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並無志,為何還叫《三國志》?且聽我講她的前世今生

瑞青的讀書筆記 發佈 2022-08-12T20:34:00.727618+00:00

首先說明一下,不管《三國志》到底是誰命的名,都不影響我們對他作為前四史的崇拜。探討這個話題,和之前寫的《何為三國?三國何在?》一樣,純粹屬於學術交流或者說是好奇心所致。我們知道,在297年陳壽死後,有一位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jūn)上了一份《請採錄陳壽三國志表》。


首先說明一下,不管《三國志》到底是誰命的名,都不影響我們對他作為前四史的崇拜。探討這個話題,和之前寫的《何為三國?三國何在?》一樣,純粹屬於學術交流或者說是好奇心所致。

我們知道,在297年陳壽死後,有一位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jūn)上了一份《請採錄陳壽三國志表》。內文含有這麼一段內容:「臣等按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

這是迄今被視為最早也是最權威的一份文獻。它的真偽直接關係到以後眾多史書再次轉引的真偽問題。那麼這個表的原始文件是不可能存在了,包括這份表書的名稱《請採錄陳壽三國志表》,也僅僅見於清代考據學者嚴可均的《全晉書》,而最早記載上表內容的卻是唐人房玄齡著的《晉書》。這就讓人不禁產生懷疑。這麼重要的一份上表怎麼在唐之前沒有任何史料提到過呢?房玄齡又是從哪裡引用過來的呢?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那麼唐之後的所有再次引用都失去了價值。然而似乎至今還沒人搞得清楚。

那好,我們再看看唐之前的史書又都是如何記載的。

離陳壽死亡之後最近的記載就是東晉常璩作的《華陽國志•陳壽傳》中有句:「壽乃鳩合三國史,著魏、吳、蜀三《書》六十五篇,號《三國志》。」

從上文記載內容來看,他只是說「號稱」三國志,注意「號稱」兩個字,並非是陳壽所寫的實際書名,陳壽多寫的實際書名還是《魏書》《吳書》《蜀書》。不要看三國志三個字加了書名號,這是後人的事兒。另外《華陽國志》現在還能看到嗎?能看到的是哪個朝代的版本,如果是唐代之後的版本,還可靠嗎?

接著看南朝宋代裴松之的著作,他奉宋文帝旨,為「陳志」作注,429年完成,獻書及《上三國志注表》,其表文有「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陳壽國志。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之語。

你看,他只是說為「陳志」作注,而上表的名稱為《上三國志注表》。這說明正真的註解的書名並不是《三國志》,而只是口頭稱為三國志而已,不然就一定表述為「三國志」作注。

再看南朝梁蕭子顯的《齊書》之《王僧虔傳》有語:「往年有意於史,取《三國志》聚置床頭。」

我親自查閱了《南齊書》,確有此句(見下圖)。但標點符號是後人多加,這也不能完全證明書名就叫《三國志》,或許是省略表述起見,泛指魏蜀吳三書也未可知。

隋虞世南《北堂書鈔》語曰:「陳壽卒,詔河南尹華澹下洛陽令張泓遣吏責紙筆就壽門下寫取《三國志》。」這段話更清楚,寫取三國志三個字,而並非陳壽的書名,也是指口頭的泛稱而已。同樣三國志三個字的書名號可忽略不計。

唐房玄齡等《晉書》中陳壽本傳曰:「司空張華愛其才,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房玄齡這個記載也是一樣的道理,況且他在三國志三個字前面還特意加上魏蜀吳三個字,更加說明陳壽寫的書名是魏蜀吳三書,三國志只是泛稱。

北宋程俱《麟台故事》卷二曰:「咸平三年十月,詔選官校勘《三國志》《晉書》《唐書》。」這就有意思了,因為他明確是校勘三國志,那麼就是說,三國志就是即將作為一本正式的書名馬上要面世了,不然不會如此用詞。

所以我比較認可一種說法:陳壽的書名原本是《魏書》《吳書》《蜀書》,為了表達的方便,俗稱《三國書》《國書》《三國志》《陳志》,直到1003年的宋真宗咸平六年才正式將三書合一,正式出版書名叫《三國志》,而北宋程俱《麟台故事》文中的咸平三年恰是公元1000年,那正是在為1003年的《三國志》的正式出版做最後的校勘工作。

如果陳壽活到現在,不知道他同意不同意把他的《魏書》《蜀書》《吳書》稱為《三國志》。因為名為《三國志》卻偏偏沒有「志」。這不是存心想打他的臉嗎?

以上就是我對《三國志》前世今的歷史公案給出的答案。當然只是一人之言,還望方家批評。

2022.8.12,瑞青初稿於鄭州

作者簡介:李瑞青,筆名瑞青,字子方,號自怡堂主。老子故里鹿邑人,現定居鄭州。青年作家,文史學者,書法愛好者。著有《寫活歷史人物•五代十國系列》《寫活歷史人物•明成祖朱棣系列》《寫活歷史人物•漢末三國系列》《研史手記•諸子五家系列》《研史手記•歷代政體研究系列》《研史手記•中外歷史對比研究系列》等文史專著。另著《霧太陽》《獵城》《別動我的心》《十年江湖》《南二胡同》等中、長篇小說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