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閱讀教育升溫,繪本館能否破解經營困境?

鯨媒體 發佈 2022-07-18T13:30:09.743045+00:00

導語隨著家長對親子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親子閱讀需求持續升溫。無論是在家庭場景中還是前往專門的閱讀機構,閱讀成為越來越多家長陪伴孩子度過課餘時間的方式。與此同時,許多家長對孩子讀物的選擇也愈加費心,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繪本受到眾多家長和孩子青睞。

導語

隨著家長對親子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親子閱讀需求持續升溫。無論是在家庭場景中還是前往專門的閱讀機構,閱讀成為越來越多家長陪伴孩子度過課餘時間的方式。與此同時,許多家長對孩子讀物的選擇也愈加費心,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繪本受到眾多家長和孩子青睞。繪本閱讀逐漸成為孩子認識世界、連接世界的重要方式,繪本館的市場潛力如何?

一、啟蒙閱讀受重視,繪本館數量快速增加

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2022年5月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顯示,從二級細分類零售碼洋比重來看,受618大促及大眾類圖書回暖影響,少兒、文學類同比上升明顯,分別上升了6.72和2.32個百分點。

事實上,少兒圖書市場在近20年來總體處於增長狀態,2016年之後更是成為圖書市場最大的板塊。而隨著越來越多80、90後成為父母,其對孩子的閱讀啟蒙更加重視,在圖書的選擇上也更加多元。

開卷信息資料顯示,2012年之後,在少兒圖書零售板塊中,少兒繪本和少兒科普百科比重逐漸增大,尤其是在2012年至2018年之間少兒繪本增幅非常明顯,之後基本呈現穩定趨勢。從其發布的各月零售榜單來看,許多繪本都曾入圍月度少兒類圖書銷量榜前30名。

雖然繪本逐漸被越來越多家長用作叫醒孩子閱讀興趣、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載體,但因為大多家長對繪本的接觸和了解並不多,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繪本、如何把繪本讀得更生動有趣成為擺在其面前的兩大難題。於是,繪本館的存在便顯得十分必要。

2005年蒲蒲蘭繪本館在北京創辦以來,國內湧現出一批繪本館。尤其近幾年,校內學習、考試對孩子閱讀能力要求進一步提升,無論是教育界還是家長都更加意識到分級閱讀的重要性。從啟蒙階段開始抓孩子的閱讀成為更多人的共識,繪本館數量也因此快速增加。

在企查查官網以「繪本館」為關鍵詞進行檢索,顯示有近3600家存續/在業企業,其中有近3000家成立於近5年內。而除了傳統線下繪本館外,繪本平台也在擁抱線上,出現了一批線上繪本租賃、數字繪本平台。

「雙減」的要求下,學科培訓受到嚴格壓減,但是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卻再次得到重申。「雙減」意見中提到,科學利用課餘時間,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後,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今年新推出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也明確了對各個學段學生的閱讀與鑑賞要求。其中針對第一學段(1-2年級)的學生提出,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在此背景下,繪本館又迎來一波新增高峰。企查查數據顯示,當前存續/在業的繪本館中有近1000家於近一年內成立。

二、經營模式尚待完善,繪本館盈利存挑戰

少兒閱讀整體向好的形勢下,國內繪本市場看似顯現出強大的發展動力,不過,事實上,繪本館的經營尚面臨諸多挑戰。

由於繪本對油墨、紙張要求較高,加之當前國內大量繪本是從國外引進,導致繪本相較於其它許多兒童讀物定價更高。價格成為限制部分家長持續購買繪本的一大因素。因此,有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其中的機會,生產製造了大量山寨、盜版繪本,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售賣。據了解,許多正版定價上百元的繪本,盜版價格往往在幾元至十幾元間,這樣的價格誘惑也讓一些家長難以抵擋,導致盜版繪本泛濫橫行,破壞了行業的正常秩序。

經營繪本館多年的張彥(化名)透露,「不少家長在兒童圖書的選擇上比較盲目,不太會考慮到盜版的粗製濫造對孩子的傷害,以及盜版橫行對市場的傷害。我其實很希望家長選擇正版圖書,所以在售賣時儘量給到家長底價,減少他們去淘盜版的機率。」

盜版繪本猖獗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繪本館的銷售業務。為了拓寬客源、增加營收,繪本館不得不在經營上更費心思,其中借閱卡是其最普遍的一項業務。對大部分家庭而言,許多繪本在孩子讀過一兩次之後就會被束之高閣,後續再讀的概率很低,大量購買繪本對其而言並不是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因此,辦理借閱卡成為更有效滿足孩子對繪本需求的一種方式。但是,由於借閱卡的時間通常是半年、一年甚至更久,對繪本館而言,若營收過度依賴這一業務就需要不斷拓新,長此以往難度過大。

為了更好地發掘用戶價值,開課成為繪本館越來越普遍的業務。據張彥介紹,其經營的繪本館除了售賣和借閱繪本外,還開設了繪本精讀、兒童戲劇、繪本創意表達、兒童手工等課程。她提到,「賣書只占收入的很少一部分,主要收入來源還是辦借閱卡和上課。」 而為了能夠穩定增加客源,許多繪本館不得不通過進校,以及和社區、培訓機構合作的方式來打開市場。

探索更多開源方式成為繪本館持續生存的關鍵,但培育家長的認知、幫家長和孩子走出「閱讀焦慮」則更考驗繪本行業從業者的耐心。張彥表示,「現在家長整體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能夠靜下來陪孩子閱讀並且長期堅持閱讀習慣的並不多。繪本閱讀是一個慢過程,但有不少家長還是期待立竿見影的效果,希望孩子在繪本館閱讀、學習後能夠有看得見的成果產出。」在這個快與慢的矛盾中,也有不少繪本館熬不下去。企查查數據顯示,近5年內有超過800家繪本館註銷。

改善繪本館困境依舊長路漫漫,但是,「雙減」之下,隨著更多曾經實現了規模化經營的教培機構開始試水閱讀教育、試水繪本館業務,或將給繪本市場注入一些新的活力。譬如,部分原教培機構正在大力推進的智能繪本館或能通過科技賦能,為用戶提供更高效且個性化的閱讀指導與服務,以提升對家長和孩子的吸引力。

整體而言,繪本館在國內的發展時間尚短,大量機構仍在試錯中前行。但不可否認,國內繪本市場尚有廣闊的空間待挖掘。若要在其中分得一塊可觀的蛋糕,不僅考驗從業者的專業知識和服務能力,也給繪本館的業務創新以及智能化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