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爭在望」危機到近東危機,剖析俾斯麥困境和德國地緣窘境

南大李斌 發佈 2022-08-11T21:46:48.388086+00:00

俾斯麥是德國非常著名的一個宰相,這個人有很大的野心,能力也很強。跟隨本文,從「戰爭在望」危機到近東危機,剖析俾斯麥困境和德國地緣窘境。

俾斯麥是德國非常著名的一個宰相,這個人有很大的野心,能力也很強。

不過,他最終也沒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因為天意似乎並不站在他這一邊。跟隨本文,從「戰爭在望」危機到近東危機,剖析俾斯麥困境和德國地緣窘境。

德國的分裂與統一

在評價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時候,這個國家是否內亂肯定是重要的考量條件之一,很不巧,德國就是一個分裂了很長時間,很多時候,其他國家都不把德國放在眼裡。

德國也一直在尋求統一。東德和西德之間的柏林圍牆成了一代人的傷。後來,德國多股勢力當中最為強大的普魯士統一了德國。德國以為這樣就可以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了。

德國在發展的同時也引起了別人的注意,其他國家一看德國這個以前不用管的國家現在變得這麼厲害了,立刻就起了警惕之心,想要聯合制裁德國,於是爆發了戰爭在望危機

那個時候,法國的國力也有所增長,所以戰爭賠款被提前給付。並且積極備戰,德國看到這種情況,就想找別的國家的人評評理。

那個時候,法國的外交大臣也是一個人才,他對負責調停的國家說,德國現在這麼厲害,如果你們選擇幫德國,德國打敗法國以後,就會挑戰其他國家。於是,負責調停的國家站在了法國一邊。

這讓俾斯麥非常生氣,這件事本來就是法國無理在先,不僅大肆擴軍備戰,還干涉德國內政。於是,俾斯麥讓報紙發表了這篇名為《戰爭在望》的文章,不過俾斯麥的這一舉動,沒有改變其他國家的態.度。

近東危機

在這件事情上遭遇滑鐵盧之後,俾斯麥決定改變相關國策,當時,法國已經和德國交惡,英國是世界霸主,地位超然。當時,德國想要拉攏俄國作為自己的盟友,

就在這時,俄羅斯和奧匈帝國發生了衝突,又有國家出面調停,調停的地點選在了德國。德國害怕俄羅斯一家獨大,像英國一樣,不需要盟友了。所以在俄羅斯和奧匈帝國之間的衝突上,德國的表態很曖昧,這讓沙俄帝國非常不滿,不是結盟嗎?為啥不支持啊

於是,這兩個國家徹底交惡,俾斯麥試圖運用自己的外交手段,挽回一些局勢。但他沒能成功。

俾斯麥的悲傷

俾斯麥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最初統一德國的時候,他也曾有過雄心壯志,認為自己可以帶領德國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令俾斯麥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國家居然都不想和德國結盟,英國是世界霸主,不需要和任何人結盟,法國因為戰爭,早就已經和德國成了死仇。本來一力想要拉攏的沙皇俄國也因為德國在近東危機中的立場對德國不滿。最後,德國還是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俾斯麥的這些行為,讓他在德國國內的支持率大幅度下降。俾斯麥雖然有鐵血宰相的稱號,德國的民眾卻並不買帳,大家覺得俾斯麥雖然統一了德國,發下了豪言壯語,對德國來說卻沒有什麼用,也沒能讓德國成為一個強國。

俾斯麥很快就下台了,在他下台之後,德國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也是在他下台之後,那些人才發現,原來德國宰相這個位置這麼難當。人們又開始懷念俾斯麥了。

德國之所以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是有原因的。從一戰之前開始,德國人就無比渴望強大,他們先是謀求統一,然後,號稱「鐵血宰相」的俾斯麥上台,開始實行比較強硬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上的變化也讓俾斯麥失去了很多盟友,德國人發現這條路還是走不通。

於是,軍國主義開始在德國大行其道,軍國主義的創始人披上了一件外衣,追隨我們吧,我們能讓德國變得強大,讓德國變得更好。

一起洗刷德國曾經遭受的屈辱,用敵人的鮮血來洗刷。這些口號在一開始的人時候確實很能糊弄人。於是,德國的軍國主義者在德國人民心目中就成了大英雄。

這種情況無論是在一戰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都出現過。

等有良心的德國民眾反應過來這些人不是什麼好人之後,已經來不及了,納粹只給了德國人兩個選擇,要麼服從,要麼死。大部分人不想捨生取義,只好選擇了曲意逢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人表現出了極高的自律性,這種自律性讓他們免於遭受軍國主義的荼毒。和其他一些國家相比,德國的認錯態度已經算是很好了。其他國家還在到處找藉口,甚至還在參拜那些戰犯。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而這些情況,實際上可以從俾斯麥的困境當中找到答案。還是不夠強大,否則別的國家哪裡敢這麼無視德國。德國的民眾都是這麼想的。也難怪他們會對戰爭如此狂熱。

俾斯麥的困境,並不是因為他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德國實力不足,俾斯麥已經很優秀了。在一個很危險的境地當中,俾斯麥找到了一個比較安全的著陸點。

後來,俾斯麥被迫放棄了自己的鐵血政策,尋找盟友,這是一次妥協。俾斯麥在面對沙皇俄國的威脅時,也盡力避免了情況惡化。

有的時候,人們總喜歡站在自己的位置對別人的工作指手畫腳,認為別人這裡做得不好,那裡做得不好。實際上根本不是這種情況。

俾斯麥就遇到了這種人,在他連連給德國樹敵之後,很多人覺得她不夠圓滑。在簽訂條約以後,很多人又覺得他不夠強硬。總之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俾斯麥防不勝防。最後索性就下台了。

在中國,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在清朝末年,每次被推出去和列強進行談判的人最後都會背上賣國賊的罵名。是的,從表面上看,他們確實出賣了國家利益,這麼稱呼他們也無所謂。

不過當時的清王朝誰都打不過,什麼人都能來踩一腳。他們也想在談判桌上硬氣,可惜實力不夠,硬氣不起來啊。

更何況,他們是清王朝的既得利益者,當然不希望這個王朝崩塌,所以,也只能糊弄過去了。

俾斯麥也差不多是這種情況,背後的德國不足以支撐他的雄心壯志。

這只是一個剛剛統一的國家,並不是什麼老牌強國。所以俾斯麥的這些行為最後沒能成功,要是都像英國那麼強,那想幹嘛就幹嘛根本不用管這麼多。

俾斯麥執政期間,對德國有了很多規劃。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戰爭在望」危機和「近東危機」幾乎讓德國的所有規劃都泡湯了。

然後,俾斯麥就只能轉變策略,準備和平第一了。

德國的民眾也是比較苛刻的。俾斯麥不會因為自己讓德國和平發展的功績被人銘記,更多的人反而稱他為帝國的掘墓人。

俾斯麥為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最終卻沒能得到好評,大概也是很失落的吧。

到了最後,俾斯麥的反應就是誰愛當誰當,這個宰相的位置我不要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等到俾斯麥真的走了,人們又開始想念他了。覺得俾斯麥好像也不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