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菜也是糧

河南經濟論壇編輯部 發佈 2022-07-20T23:57:10.049529+00:00

蒸菜也是糧 王算德花草樹木經過一個冬季的漫長孕育,春暖花開時節其豐富的營養物質便充分積聚到其根莖枝葉和花蕾之中,生機勃發。此時採摘食用,不僅只是味覺的享受,更是集自然精華大補元氣的良機。

蒸菜也是糧

王算德

花草樹木經過一個冬季的漫長孕育,春暖花開時節其豐富的營養物質便充分積聚到其根莖枝葉和花蕾之中,生機勃發。此時採摘食用,不僅只是味覺的享受,更是集自然精華大補元氣的良機。

  五月花開時節,小王莊人家的房前屋後、道路溝旁、荒地宅基、老寨牆上,都自然地生長著一棵一棵的洋槐樹,槐樹上那一簇簇一串串淺綠嫩白的槐花綴滿枝頭,低的地方,人們站在椅子上都能捋到;捋下的槐花,經過清洗,淋水,拌上面,就可以上鍋蒸了。

  小時候,農村普遍很窮,鄉親們過的都是「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隔不了幾天母親就要蒸上一鍋蒸菜。

  做蒸菜的料,四季都有。陽春三月,雪融化,春萌動,百草新綠,垂柳發芽,這時,母親就招呼大家,從麥地、菜園、路邊、溝旁挖來薺菜、馬食菜,掐來蒿尖、掃術苗,從樹上捋來榆錢兒、洋槐花、枸棒槌,拿回家做蒸菜。

  麥前不起蒜,地里散一片。有一年麥收前,母親讓我把生產隊分的一筐大蒜的蒜衣子(青葉)掐下來,洗過,切短,拌上好面、紅薯面、苞谷面,用筷子攪勻,攤到饃篳子上蒸。大火燒時,鍋蓋上雲霧繚繞,看到盤旋的煙霧變白變輕集中到鍋蓋中間旋轉著上升時,蒸菜就蒸熟了。這時要趕快出鍋,散掉熱氣,待蒸菜半涼時鏟到盆里,澆上蒜汁攪拌,就可以享用了。

  及時出鍋的蒸菜,鬆散,筋道,如果蒸過了,蒸菜塌了架,口感就差些。

  曾經,在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年月,地方幹部為顯示政績謊報畝產,交罷公糧留下種子糧,所剩口糧很少,老百姓全年只有依靠雜糧、吃「三紅飯」艱難度日;吃食堂時,又恰遇三年自然災害,原本一天三頓的飯改為一天兩頓,後來一天只能吃上一頓,到最後吃了上頓沒不頓,更別說吃菜吃鹽吃油了。做飯沒柴燒,柴草、麩皮、穀皮都餵了耕地的牲口,時間長了人們已經沒有吃糧食的想法了,只想著能有點東西吃活著就行,甚至吃一些牲口都不吃的東西來充飢,花生皮確碎配上糠麩青草做成的食物吃。聽母親說,吃食堂時生產隊不讓社員生火,鍋碗瓢盆都收到集體食堂了,人們用瓦盆當鍋偷偷在後半夜生火,將柳葉、枸樹葉和上糠麩蒸蒸吃、紅薯碼子曬乾確確和上麩子炕一下也能吃;父親說,咱家院裡的枸樹葉,門上你瞎三伯(王富臣)一直捋到割麥天。樹葉捋完了,樹皮剝光了,草根鏟淨了,該吃的、保命的東西,人們都想到了,也都試著吃了。眼前的一村一莊,樹無皮,枝無葉,凡是能進口的東西人們都試著吃了,有人因吃雜草而中毒,喝樹皮煮的湯口苦之外還得忍受肚脹腹泄之苦。

  村民吃糠麩吃雜草蒸菜純粹是為了保命,不吃就得餓著,不少人沒啥吃都餓死了。啥叫幸福?這時候吃飯時間嘴有點東西嚼著就是幸福!父親說,因為長期飢餓人們都得了浮腫病,嘴裡多少灌點兒稀湯的,都活過來了,沒喝住的都餓死了。長期吃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活過來的人,很多落下終身治不好的胃病根兒。

  這個時期的蒸菜,不就是活脫脫的主糧麼?!試想,如果有大魚大肉大米白面誰願意天天頓頓去吃那些苦澀難咽的「雜糧」呢?!

  夏天做蒸菜的食料有莧菜、馬食菜、芹菜葉、茼蒿、豆角。穀雨過後,地里、路邊、村里房前屋後不經意間長出許多野莧菜;馬食菜根粗、葉厚、脆嫩、多汁,葉片光亮,紫中透紅,飽含營養,當菜吃可以;入藥可以來清熱解毒、消炎明目,掐上一把,沉甸甸的,拿回家一洗拌上面,就可以做一頓蒸菜了;芹菜,跟馬食菜一樣,也是藥膳同食,芹菜葉可以做蒸菜吃,入藥可以清熱、補鈣、降血壓、預防浮腫;茼蒿菜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胺基酸和多種營養物質,其中所含的大量膳食纖維,能加快腸胃蠕動,促進身體內的毒素排出;茼蒿中的多種微量元素和活性成分,可以增強心臟收縮,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過去,怪病、富貴病少,那都是因為人們吃蒸菜提前給預防了。

  初秋以後可以用紅薯葉、蘿蔔纓做蒸菜。紅薯適應性極強,當年小王莊西坡地里一片連著一片,紅薯秧葉片厚實、芽尖翠嫩、津液飽滿,人們收工時順手掐一把紅薯葉,晌午丟麵條鍋當菜葉,也可以焯一下,調成涼菜,也可以做成蒸菜吃。當年主糧很少,紅薯因為產量高,種的面積就大,「三紅飯」歷史性地承擔起了維持農民生活的重任。門上人說,遂合二叔一身紅薯膘,就是那時紅薯的功勞。但是,紅薯吃多了,胃酸,經常吃是很傷胃的。

  記得有一年的中午,家人都端著紅薯葉蒸菜碗,去村里參加批鬥分子的憶苦思甜會議,人們在村中間空地上圍了一個圈,圍在圈內的是方桌、長凳、長凳上坐著的公社幹部,大隊支書趙××講著話,被批鬥的人站在凳子上,大隊民兵連長范×斌猛的把凳子撞倒,上面站著的人猝不及防摔倒地上,站都站不起來。

  不記得用白蘿蔔纓做蒸菜。只記得深秋里收穫蘿蔔時,切下的蘿蔔纓,鍋里榨過,在麥場裡曬乾,用報紙或是藕葉包起來;伏天剔下的胡蘿蔔苗,以及到收穫時切下的胡蘿蔔纓,都是很好的蒸菜料。用胡蘿蔔苗做出來的蒸菜,散松清香,筋骨硬朗,口感極佳,給肉都不換!

  所謂蒜汁,就是把兩三片黃姜、四五瓣大蒜和一調羹鹽放在擂臼里確成糊狀,挖到碗裡,點上香油,加水攪勻,澆在蒸好的蒸菜上面,在那個一年吃不上兩回肉的年代,能吃上這樣一頓蒸菜,實在是一種味覺享受!

  現在人們愛吃蒸菜,一是因為它是時令菜,新鮮、自然、清香、原汁原味,撒一把兒韭菜段,淋上蒜汁、香油,色香味俱佳,食慾倍增;二是因為它耐飢,吃碗蒸菜,實實在在,肚裡有貨,幹活有勁,不吃饃半天不嫌餓;三是蒸菜料普普通通,隨處可採,做法簡單,不費事,只要想吃,隨時能做;四是綠色、有機、健康、營養,蒸菜比炒菜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原始營養與天然之鮮。

  歲月匆匆,時光如梭。生活困難時期,蒸菜是的一素到底,而今宴席之上的蒸菜,素之外,還有葷的、純肉的、有葷素搭配的,花樣翻新,種類繁多,蒸菜已不僅僅是物資匱乏年代上一代人不得已而吃的果腹之物了,現在的大雅之堂,上至國宴下至普通百姓餐桌,都不缺它的身影。

  當今社會,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人們吃蒸菜的目的也早已從當初「保命」、「活下去」的最低級生活狀態提升到了綠色、營養、健康、長壽的檔次上了。

  這正是——

  莫論是菜還是糧,

  苦難歲月度饑荒,

  葷素搭配全營養,

  藥膳同食更健康!

  天涯海角遍地長,

  微風吹過滿屋香,

  人民安樂國運昌,

  蒸菜一樣綻芬芳!

  後續。二哥王宗德在「我愛我家 耕讀傳家」微信群里說:整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不要說蒸菜了,啥野菜下來,就吃啥。春天,榆錢、洋槐花、構棒槌;夏天,紅薯葉、蘿蔔纓,看誰家的芝麻葉包多;秋天,打了霜,還要摘些紅薯梗醃上。想想那年月,吃頓蒸菜等於改善生活了。當年,歪子公社包隊幹部馬傳豪,派飯,輪到咱們家,媽給他蒸洋槐花,他連說好吃好吃。六七十年代,艱苦的歲月,有菜就是糧,有糧心不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