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地安慶:「黃梅調」名稱的來源

歷史橫縱 發佈 2022-08-01T21:18:29.412942+00:00

黃梅戲全稱「安徽黃梅戲」,簡稱「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

(作者:項結權)

黃梅戲全稱「安徽黃梅戲」,簡稱「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黃梅戲曾用名黃梅調、懷腔、皖劇等。19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始定名為「黃梅戲」。

1961年《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黃梅戲》介紹:「古代的石牌(懷寧)是安徽省的一個水陸交通大鎮,向以魚米之鄉著稱。每當春種秋收之時,農民們慣唱懷調山歌來歌頌自己辛勤勞動的豐收。這種民間的、優美的、抒情的山歌小調,傳統地稱為「懷寧調』。

康熙十四年《安慶府志》藝文卷載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時任江淮行省參知政事的余闕(元末官吏,字廷心,一字天心,生於廬州。元統進士。授泗州同知,至正十二年,權淮西宣慰副使,守安慶。歷都元帥、江淮行省參知政事)為安慶城隍廟撰寫的《城隍廟碑記》載:「五月之望,里俗相傳以神生之日也,民無貧富男女,旄倪空巷閭出樂神。吹簫伐鼓,張百戲,游像輿於國中。」

在桐城,一種地方歌調「桐城歌」,它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一種韻文形式。明人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中指出:「嘉、隆間,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馮夢龍曾在《山歌》中辟有專卷「桐城時興歌」,謂之「鄉俚傳誦,婦孺皆知」,這些文獻足以證明桐城歌在明中葉就已興盛,並產生了較大影響。

明朝記載「桐城歌」的馮夢龍、沈德符和顧起元都與祖居安徽桐城藕山(今屬樅陽縣)的阮自華有交遊,因而「桐城歌」名播天下也是理所當然。而「懷寧調」也因為阮自華遷居安慶後,經過其度曲,而變成了「田野美歌謠」,在民間廣為傳唱。

阮自華(1562-1637),字堅之,號澹宇。自幼好「歌詩」,十八歲時與戲曲家屠龍、張鳳翼以及戲曲評論家潘之恆就有交集。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後遷居安慶,並在懷寧黃梅山置有別業。阮自華還創辦了「聲伎加班」,以崑曲、民歌、小調自娛。

阮自華精通音律、擅長度曲,其有詩句「懷曲不堪陳」。而且他還有「清曲度蓬萊」的經歷。也就是「不堪陳」的懷寧清曲「度」成讓人回味的「蓬萊仙曲」。

明萬曆三十五年,曲作家吳夢暘(明浙江歸安人,字允兆。好吟詩,善作曲)來懷寧黃梅山拜訪阮自華,阮自華家伎聲班演唱小調助興,吳夢暘在詩《集阮堅之宅》稱為所唱的「田野美歌謠」。

清初,阮氏家班解散後,黃梅山周邊農忙時節唱「田歌」的習俗卻保留下來。祖居懷寧黃梅山踏水橋人陳世鎔自小對此農耕風俗耳濡目染。他將此寫入了《懷寧縣誌》風俗志:「每當播種之時,主伯亞旅,一人發聲,眾耦齊和,長吟曼引,比興雜陳,因聲尋義,宛如竹枝,至治之象,溢於壟畝。」

清康熙年間著名文人大臣張英對安慶民歌、小調也情有獨鍾,他將民歌、小調稱為「插田歌」、「樵歌」,他的詩句中多次提到。

張英(1638年~1708年),字敦復,又字夢敦,號學圃,又號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選庶吉士。翰林院編修,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性情溫和,不圖虛名。任講筵官時,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無不言。康熙帝曾稱讚道:「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

康熙四十一年(1702)張英在告老還鄉的第一個梅雨季節,來到山中看到農民在雨中勞作,雖說大雨滂沱,淋濕了蓑衣,泥水淹沒了小腿,但他們還在唱著「插田歌」。於是,他寫了一首《山中觀農夫力田之苦》:

黃梅節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

雨濕短蓑泥沒骭,農人猶聽插田歌。

這首詩通俗易懂,寫出了農民辛勤勞作的心聲,一時間在民間廣為傳頌。同時,這首詩也巧妙的避開了阮大鋮等附庸在民歌、小調上的「卑污標籤」,使安慶的民歌、小調的別名----黃梅調,有了更貼近民間的詮釋:黃梅時節在田間地頭勞動時唱的民歌、小調,被稱為「黃梅調」。

張英與其子張廷玉被被民間稱之為「父子宰相」,其影響力自然超過了明末時期的阮氏家族,所以「黃梅調」來源於懷寧黃梅山的真實源流逐步被民間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說法:黃梅時節在田間、地頭勞動時間唱的民歌、小調的被稱為「黃梅調」。後來,「黃梅調」也就成為了安慶地區民歌、小調的代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