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時要不要立刻抱?兩個轟動世界的育兒實驗給你答案

老嶽講感統教育 發佈 2022-07-21T05:51:09.541336+00:00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寶寶哭鬧,家長要不要立刻就去抱、去安撫?有些家長認為,不能抱,抱了容易把寶寶慣壞,家長也更勞累。那麼從兒童生長發育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科學嗎?跟著老岳先來看兩個實驗。「抱與不抱」有哪些差別?

寶寶哭鬧,家長要不要立刻就去抱、去安撫?

有些家長認為,不能抱,抱了容易把寶寶慣壞,家長也更勞累。

那麼從兒童生長發育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科學嗎?跟著老岳先來看兩個實驗。

「抱與不抱」有哪些差別?

二戰時期,美國風靡一種育兒方法,叫做「哭聲免疫法」。

提出者約翰·華生認為:

孩子對愛的需求,源於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所以母親只需要給寶寶提供足夠食物就可以了。

基於此,孩子在吃飽的情況下,即使哭鬧也可以不抱,等到不哭了再抱。

久而久之,就能養成一個安靜又獨立的「乖」寶寶。

方法雖然很冷漠,但因為能幫助家長更省時省力教養孩子,所以在當時被人們廣為追捧。

那麼,結果怎樣呢?

很遺憾,和他們的預想大相逕庭!在哭聲免疫法訓練下長大的孩子,多數沒有安全感,且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分裂甚至精神分裂。

而約翰·華生的大兒子最終也自殺身亡,女兒多次自殺,小兒子四處流浪,靠施捨生活。

「愛,源於接觸,而非食物」

愛,真的只需要食物嗎?

在40多年後,威斯康星大學的哈利哈洛博士,又進行了一項經典實驗——代理母猴實驗。

實驗內容是將一些剛出生的恆河猴和母親分離,放進籠子。籠子外,給猴子準備了兩個假的媽媽。

一個媽媽是用鐵絲做成的,可以不斷提供奶水;而另一個,則用絨布包裹成猴子的樣子,不能提供奶水,但是很柔軟。

所有參與實驗的小猴,除了在餓的時候會去鐵絲媽媽那兒吃奶,其餘時間都更願意待在絨布媽媽身邊。

根據這個實驗,哈洛得出了他的結論:愛,源於接觸,而非食物!接觸所帶來的安全感,是母愛最重要的元素。

由此,推翻了華生的觀點。但是,那些被哭聲免疫法所影響的孩子,卻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

試想一下,孩子在剛出生沒多久時,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陌生的。

當你故意延遲三分鐘或者五分鐘再去安撫孩子,那麼這幾分鐘內,恐懼就會在孩子心中無限放大,讓他變得缺乏安全感。

所以,一歲前孩子哭鬧,家長一定要立刻安撫!不用擔心會寵壞孩子!

早期觸覺接觸對孩子的重要性

華生的實驗之所以會失敗,其中一項根本原因是他忽略了早期觸覺接觸,尤其是母嬰接觸對孩子的重要性。

早期觸覺刺激,是新生嬰兒穩定情緒和心理發展的最主要來源之一。

舉個例子:

一個嬰兒突然聽到了一個聲音被驚嚇到,他遇到了壓力源,釋放皮質醇,皮質醇讓他產生戰鬥、逃跑反應,但是這個時候母親發現他有些被驚嚇到了,進行擁抱、輕拍、撫摸等動作。

這些動作讓嬰兒和母體之間產生了連接,通過觸覺得到了一個安撫的反應,很快皮質醇就會停止釋放了,嬰兒也會恢復平靜正常狀態。

過一段時間嬰兒又受到了驚嚇,開始要戰鬥或者逃跑,母親又開始擁抱、撫摸,幫助他釋放壓力,恢復平靜。

就這樣反覆出現壓力源,反覆出現壓力反應,母親反覆幫他進行擁抱、撫觸, 慢慢地嬰兒就把這種驚嚇變得正常化。習慣接受了,就不再作出更為強烈的逃跑,攻擊行為。

如果兒童受到驚嚇的時候,沒有母親的擁抱安撫,最後的結果可能是他會產生過度反應,每次聽到聲音都會出現很大的反應。

可以說,舒適,安全的,適當的觸覺刺激,尤其是母嬰之間的觸覺接觸,能夠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建立依附關係,形成安全感,這些都是日後發展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

當你發現有些孩子不願意和其他人交往,到了陌生環境適應特別慢,其實就是嬰兒時期沒有從照顧者那裡獲得足夠的觸覺刺激,等長大出現安全感不足的表現。

孩子沒有安全感,就沒有膽量和自信心,就不敢去探索,也就無法習得新的能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深受其害。其實養孩子有很多方法,不會可以學,但請千萬不要不近人情,刻意迴避!

關注老岳,一起用感統科學育兒!

-THE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