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李滄區印江路南端2.5萬平方米違法建築拆除現場

青島晚報 發佈 2022-07-20T08:18:12.554571+00:00

在吊車的協助下,工人正在逐漸拆除罐體外圍的鋼結構。劉卓毅攝  8個10多米高的罐體矗立在空地上,在拆違過程中如何把它們移走,考驗著施工人員——7月18日上午,記者探訪了李滄區印江路南端一處場院內的拆違現場,聽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講述啃下這處「硬骨頭」的全過程。


在吊車的協助下,工人正在逐漸拆除罐體外圍的鋼結構。劉卓毅攝

  8個10多米高的罐體矗立在空地上,在拆違過程中如何把它們移走,考驗著施工人員——7月18日上午,記者探訪了李滄區印江路南端一處場院內的拆違現場,聽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講述啃下這處「硬骨頭」的全過程。

  混凝土攪拌站搬家,吊車進場拆違

  當天上午,記者在印江路看見,李滄區興城路街道辦事處會同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正在組織拆除一處場院內的違法建築。在場院的東側和北側,工人們正在拆除兩處占地數千平方米、10多米高的鋼結構大棚,部分棚頂已經被拆下,被吊車吊到地面。

  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興城路中隊中隊長彭東軍告訴記者,這處場院屬於一家大型企業,企業搬遷後,場院被租賃出去,幾家企業在此攪拌混凝土或者儲存建材。根據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的相關要求,攪拌混凝土時,不能讓飛揚的塵土污染周邊環境,這些企業在混凝土攪拌區域搭起了大棚阻擋。

  大棚雖然擋住了塵土飛揚,卻沒有任何規劃審批手續——今年以來,我市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李滄區要求加快推進青鋼片區、鹼廠片區等產城融合項目,完善公共服務和市政基礎設施,打造老工業區「騰籠換鳥」的典範。大棚所屬企業所在的這片場院,就位於鹼廠片區內。興城路街道、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多次上門勸說,相關部門也在設法幫企業解決新址搬遷等實際困難,最終得到了企業的配合與支持。

  7月初,企業開始自行拆除大棚等違法建築。

  8個大罐咋拆?先拆外圍再分割拆除

  「這裡的拆違,已經到了攻堅階段。」一名執法隊員告訴記者,除了大棚,場院內還有八個立著的混凝土罐,要將它們拆除,是「高溫、高空、高危」工作——記者注意到,這八個緊挨著的罐體有10米多,直徑兩米多,立在場院南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若要拆除罐體,必須用吊車將其固定,將外立面的鋼結構拆掉,再將罐體分離,施工難度較大;除此之外,夏季經常降雨,即使是晴天,氣溫也非常高,為了避免工人們高溫暴曬中暑,只能凌晨5時30分上崗,10時30分就得休息。「吊車把罐體吊到地面之後,我們還得把它們割開再運走。」施工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這一片區的違建拆除涉及2.5萬平方米,已經進行了兩周。預計到9月份,能完成全部拆違工作。違法建築拆除後,原有土地將被作為國有土地儲備,進行統一規劃和開發。

  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助力城市更新

  記者從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了解到,鹼廠片區的違法建築正在被拆除的同時,青鋼片區的拆違行動也在不斷推進。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樓山中隊在之前的巡查時了解到,瑞金路附近有一處違法建築。這處違法建築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原屬於一家社區的集體企業,後來被改建成物流園,現在成了廠房和倉庫。「我們從上周五開始拆除,預計今天能全部清理。」樓山中隊中隊長姜寧告訴記者,目前已拆除3200平方米違法建築,本周三前將拆除剩下的3000平方米。土地平整後,將由相關部門統一規劃和開發。

  今年2月,李滄區第七次黨代會提出,要以低效產業用地為重點,不斷挖掘城市發展潛力,促進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李滄區把違建治理視為清除城市治理亂象、推進城市更新的關鍵環節,當成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的重要保障。李滄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表示,要通過拆違治亂,助推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步伐。執法人員將著力解決好征遷過程中發現的私搭亂建、私自占用場地的行為,有針對性地部署開展相關工作。(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劉卓毅 實習生 張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