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祖簡介

心學敬誠宗 發佈 2022-08-08T08:09:39.687709+00:00

在印度,《華嚴經》據傳為龍樹菩薩入龍宮求得,並造有十萬頌的《大不思議論》來詮釋其中的十地品。在中國,華嚴宗初創於隋代杜順,發展於智儼,集大成於法藏。


在印度,《華嚴經》據傳為龍樹菩薩入龍宮求得,並造有十萬頌的《大不思議論》來詮釋其中的十地品。在中國,華嚴宗初創於隋代杜順(法順),發展於智儼,集大成於法藏。實際創始人是法藏,因為法藏曾被賜號賢首國師,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又把華嚴宗稱為賢首宗。

華嚴宗的傳法系統是:杜順一智儼一法藏一澄觀一宗密,五祖相承。到北宋,杭州慧因教寺淨源法師在五祖之前加列佛教西域第十二祖馬鳴大士和第十四祖龍樹尊者,並建華嚴「七祖堂」供奉。這是淨源「追祖認宗」的「七祖」新說,一般仍以華嚴五祖相承見稱。五祖之後,處於支離狀態。

此派公認的傳承是「華嚴五祖」說,依次是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其中華嚴二祖智儼(602—668年)實現了從華嚴經學說到華嚴宗學說的過渡。三祖法藏(643—712年)為華嚴宗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宗密之後,唐武宗反佛,法難演熾全國,華嚴宗勢衰落,法系傳承不明,不再繼立祖師。白雲宗和白蓮宗,是宋代新立的兩個特殊的宗派。他們自稱為佛教流派,但卻被視為「佛門異端」。

本宗歷祖相承,以毗盧遮那為開法教主,別立十祖,即:普賢、文殊、馬鳴、龍樹、世親、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

先重點介紹下華嚴五祖以及印度二祖和教外別傳李道玄居士。

法順(557—640年),俗姓杜,隋唐高僧,華嚴宗初祖。杜順十八歲出家,從因聖寺僧珍禪師,受持定業,後住於終南山,宣揚華嚴教綱。其言教多貶抑浮詞,彰顯正理,世稱文殊菩薩化身、帝心尊者、敦煌菩薩。「法師稟性柔和,操行高潔,言不涉世,令不留心,隨所任用,情志虛遠,但服粗弊,卒無兼副,雖聞異議,仍大笑之。」著作有《華嚴五教止觀》、《華嚴法界觀門》、《十門實相觀》、《會諸宗別見頌》等。杜順大師在孩提時時,就常常在家宅後冢上為大眾說法,隋文帝就很恭敬他,得到定期供養。唐太宗親自向法師請教脫苦之法,被賜封號叫做「帝心」。法順大師提出「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法界三觀,闡述博大精深的華嚴經內涵,為華嚴宗的教判及法界觀奠定基礎,日後二祖智儼、三祖法藏等華嚴思想,都是從杜順大師的基礎擴充,而形成完整的華嚴思想。

智儼(602—668年),被尊為華嚴宗二祖。智儼十二歲時,法順到他家裡,請求把智儼給他作弟子,那時正是隋末兵亂,他往北方從攝論學系的法常聽受「攝大乘論」,不到幾年便洞解精義,為法常同門的僧辯所稱讚。二十歲受具足戒後,到處參學,遍聽「四分」、「八犍陀」、「成實」、「十地」、「涅盤」等經律論。後專注於《華嚴經》,對所說「別教一乘無盡緣起」的義旨,有所領會。後作《華嚴經搜玄記》,並在雲華寺講說,宗風大振。時人稱他為雲華尊者,或稱為至相大師。門下有薄塵、法藏、慧曉、懷齊(又作濟)、義湘、道成等人,而傳承他的華嚴學說並加以發揚光大實際創立華嚴宗的是法藏。智儼最初受法順的教育,中間聽智正的講說,末後探討慧光的文疏。特別是慧光的別教一乘說、無盡緣起說及十地中六相義,影響他的思想最大。他在這個基礎上,構成了華嚴思想體系。智儼悟解了十玄的法門,最主要的思想是十玄緣起。華嚴宗到智儼就已教相和觀行粗備了。

法藏法師(643—712年),唐朝佛學高僧,羽化體系實際構建者,也是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又稱賢首國師。法藏的學說,繼承智儼法界緣起的思想而有所發展。他推崇華嚴,倡導法界緣起的理論,並用四法界、十玄無盡、六相圓融等法門,來闡明圓融法界無盡緣起的內容。他17歲入太白山求法。後去雲華寺師事智儼,聽講《華嚴經》,得其嫡傳。曾入宮為武則天講解《華嚴經》,被稱為「賢首國師」。以《華嚴經》為理論根據而立「華嚴宗」,華嚴宗亦被稱為「賢首宗」。重譯《華嚴經》,使現行《華嚴經》得以完善。他還參加翻譯了《密嚴經》《金光最勝王經》《大寶積經》《顯識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等多種經論。歷任五帝(唐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門師,聲望顯赫。法藏的學說,繼承智儼法界緣起的思想而有所發展。他推崇華嚴,倡導法界緣起的理論,並用四法界、十玄無盡、六相圓融等法門,來闡明圓融法界無盡緣起的內容。法藏專宗華嚴,是唐代建構華嚴教義學的龍象高僧,也是中國佛教玄學體系的最後構建者,其理論學說與智顗的天台哲學,可稱是中國佛教理論之雙璧。華嚴義學中的理事圓融論成為佛教哲學與中國傳統思想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論,宋代程朱理學甚至直接使用理事、理氣等作為哲學思考範疇。

華嚴宗的法界無盡緣起理論是佛教緣起說理論的極致,它把宇宙分為四個層次:一、事法界,即指宇宙間的現象世界。二、理法界,指現象世界所依據的本體界,也指真如法性。三、理事無礙法界,指真如法性與現象之交融無礙。四、事事無礙法界,即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指現象與現象間相互融攝而不相妨礙,一切攝一,一攝一切。宇宙是一重重無盡,相互緣起的連鎖系統,不可分割的全體。

六相圓融是淵源自地論學派,為法藏詳盡闡釋的學說,其理論依據源出《華嚴經·十地品》與《十地經論》。六相是現象界的六個範疇,即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如一金獅子,金獅子是總相;眼耳鼻等是別相;眼耳鼻均為金子做成,是同相;眼耳鼻外形不同,是異相;因緣和合形成獅子,是成相;因緣不和合,則不成獅子,是壞相。六相圓融是對十玄門的又一重解說,同樣構成華嚴法界緣起論的內容。

澄觀法師(738—839年),唐代高僧,被尊為華嚴宗四祖。俗姓夏侯。757年,從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他咨決南宗禪法,更從慧雲探究北宗禪理。他既廣學律、禪、三論、天台、華嚴各宗教義;又研究經傳、子、史、小學、爾雅、天竺悉曇、諸部異執、四圍、五明、秘咒儀軌等學問。776年,歷游五台、峨眉諸山後,仍回五台,駐錫大華嚴寺,專行方等懺法,講《華嚴經》。撰成《華嚴經疏》。後奉唐德宗詔入京宣講《華嚴經》,被授「清涼國師」的稱號。

澄觀法師佛學思想的特點是祖述師說,中興《華嚴》。

澄觀早年曾廣泛參學禪教名家,對《大乘起信論》領悟較深。他是在這基礎上來發揚華嚴學說的。所以他的佛學思想中雜有禪宗、天台宗、《起信論》的成分,從而融會禪教,強調唯心,著重於一心法界的論述。他認為「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心融萬有,便成四法界」。所以立一心法界緣起說,以發揚華嚴性起的教義。他說:「造解成觀,即事即行,口談其言,心詣其理,用以心傳心之旨,開示諸佛所證之門。會南北二宗之禪門,攝台(天台)、衡(南嶽)三觀之玄趣。使教合忘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由他的弟子宗密繼承和發揮,中國佛學思想影響廣泛。 澄觀法師有弟子一百餘人,著名的為圭峰宗密、東都僧睿、海印法印和寂光等四人,稱為「澄門四哲」。繼承他的法統的是宗密,被尊為華嚴宗五祖,世稱「圭峰大師」。澄觀著作等身,共撰《華嚴經疏》400餘卷,一生講《華嚴經》達50遍。

宗密(780—841年)唐代名僧,佛教華嚴五祖。俗姓何,法名宗密。因常住圭峰蘭若,世稱圭峰法師。807年,於遂州遇道圓禪師,受具足戒,出家為僧。去世後諡號「定慧禪師」。他是著名佛教思想家,主張「佛儒一源」,認為「頓悟資於漸修」、「師說符於佛意」。

宗密獲得此二書後,日夜學習,認為是好書,遂寫信在長安的澄觀,自稱弟子,並陳述自己讀了二書的心得體會。澄觀回信,表示希望能和他見面。

宗密到上都(長安)拜見了澄觀,觀嘆曰:「毗盧華藏,能隨我游者,其唯汝乎」?此後常隨澄觀受學。816年,入終南山智炬寺自誓不下山,於此遍覽藏經三年,撰有《圓覺經科文》二卷。後入草堂寺南圭峰蘭若,從事禪誦。

唐文宗曾多次召宗密問佛法大意,賜紫方袍,敕號大德。唐宣宗追溢定慧憚師。他的著述有:《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六卷、《華嚴經行願品疏科》一卷、《注華嚴放界境門》一卷、〈華嚴法界觀科文〉一卷、《原人論》一卷、《華嚴心要法門注》一卷等等。

宗密的學術思想是繼承前輩華嚴學者的性起說,並提倡「教禪一致」,奠定唐末至宋代間之佛教基礎。他依《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的理論,在《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一中說,一真法界有性起、緣起二門。他受禪宗思想的影響,又學《圓覺》、《華嚴》、閱藏三年,研究《唯識》、《起信》,形成了融禪教於一體的思體系。最後他歸宗華嚴,用而被尊為華嚴五祖。

宗密在《原人論》中,即批儒、道,以佛教立場簡扼論述儒、道之著作,此書流傳極廣,但又本末會通,有「三教同源」的傾向。這可能是他用華嚴圓融無礙的一攝一切,一切攝一的思想看待儒、道二教的。宗密在判教問題上,提出三教、或五教的主張,與原來法藏的判教亦不相同。所以他雖為華嚴宗人,但其思想不是華嚴宗的正統。

宗密的門人弟子有玄珪法師、智輝、祖印法師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