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靚湯」立秋一過,祛濕補脾

食在廣東 發佈 2022-08-09T16:38:26.982151+00:00

立秋是收的開始,萬物收斂陽氣。材料:節瓜2根,赤小豆50g,胡蘿蔔1根,墨魚乾1隻,瘦肉100g,生薑3片。

昨日8月7日是立秋

立秋是收的開始,

萬物收斂陽氣

轉化為春生夏長的成果

這個時候最適合祛濕補脾土

脾土健運了

才能把營養、能量轉化為自身的東西


消暑祛濕▼▼▼節瓜赤小豆煲墨魚

主要功效:消暑祛濕補脾土

推薦理由: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天就要補土祛濕

材料:節瓜2根,赤小豆50g,胡蘿蔔1根,墨魚乾1隻,瘦肉100g,生薑3片(3-4人份)

製作方法:

(1)把墨魚乾冷水浸泡過夜,撕掉黑皮和墨囊,得到乾淨的墨魚肉,將墨魚切花刀,然後切成小塊備用,墨魚骨洗淨備用。節瓜洗淨去皮,切塊備用。赤小豆洗淨,胡蘿蔔洗淨去皮,瘦肉洗淨切塊。

(2)把所有材料放入湯煲中,加入清水2000ml,大火煮開後小火繼續滾約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立秋時節,我們推薦這個節瓜赤小豆煲墨魚湯。《千金月令》裡曾記載:「立秋日,取赤小豆,男女各吞7粒,令人終歲無病。」赤小豆能利水消腫,而且性味平和,是男女老少都適合的。

墨魚味道鮮美,能養血滋陰,益胃通經,搭配節瓜就最適合夏天了。節瓜消暑生津,墨魚又能把丟失的津液得以補充,而且相合而用,味道很好。這裡千萬不要丟了墨魚骨,墨魚骨就是我們中藥海螵蛸,是有很好的收斂作用,用在立秋時節是最適合不過了。


通腸化熱▼▼▼雪菜鞭筍毛豆湯

主要功效:促消化,通腸胃

推薦人群:胃脹不適、夏日便秘人群

材料:雪菜1袋、毛豆100g、新鮮冬筍350g(2人量)

製作方法:

雪菜切成米粒裝,鞭筍去殼後洗淨焯水後切片備用,毛豆洗淨後與鞭筍片放入鍋中翻炒至變色,加入清水800ml,大火燒開後轉小火10分鐘,加鹽及雪菜及少許芝麻油調味調香即可;鞭筍可撈起,加入少許醬油、芝麻油調味食用。

湯品點評:

竹子一年四季都能生長竹筍,根據採摘季節可以分為從土裡挖出來的冬筍、已經出土的春筍和夏秋季之間筍尖部位的鞭筍,鞭筍作為竹鞭尖端部分,口感非常甘脆,江浙一帶常用來炒毛豆,非常美味,放點雪菜用來煲快手湯也是一絕,不用放任何肉類也非常鮮美,可謂是純素的高湯。竹筍具有食療保健作用,可以化熱、消痰,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糖尿病人群都可以食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新鮮鞭筍帶有少許苦澀味,使用前應用沸水焯一遍。


滋陰潤燥▼▼蜜桃銀耳湯

主要功效:滋陰潤燥、養心安神

推薦人群:有需要秋季養生的人群,糖尿病人不宜過多食用。

材料:水蜜桃2個(去心)、雪耳1朵、冰糖適量(3-4人量)。

製作方法:

雪耳去蒂,桃子洗淨桃毛後削皮切塊,雪耳洗淨後放在溫水裡浸泡,剁成小片後備用在鍋中放入1.5L清水,,武火煮開後改文火慢燉0.5小時,放入桃子,燉煮8分鐘,放入少許冰糖調味食用即可(糖尿病患者可不加)。

湯品點評:

嶺南的初秋氣候又燥又熱,非常合適喝清潤的湯水舒心一下。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滋潤的甜湯。夏秋交接中水果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晚桃了,此時桃子接受的日照時間長,口感甜軟,營養豐富。民間一直有「桃養人」的說法,桃子含鐵及含鉀量在水果中比較高,而中醫也認為桃子性溫,有生津,潤腸,活血的作用,平素怕寒涼人群也能適量食用。雪耳性平味甘淡,是常用來滋補生津、潤肺養胃的食材,可用於虛勞咳嗽、痰中帶血、津少口渴、病後體虛、氣短乏力等症,現代醫學證明雪耳多糖具有調節免疫、抗腫瘤、抗放射及升高白細胞等功能,還有抗凝、抗栓、降血糖等功效。


開胃補虛▼▼▼金銀菜紅蘿蔔煲排骨

主要功效:養陰清肺,潤燥通便

推薦理由:夏秋季天氣日常保健

材料:奶白菜 250g,白菜乾 20g,紅蘿蔔 400g,蜜棗1顆,排骨 300g,生薑2薄片(2-3人份)

製作方法:

奶白菜洗淨,用刀對切,焯水備用;白菜乾溫水泡發,剪去粗硬的菜頭,切段;排骨洗淨斬件焯水備用;紅蘿蔔洗淨去皮切大塊備用。把所有材料放入湯煲中,加清水1500ml,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金銀菜就是曬乾的白菜乾和新鮮的大白菜,因為菜乾是金黃的,而新鮮的白菜是銀白色的,所以有此雅稱。這個湯非常地鮮美滋潤,最適合夏暑秋燥時節食用。如果想讓湯水更加鮮甜,還可以加入干瑤柱。如果天氣熱,想加強清熱消暑,可以把胡蘿蔔換成馬蹄;如果想要潤肺通便效果更好,可以加入乾的無花果、南北杏,這些都是不錯的。如果不想奶白菜變黃,還可以再煲好湯以後,再放入奶白菜,稍微滾一下就可以了。白菜乾清肺熱、除煩渴,潤腸通便生津,而且味道很香,夏秋天用來煲湯很適合。

推薦:廣州日報·食在廣東&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