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命而不養性,可乎?

觀風雲再起 發佈 2024-05-04T05:31:49.239793+00:00

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於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生所造成的呢?

《黃帝內經》裡記載,黃帝曾向歧伯問道: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動作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於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生所造成的呢?

歧伯回答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現在的人)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神明者心性也,性與命是相對的概念。這段對答出自《黃帝內經》,告訴世人深刻的道理:養生重在養神,養神即為修心,修心首在養性,養性還須調心。

嵇康是魏晉時有名的文學家、大名士,他著有一本流傳至今的《養生論》,重點提出「養生尤重養神」的觀點,「精神之於形骸,猶國之有君也」。又雲「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里俱濟也。」

無獨有偶,後世「心學」聖人王陽明,亦指出「欲修身,先養心、欲去焦,先寬心、欲心曠,先求簡、欲簡泊,先意誠。」

這些都是有深刻的道理的,一個不修心性的人,光厚養生命,猶如緣木求魚。

《道德經》就說過「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凡是奉養過厚以求生者,反而是死得更快的那個。實際例子不勝枚舉,有人服食丹藥,有人膏梁厚味,有人各種保健品不斷,反而得了藥物性肝炎。

就拿晉朝來說,普通人壽命只有40左右時,而東晉一朝的皇帝鮮有活過30歲的,卻有一批高僧卻獨享高壽,比如慧遠大師享年82歲,道安法師享年73歲年,竺法深88歲去世。他們都是深得「性命雙修」之旨的有道者,可見,養生重在養性是顯而易見的。

養性有什麼法門呢?《黃帝內經》接著告訴人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其中的精華即「恬淡虛無」四個字。

「恬淡」方能無煩惱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事事爭先,好勝心太重,乃是取死之道!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歷代高人憫念眾生,給我們指出了離苦得樂的康莊大道——恬淡,恬淡即放下,八風吹不動,「境來便掃,掃即放過」。

我們平時太累了,心累,欲望太多,互相攀比永無止境,最後累死在奔跑的路上。

星雲大師在《人生即是放下》一書中說,「我們執著什麼,往往就會被什麼所騙;我們執著誰,常常就會被誰所傷害。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牽掛,不計較,是是非非無所謂。無論失去什麼,都不要失去好心情。」

好心情為什麼對身體那麼重要呢?因為大凡生病的人,大都被負面的意念所困所擾。抑鬱會使肝氣鬱結,使經絡不通而影響臟腑,此外免疫系統也會出問題,生病是難免的。

百病由心起。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精神不能內守,營衛之氣必失。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

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要觀察是否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心目既亂身無主,六道輪迴在目前」,所以重視內心的修煉,乾淨或純潔自己的精神和念頭,是修性的根本。

「虛無」是靜的關鍵

老子說過「致虛極,守靜篤」,又說「虛其心,實其腹」。

只有達到內心空明湛澈即「無」的狀態,才能與「道」相應,才能開發本性的智慧,達到至人的境界。

「虛無」即心無掛礙,指示了一種真正做功夫的境界,儘量使心靈虛寂,要切實堅守清靜。要養生長壽,就要習靜。習靜的首要前提是「塞其兌,閉其門」,因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聲色犬馬禍患心智,必須減少欲望。

現代人生病的根源,很大程度上與「滿」有關,信息的爆炸化時代,使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信息量巨大,頭腦一刻也不能空閒,更有甚者會在潛意識裡留下病根,更要時刻做「致虛」「守靜」的工夫,以恢復心靈的清明。

古人有一種功夫叫「朝隱」,即便在朝堂上日理萬機,但其心如如不動,像在山林一般閒暇放逸。「萬花叢中過,片花不沾衣」,內視反聽,不使神氣外溢。正如《性命圭旨》云:「塞兌垂簾默默窺。」

「虛」「靜」二字,不僅是養心法門,同時也是道家境界所指。古之有道之人,通過靜坐能達到這種虛靜的狀態,此時人的能量消耗是最少的,而且宇宙的能量會源源不斷地輸入,所謂「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芸芸眾生,世間萬象,不做到「恬淡」,則內心紛紛擾擾,則喜怒哀樂變化不定,思慮翻騰勞神動腦,這顯然是違背生命自然之性的;而不恪守「虛無」,就無法從容應對世間往復循環的萬事萬物,以坦然大公的豁然心態逍遙自處。

靜以養生,閒以養性,真正做到「恬淡虛無」方能體道而行,心靈才真正自由,身心才能健康,終身免於危殆,這是從「養性」出發,最終實現「身心雙修,性命雙全」的長生久視之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