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多年前茶陵就存在稻作文化

株洲牛八大叔 發佈 2022-07-20T10:09:24.827180+00:00

#真知新坐標#茶陵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稻作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1981年,一位縣幹部路過茶陵縣堯水鄉艾里村濕地里發現許多外形像稻禾、當地人稱為野生稻的草。1983年,經南方13省水稻專家鑑定為「茶陵野生稻」。

茶陵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稻作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

1981年,一位縣幹部路過茶陵縣堯水鄉艾里村濕地里發現許多外形像稻禾、當地人稱為野生稻的草。

1983年,經南方13省水稻專家鑑定為「茶陵野生稻」。加上1986年和1996年在茶陵縣獨嶺坳(棗市鎮虎形村)發掘的大溪文化遺址,證實了茶陵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稻作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從大溪文化約600平方米遺址中遺村的碳化稻粒考古發現,早在約7000年以前,茶陵的先民已經人工栽培水稻。

茶陵野生稻分布的沼澤地(當地人稱「湖裡」)位於北緯26。50』,東經113。40』,海拔150米,長555米,寬394米,計21.86公頃。這片沼澤地四周是低丘環護,一條溪流自東側流入沼澤,經南側一溶洞排出,使之水深一般保持在0.5-1米之間。沼澤地土層是多年積沉腐爛的草炭土。這些為野生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

野生稻的存在,有可能使先民從中受到啟發,進而模仿自然,進行稻的人工栽培。而茶陵獨嶺坳大溪文化遺址中的稻穀粒遺存,則雄辯地證實,早在7000年以前,生活在茶陵的先民已經進行人工栽培水稻,開創了茶陵乃至更寬地域的稻作文化先河。

獨嶺坳大溪文化遺址位於茶陵棗市鎮虎形村,面積約600平方米。於1986年在全縣文物普查中發現。1993、1995年先後進行了兩次大的發掘盤。在第一期文化層中,發現了陶罐裝的稻粒,並發現了大量石制工具和動物骨骼。充分反映了當地的經濟狀況,展現了從狩獵文化向農耕文化過渡時期的軌跡,留下了稻作文化起源的痕跡。

考古人員發現的稻穀,是在屋基處的陶罐中,先民用陶罐貯藏的稻穀或是待後食用,或是留作種子,這都說明了當時水稻栽培技術已有了較高水平。如果是採取的野生稻,不可能剩餘貯藏。

茶陵是炎帝神農氏主要活動的地方,其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制耒耜,教民種五穀」。而炎帝神農氏是距今6000多年的一個氏族首領,比茶陵的稻作起源時期至少晚了約1000年,兩者之間似乎有矛盾。其實並不矛盾,第一,「五穀」包括稻、黍、稷、麥、菽,在茶陵「教民種五穀」,不一定是教民種稻;第二,「教民種五穀」不能狹隘地理解為教民第一次種五穀,也可以是教老百姓怎樣種好五穀,即傳授種五穀的先進技術;第三,「制耒耜」即發明新的生產工具。改進生產工具也是「教民種五穀」的重要內容。正因為茶陵在炎帝神農氏時間前1000多年就有稻作歷史,有較好的稻作基礎,炎帝才有改進生產工具、傳播較先進稻作技術的基礎。

茶陵的有關民俗也與稻作文化有關。如「嘗新米先賞狗」,其內涵就是報答狗從天庭偷來稻種,反映了稻種起源傳說。還有「立春送火把」。這天凌晨,家家戶戶由一家之長點燃火把送到自家田裡。佃農也爭先恐後往佃耕的田裡送火把。送了火把的田則表示有人耕種,且會豐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