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做南半球一哥?盤點澳大利亞海軍,規模不斷擴大欲意何為?

魔樹魚 發佈 2022-08-05T04:16:52.799417+00:00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和戰後不斷地紛爭,截至2015年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常備兵役總規模1.4萬人,預備役兵力1萬人,下轄各式艦艇近50艘,總噸位近18萬噸。SSG 73 柯林斯 SSG 74 法恩科姆 SSG 75 沃勒。


皇家澳大利亞海軍(英語:Royal Australian Navy,艦艇前綴:Her Majesty's Australian Ship,HMAS)是澳大利亞國家武裝力量的海上分支,澳大利亞國防軍的海上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百年海軍之一,名義上向英國女王陛下和澳大利亞總督負責,實際上受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澳大利亞總理指揮。

皇家澳大利亞海軍的前身英國皇家海軍澳洲殖民地分艦隊組建於1909年,1911年7月10日英王喬治五世正式將該艦隊更名為「皇家澳大利亞海軍」(RAN),作為獨立的國家武裝力量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從這時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和戰後不斷地紛爭,截至2015年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常備兵役總規模1.4萬人,預備役兵力1萬人,下轄各式艦艇近50艘,總噸位近18萬噸。皇家澳大利亞海軍當前正致力於從傳統的海軍作戰方式向靈活性和多重任務能力方向轉變,以更好地服務於地區和全球安全利益以及和平時期國家戰略目標。

戰略投送艦/兩棲攻擊艦

坎培拉級 2艘

為在亞太地區扮演更為積極的防衛角色,澳大利亞海軍加緊更新主力戰艦。

在「2000兩棲作戰會議」上,澳大利亞海軍提出了「多用途輔助艦」(MRA)概念,是為此計劃的起始。2003年。國防部長羅伯特·希爾宣布,根據「國防項目計劃2048」(JP2048),將購買二艘新型多用途兩棲攻擊艦(LHD)。 兩艘船將被命名為「坎培拉」號和「阿德萊德」號。

法國阿馬里斯公司與西班牙納凡蒂亞公司為此展開角逐。與此同時,澳政府於2005年批准了這項20億澳元的預算。2006年5月3日,標書正式發布。由於西班牙納凡蒂亞公司的方案更適合澳大利亞,同時該公司還同時出售霍巴特級驅逐艦,並允許澳大利亞自製艦艇,澳洲最終選擇了西班牙方案。

雖然稱作兩棲攻擊艦,但「坎培拉」級稍加改裝就可搖身一變成為輕型航母。澳海軍希望擁有航母的夢想已經存在了30年之久,「坎培拉」級服役後將重圓澳大利亞海軍的巨艦夢。

新型兩棲攻擊艦要比澳海軍之前的「墨爾本」號航母還要大,服役後將使澳大利亞軍隊能夠遂行一系列作戰任務,包括地區救災、人道主義援助、支持維和行動以及警察維和和其他軍事任務。它將極大地提升澳大利亞的兵力投送能力,以及提供有限的空中支援,成為澳大利亞海上遠程作戰的最大平台。

滿載排水量:25000噸

航速:21節

坎培拉號/阿德萊德號


驅逐艦

霍巴特級 3艘

皇家澳大利亞海軍隸下的搭載宙斯盾作戰系統的防空驅逐艦,也是皇家澳大利亞海軍的第一種專用防空驅逐艦,亦為其建軍以來所擁有的最大噸位的驅逐艦,共三艘。

標準排水量:5800噸

滿載排水量:7000噸

航速:28節

DDGH 39 霍巴特號

DDGH 41 布里斯班號

DDGH 42 雪梨號

護衛艦

澳新軍團級護衛艦(安扎克級) 8艘

是皇家澳大利亞海軍與皇家紐西蘭海軍隸下的三千噸級多用途護衛艦。

標準排水量:2500噸

滿載排水量:3600噸

航速:27節

本級艦一共10艘,其中澳大利亞8艘,紐西蘭2艘

FFH 150 安扎克 FFH 151 阿拉達 FFH 152 瓦拉孟加 FFH 153 斯圖爾特

FFH 154 帕拉馬塔 FFH 155 巴拉納特 FFH 156 圖文巴 FFH 157 珀斯

阿德萊德級護衛艦 4艘

澳大利亞佩里飛彈護衛艦,該級共建造6艘,其中4艘由美國建造,最後2艘由澳大利亞自行建造,現役4艘。

標準排水量:3678噸

滿載排水量:4100噸

航速:29節

FFG-06 紐卡斯爾號 FFG-05 墨爾本號 FFG-04 達爾文號 FFG-03 雪梨號


巡邏艇

阿米代爾級巡邏艇 13艘

排水量:370噸

航速:25節

休恩級獵雷艇 6艘

排水量:720噸

航速:14節

喬勒斯號船塢運輸艦 4艘

成功級綜合補給艦 1艘

澳大利亞海軍第一艘船"成功"(Success)號1980年8月開工,但由於勞力和工業問題進展緩慢,1984年末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訂購第二艘航行補給船,但由於國防預算削減第二艘船的建造計劃推遲。計劃「成功」號1983年底服役,由於建造上的問題直到1985年底才進行海試,1986年2月19日服役。「成功」號造價約一億七千五百萬澳元(1983年價格)

滿載排水量:17900噸

航速:20節

天狼星號補給艦 1艘

潛艇

科林斯級潛艇 6艘

柯林斯級潛艇性能、武器威力、安靜性和自動化水平都屬世界先進水平,主要任務是反艦、反潛、警戒、搜集情報、布雷和執行運送潛水員登陸等特種任務,活動海區為中遠海,也可用於執行遠程作戰任務,為增強對抗最先進潛艇的能力,特別重視低噪聲的設計。

柯林斯級潛艇由瑞典考庫姆造船公司設計並參與建造,首艇於1989年在考庫姆造船公司船廠開工建造,之後轉移到阿德萊德造船廠建造,1993年8月28日下水,1996年7月27日服役,共建造6艘,全部在役

水上排水量:3051噸

水下排水量:3353噸

航速:20節

SSG 73 柯林斯 SSG 74 法恩科姆 SSG 75 沃勒

SSG 76 德查紐克斯 SSG 77 希恩 SSG 78 蘭金


總結

總體來說,作為獨享一塊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其海軍規模屬於世界二流,無論艦艇噸位和數量都排在十年10名左右,但在南半球,基本上除了巴西海軍就是澳大利亞海軍規模相當。


澳大利亞投入巨資打造遠洋海軍,顯然不是為了本土防禦。從澳大利亞政府2020年公布的國防戰略文件也能看出,終極目的是發展一支能在高強度作戰環境下具備遠程攻擊能力、網絡能力和區域封鎖能力的威懾性力量,追求有能力領導該地區的軍事行動。

從歷史來看,澳軍跟隨美英軍隊參與了幾乎所有戰爭,從一戰二戰到朝鮮、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甘當追隨美國。隨著實力大增,澳軍顯然不再滿足於跟隨,而是尋求主導,它能攪起怎樣的風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