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月球》裡的小行星π能毀滅地球嗎?

科協頻道 發佈 2022-08-06T07:38:24.244893+00:00

文 | 本文轉載於公眾號科學大院(ID:kexuedayuan)作者: 魏科正文共4242字,預計閱讀時間約為分鐘也可點擊本篇推文音頻,用耳朵聆聽知識~本文含有微量劇透,很微量,沒看過電影的同學也可以放心食用看完《獨行月球》之後,我問兒子:「你覺得毀滅地球的小行星得有多大?

文 | 本文轉載於公眾號科學大院

(ID:kexuedayuan)

作者: 魏科

正文共4242字,預計閱讀時間約為分鐘

也可點擊本篇推文音頻,用耳朵聆聽知識~

本文含有微量劇透,很微量,沒看過電影的同學也可以放心食用

看完《獨行月球》之後,我問兒子:「你覺得毀滅地球的小行星得有多大?1千米?10千米?還是100千米?」

「那肯定得100千米。」

哎,看來又問了個兒子認為比較「蠢」的問題,100千米當然會毀滅地球,其實我想和他探討的是,在剛剛看的電影裡,小行星π應該有多大,才能讓獨孤月以為地球被毀滅?

我們首先從現實中的「天外來客」說起。

《獨行月球》小行星π毀滅地球,獨孤月成為「宇宙最後的人類」

造訪地球的「不速之客」

地球周圍的宇宙並非空無一物,而是隱藏著重重危機,地球每天都在「被轟擊」。在任何一年,進入地球的來自太空的粒子數量都可以用「百億億」(1 quintillion 是 10 18)顆來衡量[1, 2],這意味著在任何一年,地球大氣上界每平方米至少會有2000顆粒子進入。不過這其中絕大多數是直徑小於1毫米的粒子,這種大小的粒子甚至不會成為流星,在天空連可發光的軌跡都沒有,消失於地球大氣中,對地球不會有任何影響。

進入地球大氣層的不同大小的天體的數量,圖片來自Earle[1]

在這每年百億億級數量的粒子中,只有一部分能在地球上空留下光跡,被我們稱作「流星」,數量大概是每年數十億顆。其中最耀眼的是火流星,划過天空的時候,其亮度會超過金星,數量大概是每年數萬顆。

考慮到一部分天體在空中解體,絕大多數在大氣中燃燒殆盡,但仍有約1.7萬枚墜落地球[3],被我們稱作「隕石」,總重量超過1.6萬千克。但要在地面轟擊形成隕石坑,這樣的天體直徑起碼得超過1米,並且還得掉到陸地表面,考慮到大部分隕石落入海洋(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蓋),還有不少掉入人煙稀少的沙漠、兩極冰蓋荒漠,能在人類活動區域見到隕石,概率還是比較小。

概率小,並不意味著沒有

當地時間2013年2月15日上午9點,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突然出現一道亮光,比太陽還明亮,一顆直徑約為20米的天體形成巨大的火球,並在距離地面約30千米處爆炸,產生大量碎片,從天而墜「隕石雨」。這起事件導致1200多人受傷,超過100人入院治療,建築物損毀的損失超過3000萬美元。

車里雅賓斯克隕石墜落視頻

圖片來源:Взрыв метеорита над Челябинском 15 02 2013 avi-iCawTYPtehk.ogv

時間再往前推一點,1908年6月30日早上7時15分左右,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偏遠的通古斯卡地區上空,一顆流星突然而至,並發生爆炸,這是一顆直徑約為65米的天體,導致超過2000平方千米內的樹木被夷為平地,如果這起事件發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傷亡人數可能會達到數百萬人。這次通古斯大爆炸轟動全球,留下很多未解之謎,6月30日也被確定為國際小行星日,用來提高公眾對小行星撞擊危險的認識。

在通古斯大爆炸中被摧毀的樹木。

圖片來源:Soviet Academy of Science

扛得住撞擊,氣候異常卻難熬

更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看看月球上遍布的環形山就知道了,在月球上直徑大於1千米的環形山總數就達到3萬多個,貝利環形山直徑達295千米,克拉維環形山直徑達230千米,以我國科學家命名的石申環形山直徑46.6千米,郭守敬環形山直徑33.5千米,祖沖之環形山直徑28.3千米,這樣的撞擊如果出現在地球上,必然會引起巨大的災難。

根據目前的預計[2],每年大概有一顆直徑為5米的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每10年有一顆直徑10米的天體,每100年有一顆直徑20米的天體,每1000年有一顆直徑50米的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

直徑超過10千米的天體,帶來的損失是人類社會無法承受的,這在地球歷史曾經出現過不止一次。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2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時速度達到每小時10萬千米(約82馬赫,28千米/秒),撞擊地點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附近,因此這次撞擊也被稱作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這次撞擊終結了恐龍時代。

這次撞擊給氣候帶來了怎樣的變化?簡而言之就是:黑暗世界→又干又冷→硫酸雨→更炎熱的世界。

藝術家對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想像圖

圖片來源:NASA

撞擊點是一片淺海區域,隕石在幾分之一秒內爆炸穿透海底沉積岩層,在花崗岩地球中炸出一個直徑約有180千米、深度約20千米深的大坑。大坑內的所有物質立即熔化或蒸發,炸出的固體碎片被噴射出大氣層。

這些碎片被炸出隕石坑和大氣層,但在幾小時後又掉落下來。據估計,那場強烈的「流星」風暴的亮度大約是太陽最亮時的數倍,噴射範圍至少達到6000千米。這一範圍的大多數生物體在數小時內因熱輻射而死亡,接著是漫天掉落的燃燒著的碎片,所有的森林和草原被點燃,大多數暴露在外的生物會被燒焦。

然而,這只是開始,隕石坑內和周圍海底平面的突然變化引發了一場巨大的海嘯,海嘯席捲墨西哥灣,並進入大西洋和太平洋(因為那時沒有巴拿馬地峽)。在墨西哥灣內,海浪可能高達1500米,被燒毀的森林被高達千米的海浪徹底沖毀,海嘯抵達太平洋和大西洋時可能超過15米,沖毀沿岸的低洼地段。

大規模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在世界各地的白堊紀-古近紀(K-Pg)邊界層沉積物中均發現了來自該煙霧的菸灰層,目前估計可能產生了150億噸的煙塵。漫天的菸灰徹底遮掩了天空,即使白天也伸手不見五指,在接下來的數年裡,地球表面的平均日照可能不到正常日照的1%,而在低緯度地區可能更少。當時,如果從太空向下看,再也看不到地球的海洋與陸地,只有遍及全球的煙塵。

根據對古氣候的數值模擬,在這樣無盡的黑夜裡,地球的平均溫度下降到0℃以下,或比正常水平低10℃至15℃,只有在熱帶和溫帶海洋上,溫度尚可保持在零度以上,極地和高緯度地區迅速進入冰凍狀態,大陸表面積累起厚厚的冰蓋,海洋也開始凍結起來。全球又干又冷,降水量下降到正常水平的20%左右,大多數地方的氣候和沙漠地區差不多。

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大氣化學觀測與模擬實驗室的研究員查爾斯·巴丁(Charles Bardeen)等的模擬分析[4],大約2年後黑暗會開始消退,陽光慢慢重返,但是平流層大氣中的硫酸鹽氣溶膠依然大量存在,天空依然比較昏暗,寒冷和乾燥的環境條件可能會持續6~8年的時間。但是考慮到兩極的冰雪消融還需要更多時間,寒冷和乾燥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假設有15Gt煙塵被噴射到大氣中,模擬K-Pg影響後15年內的全球溫度(黑色實線)和降水(灰色虛線)變化。

圖片來自Bardeen[4]

很明顯,大撞擊過後,生物的生存異常困難,即使對最適應的物種來說也是如此。當它們在炫目的熱浪、肆虐的野火中倖存下來,從洞穴、裂縫和沼澤中鑽出來時,會發現世界永遠處於黑暗之中。沒有植物生長,寒冷刺骨,淡水也接近乾涸。

煉獄還沒有結束,在大撞擊過程中,地球硫酸鈣類岩石在高溫中瞬間蒸發,形成了約6500億噸二氧化硫,這大約是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噴發量的40000倍。這些二氧化硫會很快在大氣中轉化為硫酸液滴(HSO2 4),只要它們在大氣中滯留(可能幾年),就會使降溫更加強烈。隨著雨水的慢慢回歸,這些硫酸隨著雨水降回地面,酸雨普降大地,對於江河湖泊和海洋里苟活的魚類而言,這是致命的毒雨。

皮納圖博火山噴發是20世紀第二大火山噴發,導致當年北半球平均氣溫下降0.5℃左右,全球平均氣溫下降0.4℃左右。

圖片來源:USGS

隨著硫酸的不斷降落,酸雨越來越少,天空也清朗起來,天氣溫暖起來,四處都是冰雪融化的聲音,倖存的生物發現了更多的異樣,世界似乎比原來更加炎熱。在大撞擊過程中的全球規模野火燃燒,釋放了大量的CO;撞擊還導致石灰石在高溫中分解,也排放出大量的CO2 2,這使得大撞擊之後的全球溫室氣體量遠超於大撞擊之前,在更強的效應之下,全球溫度比之前高5°C左右,並且持續了約10萬年之久[5]。

總結起來,在6600萬年前,一個直徑為12千米的天體與地球撞擊,引起的災難包括以下幾重:

點擊以下空白顯示↓

這次「天地大撞擊」事件被稱作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簡稱K-Pg事件),大約75% 的物種因 K-Pg 事件而滅絕[6],滅絕的物種涵蓋:

點擊以下空白顯示↓

這樣的大滅絕事件如果發生在當代,怕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在《獨行月球》裡,「月盾計劃」失敗,地球遭遇到了小行星π的撞擊,我沒有看清這顆小行星的具體參數,但是從其造成的遍及全球的燃燒來看,尺寸估計比希克蘇魯伯撞擊的天體要大。如果其尺寸達到了近100千米,很難想像這場天地大劫難的恐怖後果。考慮到故事的順利進行,還是估計10~15千米為宜。在這樣的撞擊之下,地球的演變將進入另一條軌道,在主角們及子孫的有生之年,都不會回歸正常。

「天地大撞擊」風險猶存

地球上由於地質活動比較活躍,加之異常強的各種侵蝕過程,古老的撞擊坑已經難尋蹤跡,但是依然留下了一些巨大的撞擊坑,時刻提醒我們「天地大撞擊」的風險。

表1.地球上最大的9個撞擊坑,按時間順序排列

我們還不知道下一個撞擊地球的「大傢伙」什麼時候出現,但是從月球的撞擊情況來看,似乎在地球和月球的早期階段,撞擊比較多,目前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月球在早期撞擊事件(從大約45到40 億年前)和晚期大撞擊事件(峰值出現在39年前,到30億年前結束)中遭遇了大量的天體撞擊,在此期間,地球上的大規模撞擊事件肯定存在過,只是目前還缺乏直接的證據,來表明那時候地球上出現過什麼樣的驚天變化

在寒武紀之前(約5.4億年前),天體撞擊對地球氣候和生物的影響可能比較小,主要因為那時陸地上幾乎沒有生命,所以不存在發生野火的可能性。即使發生了顯著的變暖或變冷,也不太可能對海洋微生物產生較大的影響,因為海洋溫度的變化往往比陸地溫度的變化小得多。除了K-Pg 滅絕事件和地外原因密切有關以外,對於地球歷史上的其他四次大滅絕事件,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說明這些滅絕事件是否和地外天體的撞擊有關。

大小從幾米到數百米不等的天體不會改變地球氣候,但較大的顯然可以,直徑1千米的天體大約每幾十萬年會出現一次,這樣規模的撞擊雖然不會導致大滅絕事件,但其影響肯定需要較長時間來消化。

主帶小行星(紅)和近地小行星(藍)(圖片來源:NASA)

根據NASA JPL的估計,大概有1000個近地天體直徑大於1千米,約24000個大於140米。截至2022年7月24日,已發現850個大於1千米的近地天體和10121個大於140米的近地天體[7]。其中,只有2個近地天體有很大的可能會接近地球,它們真正撞擊地球的概率約為萬分之一,並且預計還需要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這個風險非常小,但很可能還有數百個其他近地天體尚未被發現。

至少在我們有生之年,「地外來客」產生重大影響的風險似乎很小。但是,對地球上的我們來說,被直徑幾千米以上的東西擊中的後果是極端嚴重的,所以,密切監視天空並弄清楚其中的氣候過程絕對是個明智的做法。

最後附送一個觀影思考題

如果地球真的躲不開小行星π,但我們可以改變撞擊地點,那麼,撞擊點選在哪兒對地球造成的損失最小?

參考文獻:

[1] Earle, S., A Brief History of the Earth's Climate: Everyone's Guide to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2021: New Society Publishers.

[2] Zolensky, M., et al., Flux of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s. Meteorites and the early solar system II, 2006. 943: p. 869-888.

[3] Evatt, G.W., et al., The spatial flux of Earth's meteorite falls found via Antarctic data. Geology, 2020. 48(7): p. 683-687.

[4] Bardeen, C.G., et al., On transient climate change at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due to atmospheric soot inje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 114(36): p. E7415-E7424.

[5] MacLeod, K.G., et al., Postimpact earliest Paleogene warming shown by fish debris oxygen isotopes (El Kef, Tunisia). Science, 2018. 360(6396): p. 1467-1469.

[6] Cretaceous-Paleogene extinction event. Wikipedia.

[7] The Center for Near Earth Object Studie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SA. 2000; Available from: https://cneos.jpl.nasa.gov/stats/.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