是,「在這大好形勢之下,宋太宗……過高地估計了宋軍的優勢,又急於建樹個人威望,以擺脫繼位之謎所引發的危機,在攻滅北漢之後,以疲憊待賞之師,貿然北征幽州,結果導致高梁河之敗,大傷了宋軍元氣,使宋軍喪失了微弱的那一點兒優勢。此時,宋軍雖不占優勢,但仍足以與遼軍抗衡,關鍵是要整肅軍紀,加強訓練,提高士氣。但是,太宗無暇顧此,卻忙於除去侄子德昭、德芳和弟弟廷美,致使內部危機更加深重……高梁河、莫州、岐溝關、陳家谷、君子館五大敗仗,宋軍損失達30萬人以上,宋軍的士氣從此一蹶不振,在心理上產生了嚴重的畏敵情緒。至此,宋遼戰爭的形勢發生逆轉,優勢重新回到遼軍方面,宋軍防禦都很吃力,更遑論進攻了。」

至於君主專制方面,作者指出:「太宗勤政,事必躬親,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因為不放心權力旁落,故而一力集中權力,把一切事務都儘可能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日本學者認為,宋太宗是宋代第一位獨裁君主,可謂獨具隻眼。的確,與宋太祖截然不同,宋太宗是個工於心計、斤斤計較、汲汲於權位的君主。這一點,在他的用相方面表現得更為鮮明而突出。」太宗朝宰相,無論是趙普、李昉、呂蒙正還是呂端,都任職時間不長,更換頻繁,防止了宰相專權,從而加強了皇權。

當然,在權力陰影之外,作者對於太宗的成就,還是給予很高的評價,比如建立文官階層,重文輕武,奠定了兩宋三百年文官統治的基礎。他個人也確實很愛讀書,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太平御覽》一千卷編修完畢,他發願從十二月起,每天讀三卷,一年後終於讀完了這部大書。

《陶庵回想錄》

陶亢德/著,中華書局,2022年6月版

拿到《陶庵回想錄》,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書做得太美了。真的,開本,裝幀,字體,插圖,紙張,無一不美。拿在手中,細細端詳一番,又加以摩挲把玩,真有所謂「引起極度舒適」之感,好久沒有看到如此讓人賞心愜意的書籍了。具體到整理、編校、注釋各個方面的工作,更稱得上是一絲不苟、針腳細密。背後責任編輯李世文與特約編輯宋希於兩位友人所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bibliophile做給bibliophile的書,足以令人脫帽致敬的。

作者陶亢德先生是民國著名的編輯家,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如今已聲名不彰,而在《回想錄》中,還涉及了更多同樣湮沒於歷史之中的人物,他們的生平,如果深入考索下去,都是很有意思的,書頁下一個個詳細的註腳,都在無聲地提示著這件事情。對此倒也不必過多概嘆,人生在世,諸如此類的偶然與不幸,難道還少嗎?我們真正應該感到幸運的,是擁有這樣一冊書,讓我們能夠隨著作者從容有味的敘述,將那些「陳舊人物」(這是葉兆言先生一本我很喜歡的隨筆的名字,用在這裡,正好)一一打撈起來。愛讀周氏兄弟作品、關心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國文壇的讀者,會從中獲得莫大快樂。

《土裡不土氣:知識農夫的里山生活》

長角羚、蚊滋滋/著 蚊滋滋/繪,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活字文化,2022年4月版

推薦人:朱凡

推薦語:

田園牧歌永不過時,卻並不真實。每當日復一日的城市生活令人疲倦,鄉野、山林就會煥發出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但如果城市居民真正想要回歸田園,比起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度月影才斂,繞竹光複流」的憧憬,更重要的恐怕是在充分了解田間勞作的艱辛、日常起居的不便以及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之後,仍然願意用頭腦、汗水和謙卑之心去尋找與自然共處的樂趣和韻律。

《土裡不土氣》的兩名作者是一對有著生物學教育背景的「80後」夫婦,書中記錄的是他們自2014年開始在北京東部淺山中一片約30畝的土地上自耕自食的里山生活。全書分為「里山技」「里山客」「里山食」三個篇章,以風趣而不失嚴謹的筆觸,輔以生動的插畫和照片,將山居生活所需要的十八般技藝,山前屋後的各路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以及就地取材烹飪做出的各色美食一一道來。在他們的緩慢又繁忙的生活里,有紅外相機拍到小鹿、北紅尾鴝築巢產卵的高光時刻,有和家養貓狗鬥智鬥勇、給「小老頭羊」養老的溫馨故事,也有燒炕點著了房、豹貓來襲雞命嗚呼的驚魂劇情,還有建造三代生態旱廁、四種爐灶的詳細教程,更有作者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體會思考……這本書或許稱不上是鄉村生活的百科全書,但對於沒有鄉村生活經驗卻嚮往山野的人來說,它至少可以賦予那座想像中的空中樓閣以具體的形象。

《喜:一個秦吏和他的世界》

魯西奇/著,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2022年7月版

喜,睡虎地十一號秦墓的主人。他生在秦始皇時代,比秦始皇嬴政大三歲,死於始皇帝完成統一中國大業之後四年,比秦始皇早死七年。他和秦始皇是同代人,從人到民,繼而成為楚國故地的基層小吏。他有父母兄弟、妻子兒女。他的家族平穩地延續到了漢朝,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還略有提高。

作者以睡虎地、里耶、嶽麓三批秦簡為主,根據其中零星的材料,「試圖『拼接』出一個作為人的喜,並在那個遙遠而陌生的世界裡找到喜;然後,想像自己站在喜的位置上,借著他的眼睛,去看他所處的世界,並描述那個世界的圖像,抽象出其結構,使它不那麼遙遠而陌生」。(第2頁)

全書分為三部分——「斯人」「黔首」「為吏」,分別介紹了秦朝下層民眾的生老病死、身份與社會結構、基層官員的日常。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宏大敘事中,讓我們有可能從那些竹簡中反映出的細節,觸摸到那些活生生的人。比如:

我們可以想像:喜的家在安陸城內的某一個里(有可能叫「安里」或「平安里」)中,有一個由土垣圍繞起來的院落,圍垣高約七尺(大致相當於一個成年男性的身高)。在院落南牆的正中間,開著門,正對著里中的街巷。院內正中靠北坐落著一棟「一宇四內」共五間的房屋,正中那間略高一些,前面有廊,是用來會客、家庭聚會、祭祀的堂(宇)。堂的東西兩側各有兩間內室(臥房)。院子東半部分,靠北一點,有廥(很可能是廚房),廥的南面、與它對門的,是囷(圓倉);在廥與囷之間,或廥的西邊一點,可能有一口井,井上做了護欄(井欄)。作為縣吏之家,又是在安陸城內,喜家應當沒有羊舍豬圈,但在房屋的後面,有一處廁所。(43頁)

這裡的描述很平實,但畫面感極強。幸運的是,喜的一家在動盪的征服年代,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而在睡虎地四號墓中,有兩封家書,是秦王政二十四年三月,正在淮陽攻楚前線的秦軍士卒驚和黑夫寫給安陸家中的兄長中和母親的,其中一封是這樣的:

驚誠心誠意地問候兄長中和母親大人,你們都好吧?闔家內外老小,在兄長和母親的照料下,也都很好吧?

我被派到前線部隊中來,和黑夫在一起,我們都平安。現在需要錢和衣物,希望母親讓人帶五六百錢來,還要結實的好布不少於二丈五尺。現在,我們已經借用垣柏的錢了,如果家裡的錢還不能送來,就將很窘迫了。所以,十萬火急。

請代驚問候媳婦和女兒妴,希望她們平安。媳婦要好好地照顧家中的兩位老人。

驚遠離家鄉,女兒妴的教養要仰仗兄長中,讓她不要到僻遠的地方去砍柴。妴要聽大伯的話。

新占領的很多城邑實為空城,沒有多少人居住,據說即將有詔令,遷徙違犯法令的舊戶口充實那些新占領地的城邑。

請為我到神位前祭祀。如果我遭遇災難,那一定是因為曾經在反叛的城邑中住過的緣故。

問候大姑以及她的兒子產,希望他們安康順遂。

新平定的地區到處有盜賊,希望兄長中儘可能不要到新占領的地區來。十萬火急。(80頁)

這封信與我們讀到的近現代的普通家書沒有什麼不同,報平安、問候家人、請求資助、關愛子女……雖然我們知道,兩千多年前的這封家書的當事人早已不在人世,但仍希望他們能在兩千多年前的戰爭中活下來,希望驚與弟弟黑夫能平安回家,見到自己的母親、妻子,見到自己的女兒「妴」。但是作者擊碎了我們的幻想:「可以肯定,驚與黑夫都沒能夠回來。他們死在遙遠的前線,屍骨就留在了楚的東國故地。」(84頁)

讀到這裡的時候,想到賈誼《過秦論》中的名句:「(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為後人稱嘆不已的赫赫功業,感覺忽然變得很輕。

在「黔首」部分,作者分析了秦國治下百姓的身份和結構:在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全國之後,天下之民均統稱為「黔首」,並不意味著天下的編戶齊民都是「齊等」的。在秦的戶籍、兵籍上,很可能註明了其原本所屬之國;如果是原本未入籍於諸國的濮人、臾人等,則連入籍成為「黔首」的資格都沒有,只能作為臣、隸。這樣,實際上就形成了一個從秦人、六國之人到濮人、臾人等夷人的、由中心到邊緣的層級制身份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當然秦人的身份最高,六國之人身份次之(六國之人可能也排成序列),而濮人、臾人、楊人之類的「夷」可能身份最低,低到甚至不能著籍成為「黔首」。(144頁)

統一的好處是什麼,至少可供徵發的吏卒、黔首與徒隸的人口基數大大增加了。作者比較了秦統一前後民眾服徭役的情況,發現在統一之後,黔首的「更戍之役也大為增加」。(186頁)

第三部分「為吏」介紹的是基層官員的各種日常行政工作,秦律之細密在此可以有更加深切的感受,特別是秦國從上至下軍政一體化的格局:

秦時縣尉是軍職。由縣尉主管黔首(百姓)、屬吏的出行,爵位的授予與削奪,戶口的變動,以及里典、父老的選拔任用與考評,反映出軍事權力已全面滲透到民眾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秦政權正是通過戶籍制度、軍功爵制、鄰里的軍事化編排,以及「軍政一體化」的行政體系,將每一個黔首,都固定在國家政治軍事與社會控制體系的特定位置上,使之從軍應役,立功受爵,交納租賦,互相伺察,有必要或有利時舉報同伍、同里的鄰居,但也在戰場上生死與共,同榮辱,共進退,構成一種生存共同體。

這種軍政一體的社會控制體系,在索捕逃亡、鎮壓政治反對派、追查流言等各方面,均顯示出強大的力量。(195-196頁)

在這種法律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權力通過法律「製造」或「建立」起一個「合法的」恐怖體系,並使每一個人都匍匐在這個體系的製造者或建立者面前。(198頁)

很多歷史愛好者在網上爭論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等究竟誰是古代第一帝王,不知他們是否有人願意穿越回秦朝,成為「喜」那樣一個基層公務員。

《知識生成的圖像史》

尹吉男/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7月版

推薦人:丁雄飛

推薦語:

《知識生成的圖像史》匯集了尹吉男關於顧愷之、董源、謝環及《杏園雅集圖》等美術史上重要畫家、作品的個案研究。標題里的「生成」是動詞,強調知識的動態形式,亦即知識對圖像史的生成作用。尹吉男在緒論中反思了後現代理論和古史辨派的層累造成說,他本人的方法則建立在考古學和書畫鑑定學之上,意欲追問具有物的具體性的圖像與固有知識的關係。於是,在他的考察下,貴族時期經典畫家顧愷之並非「不可分割的整體」,《洛神賦圖》的欲望和懷想與《列女傳圖》的道德說教之間存在矛盾;文人山水畫家董源乃是由宋代文本、傳至晚明的捲軸畫和歷代解釋「重疊」而成;謝環不是只有職業宮廷畫家這一「本質」身份,他還有業餘時的非職業創作;《杏園雅集圖》在各種掩飾背後,是「一幅深藏文官與宦官對立情緒的政治繪畫」,「政治隱藏在娛樂中,現實意義隱藏在古典意義之中」。

《自行車、港口與縫紉機:西方基建與日常技術在亞洲的相遇》

曹寅/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6月版

推薦人:於淑娟

推薦語:

這是一本小書,讀起來很快。32開本,除介紹成書緣起、主旨的「導論」外,其餘六章以個案研究的形式呈現,主題涉及飲用水工程、港口、農業機械、現代化廚房、縫紉機、自行車等,這幾樣都在我的閱讀興趣上,所以拿到書更迫不及待地想讀,而讀起來更覺得順暢——這本書是在作者一門課程(「熱帶亞洲的基礎設施,日常技術與殖民帝國」)的講稿基礎上加工而成,或因為此,章節的篇幅、結構安排很適宜,讀起來很有節奏感。

具體到內容,本書副標題已經表達得比較明確了,作者在「導論」中做了更細緻的說明和解釋。他提到了「全球在地化亞洲」這樣一個概念——「全球在地化」是對全球化的反思,是因著如何將全球化的普世性和地方的特殊性相融合這一議題而產生的——並強調,人口、商品、思想、制度的全球流動以及基層行為對此的參與和反饋共同塑造了我們今天所認知的亞洲。這一研究理念與作者所感興趣的基建和日常技術相呼應,於是產生了這本書:「一方面,基建是全球化宏大敘事的產物,背後隱喻了技術、專家、資本、物質材料的全球流動;另一方面,基建與在地基層社會又有著深層次的互動。基建不但影響著普通人的生活,也同時被普通人重新定義、改造和利用。」

因為「在地化」,這本書講述的「相遇」的故事,日常而複雜,並不是先進取代落後的簡單敘事。比如第二章「英屬印度的街頭交通」所講述的,20世紀初,印度從國外進口自行車,廣告中騎行者以白人中產階層為主,無疑這是一種時尚,是西方殖民者帶來的物質文明和健康生活理念,但到20世紀30年代,隨著日本自行車和印度本土生產的自行車的大量流通,當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自行車以後,印度的殖民精英轉變了對自行車的看法,認為其不體面,轉而使用汽車,並因此進行道路基建,然而專門為機動車修整的新道路依然被普通民眾和他們使用的自行車、人力車所占據,街頭交通依舊混亂。而殖民地精英除了不再使用自行車,還進一步將種族主義話語、道路安全問題與自行車騎行者的身份聯繫起來,印度人「尚未文明開化」,自行車也變得「低端又危險」,當自行車與機動車相撞發生事故時,交警大多數情況下會把責任歸結為自行車騎行者的無知與魯莽。這個故事是「帝國主義理念,精英,現代性技術以及基層訴求和智慧在印度街頭的日常生活中相互博弈與融合的結果」。這些日常而複雜的故事牽涉層層面面的問題,講縫紉機的一章涉及性別、階層、族群、社會身份,講農業機械的一章則涉及農業生產、社會經濟、環境等,而這不正是吸引讀者的地方嗎?

附:譯著新作推薦

《出世:從吉爾伽美什到愛因斯坦的幽冥之旅》

【美】約安·P.庫里亞諾/著 張湛/譯,上海書店出版社,2022年3月版

這是「人與宗教譯叢」中的一本。本書介紹了世界各文明中的靈魂是如何遊歷的。英文書名中的「Otherworldly Journeys」,譯為「幽冥之旅」,似乎可以商榷。在中文語境中,幽冥特指鬼魂世界,而書中描述的旅行,除了鬼魂世界,還有天堂、仙界等,就是指英文字面的「異世界」,含義更為寬泛。

作為接受現代科學洗禮的人,我們大可對所謂的「幽冥之旅」嗤之以鼻。不過,作者指出:「人類心靈間這種相互作用的複雜過程使我們相信,我們中的多數人擁有共同的隱藏的根源,這根源可以回溯到舊石器時代,甚至更遠,回溯到智人的出現。幽冥之旅似乎屬於這一級別的信仰,屬於人類最堅韌的傳統。」(10頁)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對異世界大概都懷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或嚮往,至少是好奇,不論那異世界是不是幽冥世界。

作者同時對一些所謂的科學的分析和界定也表示了懷疑,比如:「精神分析提供的所有關於『無意識』和『精神』的模糊解釋,與薩滿行為或女巫騎著拖把在空中的旅行並無二致,是其現代等價物。在以上這些案例中,只有我們秉持關於巫師和女巫這同樣的前提,我們處理程序和專業解釋才是有效的。不過他們解釋的普遍有效性十分可疑。我們做不到真正理解,就像假如我們沒有真的弄明白夢和異象在哪裡產生、夢由什麼構成等基礎問題,就無法真的理解夢是什麼一樣。」(第3-4頁)實際上,作者在書中引入的控制論、物理學、精神分析、認識論等現代科學,只是為了更好地說明「幽冥之旅」在人類精神史上的作用,而不是否定它。

作者分別介紹了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中國、印度佛教、古伊朗、古希臘、猶太教等各個古文明的幽冥之旅。相對而言,古埃及和印度佛教對於幽冥世界的探索最為深入細緻。從這些描述中,我們能看到一些共通的設定:身體與靈魂的兩分;身體死後,靈魂去了另一個世界;幽冥世界的陰森恐怖;天堂的完美……不過,作者在介紹中國的幽冥之旅時,似乎有點引申過度,比如他認為《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擁有特權地位,可以造訪幽冥」,「猴王,是一位至尊薩滿,比眾神古老,甚至比道教諸神也古老」。(117-118頁)遊歷幽冥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極為豐富,這並不是什麼特權。或者說,中國古代大量的幽冥之旅記載,並不是尋求形而上的精神解脫,而是立足世俗生活。那些在幽冥遊歷中接受冥府陰獄警示教育的人,回到人類世界後,更熱衷於向周圍的人宣講世俗的道德規範。

本書的另一特點是,用原始薩滿教將不同文明的幽冥之旅貫穿起來。比如,他一方面認為「吠陀時代的印度通常被認為是出竅的誕生地。吠陀僧一天三次飲用新榨的蘇瑪(soma)汁,蘇瑪是一種高山植物,它的汁能讓人陶醉,可能具有致幻作用」。另一方面又引用材料,試圖「證明蘇瑪就是毒蠅傘(蛤蟆菌),一種在歐亞大陸廣泛分布的蘑菇,過去西伯利亞薩滿可能就是使用它來達到催眠狀態」。(103頁)在對猶太教及基督教神秘主義的分析中,作者也力圖將其與西伯利亞薩滿教建立聯繫。而作者自己定義的薩滿教比他的老師伊利亞德更為寬泛:「伊利亞德不把薩滿教定義為嚴格意義上的宗教,而是把它定義為一種『出竅術』,一套出竅和療愈方法,目的是獲得與神靈的平行世界的聯繫,以便在處理團體或個體事務時贏得它們的幫助。伊利亞德界定薩滿教的意義為的是排除那些可以被更恰當地定義為巫術的現象。按照這個定義,非洲大陸上是沒有薩滿教的。然而,薩滿教事實上可以在所有大陸的宗教中和各種層次的文化中找到,其中心是中亞和北亞。」(42頁)

如果像作者引述的那樣,「把一場典型的薩滿療愈定義為自由靈魂尋找自由靈魂,即,薩滿的自由靈魂去尋找病人的自由的、丟失的靈魂」(46頁),也許所有的幽冥之旅確實都可以歸入薩滿教,但這樣的歸納似乎將各文明的特性都抽離了。我們也許倒可以這麼說,幸福的靈魂各個相似,不幸的靈魂各個不同。就像基督教早期對靈境之地的描述那樣,靈魂安靜地躺平,等待末日神判的到來。相信作者也會認可,因為他也認為,「我們生活在一種高級的幽冥多元主義中」。(302頁)

《華北考古記·第二卷·武梁祠卷》

【法】埃瑪紐埃爾-愛德華·沙畹/著 袁俊生/譯,中國畫報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推薦人:韓少華

推薦語:

沙畹的《華北考古記》是其1907年實地考察的成果。這部書沒什麼抒情文字,乃一部科學考察與測量的工作記錄而已。而其可貴之處也正在於這種細緻如實的文字與圖片記錄,以及對於中國古蹟的這種工作方法之運用。

以下摘錄一段,來自《華北考古記·第二卷·武梁祠卷》的第二節「考古學家的研究成果」:「1907年,我再次去嘉祥縣參觀。7月4日,我們離開縣城,前往焦城村,我對那裡的碑銘做了拓片,將其編為圖149、圖150、圖151號,收錄到我的圖譜集裡。我們在一個名為紙房的地方過了一夜。第二天,7月5日,我們又特意繞道前往東北方向的劉家村參觀,我給那裡的畫像石作了拓片,並將其編成圖148號,納入圖譜集裡。接著我們又朝南走,大約在上午11點的時候,到達虎頭山村,從那裡再往南走上一刻鐘,就能來到紫雲山腳下。不過,虎頭山村沒有合適的客棧,容納不下我們的四輛馬車,於是我們就往東走,在土山集村落下腳來。7月5日下午和7月6日上午,我又把在十六年前看過的武梁祠石刻畫仔細研究了一遍,不過7月5日那天,天公不作美,上午一直在下雨,而且雨下得特別大,但我還是對兩座石闕做了完整的拓片,在文物市場上看到的拓片僅展現石闕的一面。此外,在西闕前不遠處,我看到一塊畫像石上三面都鐫刻著圖像,於是便把圖像拓制了下來……在此地有系統地組織考古發掘也許還會有新的發現,而此地已為中國藝術史提供了如此重要的文獻,其他類型的雕塑也非常值得去清理、發掘。希望中國政府能了解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並採取有效措施保存好古代的瑰寶,別讓那些貪婪的文物販子把文物盜走,偷運到世界各地去。」

《母乳主義:母乳餵養的興起和被忽視的女性選擇》

【加】考特妮·瓊格/著 張英傑/譯,廣東人民出版社·萬有引力,2022年6月版

這本書講述的與提到的一些問題,是我正在經歷的生活和一些或多或少的疑惑。

首章引言的結尾,作者先擺明了自己的態度:「我並不反對母乳,我反對的是母乳綁架。我反對用某個特權群體餵養嬰兒的特定方法作為標杆,去衡量沒有條件哺乳或者不想哺乳的那些人。我反對從醫學文獻中斷章取義,以證明某個公共衛生問題的合理性。我反對用這個公共衛生問題來強迫女性哺乳、懲罰那些不哺乳的女性。我還反對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以期女性遵守母乳餵養這項道德義務——這意味著她們需要在上班期間吸奶。我還警惕這樣一種現象:悄然之間,母乳餵養實際上已被重新定義為人乳消費,母乳變成了在公開市場上經常出售且備受追捧的商品。另外,讓我深感擔憂的是,一些哺乳倡議把母乳餵養視為目的而非手段,忽略了廣大母親與孩子的需求、利益,甚至是生命。」作為一個哺乳期媽媽,我比較幸運,除了睡眠碎片化,幾乎沒怎麼經歷哺乳之痛。但從孕期開始接觸醫院的宣教課程和一些媽媽群組裡的討論,可以感受到「母乳主義」的力量和一些痛苦的掙扎,因此,看見「被忽視的女性選擇」是必要的。

如作者所言,「本書旨在於通過採訪醫生、政策制定者、哺乳倡導者、國際母乳會、WIC受益者、母親,弄清楚美國的母乳餵養政策與政治的具體情況,探究我們走到這一步的歷程」。通過作者的考察,讀者可以更加明確地意識到,倡導母乳餵養的歷史並不長。這個故事開始於1956年,7位信仰天主教的家庭主婦創立了國際母乳會,倡導母乳餵養,而在當時的美國,配方奶餵養被認為是一種現代而新穎的餵養方式,甚至還很高級,能定時定量的一種「科學餵養」,而且是富裕家庭的母親才能有的選擇。如今,正相反,「母乳餵養在中上層階級中最普遍,而工薪階層母親和貧窮母親大都使用配方奶——她們往往因此受到批評,有時還會受到懲罰」。那麼,最初的這7位家庭主婦是如何贏得了社會共識的呢?作者在書中提到,「有歷史學者認為,國際母乳會之所以大受歡迎,是因為它接受了許多激發女權運動復甦的原則」,它「似乎和現代女權主義大致站在了同一陣營」。微妙的地方就在這個「似乎」,國際母乳會與女權主義的聯盟並不牢靠。比如,創立國際母乳會的7位媽媽,她們總共生了56個孩子,她們經歷過哺乳之痛嗎?再如,近期備受關注的墮胎問題,在1970年代也令國際母乳會內部因意見分歧而四分五裂。又如,書中簡單提到的「親密育兒法」,有倡導者,也有抵制的聲音。所以,不管什麼主義,一種意見成為共識,其背後的推力不是單方面的。至於個人如何選擇,我想在了解其來路之後,有選擇的自由,那麼,隨心就好。

《偶然的創造》

【意】埃萊娜·費蘭特/著 陳英、鄒穎迪、陳楊琪/譯,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九久讀書人,2022年4月版

推薦人:方曉燕

推薦語:

《偶然的創造》是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埃萊娜·費蘭特在《衛報》上一整年的專欄文章結集,作者自陳:「我之前從沒處於這種必須寫作的境地,需要在限定的篇幅內,圍繞著一個主題,而且都是圍繞那些耐心的編輯為我選擇的主題來寫。」雖說被規定的緊迫性寫作對她「衝擊很大」,但這批命題千字文卻簡淨誠懇,有趣,又見性情。所寫的話題看似零散,卻都可以在寫作的語境下來理解。比如關於標點符號,費蘭特覺得「省略號看起來讓人很舒服」,「像露出水面的石頭」,她曾經很愛用,可如今,她卻覺得「省略號是一種賣弄風情」,是一種取巧(《省略》);而「所有標點符號中,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感嘆號」,「有一次我一連看到五個連續的感嘆號。有時我覺得它們不是情感豐沛的標誌,而是對書面交流缺乏信心」(《感嘆》)。而當論及寫作本身,費蘭特更有一種精確和醇厚——「作品的可信度離不開我的想像力」(《虛構與真實》),我們「需要通過虛構的故事,讓人們不帶濾鏡地看清人的處境」(《挖掘》),「寫作不斷提醒我們,它是一種工具,通過這個工具,我們可以獲取我們容納不了的東西」(《必要的寫作》)。費蘭特認為,「不存在可以與過去撇清關係、一刀兩斷」、「分水嶺一樣的作品」,「文學的創新就是每個作家,在席捲著他的傳統泥潭裡自處的方式」(《文學創新》)。

而一個好的小說家勾勒人與人的關係同樣只需要三言兩語,作為母親寫女兒,她說:「就像發生在我和我母親身上的事,即使她們身上有我的影子,她們也不怕做自己。」(《女兒》)而反身寫母親時,她說:「我和母親和解,那是因為我發現,那些過錯——我認為的過錯,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我成長的一部分,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以至於讓我覺得那是一種虛構,是我誇大其詞。」(《母親》)作家還狡黠地借用了一個她「很喜歡的年輕人」的話論及了男女相處:「和男人打交道總是很難,我不得不學會把握尺度。通過自我控制,讓自己不要過於漂亮、過於聰明、過於好強、過於刻薄、過於痴情、過於急切、過於獨立、過於慷慨、過於霸道或過於客氣」(《討厭的女人》)——似乎作家並不像討厭感嘆號一樣討厭排比。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劉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