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秦王嬴政的稱號——皇帝

南大李斌 發佈 2022-08-11T22:05:00.372227+00:00

第一種說法,認為「皇」是指上古君王在祭祀神靈時所戴的帽子,這個說法是出自西漢戴聖編寫的《禮記.王制》中講道:「有虞氏皇而祭,夏后氏收而祭,殷人冔而祭,周人冕而祭」。」

秦王嬴政,乃中國古代歷史中無法繞過去的傳奇人物,不管後世之人是讚揚他,還是貶低他,甚至是辱罵他,他依然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因為從嬴政在公元221年統一天下開始,他統一的文字一直延續至今,他統一的度量衡後世之人也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善,他統一的貨幣一直延續2000多年,他統一的車轍也是一直延續至今,他留下的統一思想同樣影響著現在的中國人民,對祖國統一有著必須要實現的執念!

因此,秦王嬴政給了我自己一個前所未有的稱號-皇帝!

「皇帝」稱呼的來源

1,何謂:皇

第一種說法,認為「皇」是指上古君王在祭祀神靈時所戴的帽子,這個說法是出自西漢戴聖編寫的《禮記.王制》中講道:「有虞氏皇而祭,夏后氏收而祭,殷人冔(xū)而祭,周人冕而祭」。」

這句話中提到的「皇、收、冔、冕」都是在指祭祀時戴的帽子。 因此認為「皇」的本義是由羽毛裝飾而成的帽子,在重大祭祀活動時再戴上以表示隆重和尊敬之意。

然後我們把「皇」字拆分開來看,上面的「白」字是像是帽子的形狀,而「王」字則像是一個專門放帽子的架子,如此一聯想,就會發現「皇」字如同帽子擺在架子上,有「自上覆下」的體現,所以用「皇」字用來尊稱上古的君王。

第二種說法:這個在東漢許慎撰寫的中國最早的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中有著詳細的解釋。

在《說文解字》中講到「皇」字,是說第一個在天下做王的人稱之為皇,還說到三皇,因為古時候認為三皇所統治的區域屬於超大範圍,是上古的大九州,是人類社會「始王天下者」,所以他們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因而他們要用「皇」來稱呼。

關於這兩種說法不能去評判對錯,因為這是古人對「皇」的解讀,最終發現都是圍繞上古君王,或者說是圍繞上古部落的首領的稱謂在做文章,所以「皇」最終被人們認為是「在整個天下做王的人稱皇」。

2,何謂:帝

在甲骨文之中,就已經誕生「帝」字;帝,在上古時期具有多重含義,一是指上古天神的尊號,這個在《尚書》記載說:「帝,天神也」;

二是指商朝把自己的去世的先王稱之為「帝」,即廟號;

三是「帝」還有祭祀的意思,因為上古人士在祭天的時候,都會用到大量的柴,而「帝」字在甲骨文很像一把捆好的「柴」,所以具有祭祀天神的意思。

而在《說文解字》中則解釋為「王天下之號也!」意思是說「帝」是天下之王的一種稱號。

三皇五帝的歷史傳說

1,三皇的功績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傳說中,把三皇五帝作為中國古代歷史的開端,這個在《史記·補三皇本紀》和《五帝本紀》中對「三皇五帝」有著很詳細的記載,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三位傳說中的人物,是因為古時候人們都認為這三位「皇」,對華夏大地的歷史性貢獻是巨大的,都屬於中國人文初祖。

首先,作為三皇之首的伏羲,他為華夏人類作出諸多貢獻,第一是傳授部落民眾如何製作漁網並如何用漁網去捕魚,讓人們脫離原始的棍插似或者雙手直接抓魚的方式,以及如何馴養野獸,從而在華夏部落誕生家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當時整個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

第二是改變婚姻習俗,提倡婚姻關係要做到男聘女嫁的禮節,結束長期的血緣親族之間的婚姻關係,並且讓人類脫離只知道母親的家庭局面。

帶領大家脫離落後的記事方式,開創書契讓大家勇於記事,取代以往用「結繩」方式記事。

第四是發明多種樂器,例如陶塤、琴瑟等樂器,通過音樂藝術引導大家修身養性,改變人們單調的生活方式,為華夏人類藝術作出重要貢獻。

第五是改變當時社會各部落混亂的管理局面,進行地域劃分,並且任命專人管理各地的人類,讓大家進入原始有序的社會模式,成為華夏文化治理社會的開端。最後就是創造出最古老的曆法。

其次,女媧的最大功績是造人、補天和建立婚姻制度,其中造人之功已無法用語言去表達,而補天是讓華夏人們免於天災,是為華夏人類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文始祖。

其三,神農的功績是發明農具,教大家如何耕種,還發明了弓箭和新的樂器,並且嘗盡百草,為人類的醫學做出巨大貢獻。

2,五帝為華夏做出的貢獻

第一,黃帝。首先黃帝是統一華夏各部落,形成一個統一的華夏民族,然後劃分九州,這個就是上古華夏九州的由來,並且從中央到地方都劃分不同等級的行政區劃,例如八家為一井,五里為一邑,十師為一州等等。

除此之外,設立職官制度,從中央到地方都設立官員進行專職事務管理,例如設「縉雲」一職管理軍事,設立左右大監監督天下諸部落,總共設立了120個官職對天下進行管理;而且針對官員提出約束機制,被稱之為「六禁重」。

其次,最早提出以「德」行天下,要求大家修德,推崇「德」思想,並且設立「九德之臣」,作為專門教化臣民的官員。

其次,在經濟上,推動農業和畜牧養殖業的發展,並且在神農氏教授種植的技術之上再一次實現突破,促使當時的農業水平再往前走了一大步。

此外,黃帝還考慮到人們會因為耕地而產生矛盾,所以開創田畝制度,這個制度的做法就是用腳丈量田地的面積,統一按照這個做法進行田畝劃分,減少原始社會的矛盾。

其三,黃帝海帶領大家發明了諸多當時人類需要各種工具,例如車、船、雲梯等,而且黃帝的妻子嫘祖還教會原始人類養蠶、抽絲和織錦,進一步提高原始社會人類的生活水平。

如今的中國人和世界各地的華人都自稱炎黃子孫,這就是黃帝和炎帝神農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和影響。

顓頊。顓頊在黃帝的基礎上完成真正的統一,並且針對九州區划進一步細化,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清晰的版圖界限。

除此以外,完善婚姻制度,進一步剔除群婚群居、男女無別,長幼無序的狀態,從約法婚姻、定嫁娶、倡導倫常去規範臣民,通過一系列的改革,重整社會秩序,促進原始人類的進步,讓華夏文明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帝嚳。帝嚳作為五帝之一,他是一位做到以德行天下的上古君王,他的德行得到天下臣民的愛戴,他利用自己所學所悟引領天下人在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和進步。

例如《大戴禮記》裡面說帝嚳利用自己觀察天象的本事,指導人們如何按照時令去開展農業生產,推動農業水平進一步提高。

同時,帝嚳帶領臣民在山間不斷地摸索,最終讓華夏民族開始掌握金屬冶煉技術。

帝堯。帝堯就是人們常說的「堯舜禹」中的堯,帝堯帶領華夏民族從部落大聯盟開始真正地走上形成國家的道路,設置一套原始社會極為完善的行政制度。

例如有管理曆法的官員,有管理工匠的官員,有教化百姓的官員,有指導百姓發展農業的官員,有教授藝術的官員,有管理軍政的官員等等,帝堯的一系列改進對中國歷史進入奴隸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第五,帝舜。帝舜在位期間,深刻地做到以德治天下,經常巡察天下,及時做好中央與地方的溝通,避免出現矛盾,並且封爵晉官,促使諸地臣服,讓華夏民族進一步發展壯大,推動華夏由鬆散的部落凝聚為統一的偉大民族,讓中國歷史走進奴隸社會作出重要推動。

秦王嬴政的「皇帝」稱號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在秦王嬴政統一天下之後,當時秦始皇的大臣們上奏疏講到,說自己與博士商議(博士是秦朝的官職,一般是選擇儒學者擔任)之後,然後他們認為既然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又是最為尊貴,所以他們建議秦王嬴政選擇「泰皇」為自己的尊號;

但是秦王嬴政考量之後,直接去掉「泰」字,再加上「皇」字,是為「皇帝」,最後確立自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其實並不是說自己的兼三皇、功蓋五帝。而且根據前面對三皇五帝的了解,可以發現三皇五帝的功勞對整個華夏人類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也是後世無法比擬的。

畢竟是帶領原始人類走出一片新天地,所以秦始皇也沒有認為自己超越了三皇五帝,但是他的歷史功勞肯定可以比肩三皇五帝,因而給自己一個獨特的稱號!

綜合上述,始於秦王嬴政的稱號——皇帝,一是因為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是繼三皇五帝之後最偉大的存在,而三皇五帝有自己獨有的稱號,那自己也應該要有,所兩者綜合一下稱之為「皇帝」;

二是因為「秦王」已經無法滿足嬴政對尊號的虛榮心,因為秦王是周天子下面的一個諸侯王而已,而他已經取代周天子成為新的天下之主,怎能不改變尊號。

至於春秋戰國時期和諸侯王對周天子的「天王」尊號,也無法滿足秦王嬴政的虛榮心,因而最終確立「皇帝」尊號,成為中國後世2000多年最高權力掌控者的尊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