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測!不到1分鐘,在成都路邊打到無人駕駛汽車

紅星新聞 發佈 2022-07-24T05:16:27.654249+00:00

22日上午9點起,「蘿蔔快跑」宣布在成都開啟示範運營。此次示範區域為新川創新科技園,涉及10平方公里範圍,共設置20個上下車點位。

自動駕駛技術在成都加速落地。

22日上午9點起,「蘿蔔快跑」宣布在成都開啟示範運營。此次示範區域為新川創新科技園,涉及10平方公里範圍,共設置20個上下車點位。

「目前所有車輛均免費使用。」百度智能交通四川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初期將投入8輛自動駕駛車,運行時間從9:00持續至17:00。

自動駕駛測試車輛

親測:最多搭載3人,上下車點位「很固定」

紅星新聞記者的首次體驗,定位在AI創新中心B區站點。這裡背靠新川創新科技園AI創新中心,裡面有不少科技公司,一些年輕人已經注意到路上行駛的無人駕駛車。

打車流程很簡單:通過蘿蔔快跑APP、小程序,或是直接進入百度地圖自動駕駛打車入口即可一鍵叫車。

不過,上下車點位並非隨機,而是後台設置的20個上下車點位。上述負責人介紹,初期站點主要輻射商業區、住宅區、科技園區、大運會體育館,後期還將根據運行情況動態調整,旨在滿足區域內用戶職住通勤和短途接駁使用。

下單後不到20秒,系統就將訂單「派」給了一輛白色紅旗新能源車。大約5分鐘後,一輛貼著自動駕駛測試標誌的車輛緩緩停在了地圖標示的上車點,但記者此時距離車輛仍有約30多米距離,車輛並未像其他網約車、計程車一樣自動行駛至乘客身邊停車。

無人駕駛車輛

「自動駕駛車輛均按照後台設定執行,只會行駛到設定的上下車點位停車,其它區域暫時無法進行上下客停車操作。」上述負責人表示,之後會根據片區居民的乘坐體驗、乘車習慣等,將點位進一步增加,加密部分區域點位設置,方便市民上下車。

進入車內,記者注意到,車輛前排座椅後方有兩塊平板電腦,乘客上車後首先需在平板中輸入手機尾號,點擊確認後車輛才會開啟行程。

無人駕駛車輛內部

行駛過程中,平板電腦還會實時顯示車載雷達檢測到的行人、車輛,以及行程距離、預計通行時間、地圖等信息。記者看到,車輛駕駛位還坐了一名安全員,難道不是無人駕駛?

「雖然駕駛位上乘坐有安全員,但其雙手並未掌控方向盤,車輛仍交由AI電腦自動駕駛。」上述負責人表示,根據今年6月成都市印發的《成都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實施細則(試行)》規定,道路測試、示範應用駕駛人應在車內始終監控車輛運行狀態及周圍環境,當發現車輛處於不適合自動駕駛的狀態或系統提示需要人工操作時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顯然,安全員是目前開展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必備人員。」

坐在前排的車輛安全員告訴記者,目前,市民乘坐無人駕駛計程車時,只能後排落坐,一輛車最多只能搭載3名乘客。

車輛起步後,安全員全程監控車輛,車輛通過AI智能自動完成變道、轉向、等紅綠燈、超車等操作。

「車輛遇到突發障礙物,緊急剎車,抱歉。」車輛行駛過程中,由於左側道路車輛侵入車道,車輛提前進行剎車,並進行語音播報。

記者注意到,整個行駛過程中,車輛全程按照道路標識限速行駛,行駛較為平穩,與人工駕駛並無區別。

有望探索商業化運營服務

記者了解到,這條示範線目前屬免費階段。

據悉,該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裝有1顆雷射雷達、2顆毫米波雷達、9個攝像頭以及1組超聲波雷達,井且前裝了定製版OBU(車載單元),能夠和智能網聯路側設備進行L4級車路協同感知駕駛。

同時,為保證乘客安全,車輛周身安裝的9個攝像頭,可實時監控車輛行駛狀態,車輛安全員同樣可以隨時掌控車輛,後台工作人員也會及時介入,避免危險發生。

無人駕駛車輛內部

在成都,自動駕駛正在跑步入場。

今年2月,成都市第一批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車輛行駛號牌正式發放,包括4輛純電動城市客車,8輛純電動轎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運營的8輛車即四川首批「上牌」的自動駕駛汽車,此前已經過4個多月的測試,8台小轎車的測試里程已超10萬公里。

3月,成都確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指定成都高新區、龍泉驛區約50公里公共道路作為成都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

百度智能交通四川業務部相關負責人透露,比起技術問題,當前自動駕駛更需要的是場景,「去驗證車輛在實際道路上自動駕駛的能力」。

比如,目前Apollo平台已具備在不同道路上自動駕駛的能力,包括主路、輔路、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等,但系統仍然需要不斷地進行深度學習、疊代更新。

「每個城市、甚至每個區的路況都有所不同。城市道路中,紅綠燈十字路口的路況十分複雜,包括紅綠燈的識別、不同車輛狀態的識別等等。」該負責人表示。

就在最近,北京正式開放國內首個無人化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60平方公里範圍內投入30輛主駕無人車輛,開展常態化收費服務。

不過,上述負責人也表示,即使各地區自動駕駛的政策推進進度不同,但長期不斷的測試依舊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未來,蘿蔔快跑將在成都持續擴增路線、推薦上車點和時段,進一步滿足用戶日常出行需求」。

成都市經信局表示,下一步,成都將以成都高新區、龍泉驛區為核心,在指定智能化改造的道路、區域加快推動開展智慧公交、自動駕駛計程車、專用無人作業車等場景下的示範應用試點,在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市民出行通勤效率,同時積極探索商業化運營服務。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恆 鄒悅 攝影報導

編輯 譚王雨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