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分手比以前更難(痛)

習安心理諮詢 發佈 2022-08-14T10:39:00.863418+00:00

「老」一輩的人,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的那一代人,對於分手糾纏不清或因分手痛苦不堪的當代年輕人,經常會感到疑惑,「分手這麼久了,你怎麼還忘不了?」「不就分手嗎,至於這麼要死要活嗎?」…然而,事實是,今時今日的情侶們,如果分手,還真的就比過去(沒有智慧型手機時)更加痛苦和艱難。


「老」一輩的人,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的那一代人,對於分手糾纏不清或因分手痛苦不堪的當代年輕人,經常會感到疑惑,

「分手這麼久了,你怎麼還忘不了?」

「不就分手嗎,至於這麼要死要活嗎?」


然而,事實是,今時今日的情侶們,如果分手,還真的就比過去(沒有智慧型手機時)更加痛苦和艱難。


這種更艱難,是過去的人很難體會到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談過戀愛的人,都能體會,當你很喜歡對方,很投入一段關係,你的生活會和對方在方方面面迅速交集在一起;



你們會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渡過許許多多的日子…從某種角度來說,對方已經成為了你乃至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才有人會很浪漫地說道:「有了ta,我才完整。」


而我們,天生就討厭失去,尤其是當我們失去感覺非常重要甚至被視為不可分割的部分的時候。


因此,一旦分手,失落、喪失的感覺是不可避免的。


而越是在意對方,生活中對方參與的地方越多,當這段關係結束時,你就越有可能感到痛苦,感到失去了一部分自我 (Lewandowski et al., 2006)。



而在過去——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人們談戀愛,不管是聊天、還是約會,絕大部分都是在現實中約好時間進行的,也就是說,只要不同居,對方在你的生活裡面參與度是有限的。


那時候的拍照,是需要用相機洗出來再放到相冊的;那時候的QQ和博客,是需要登錄電腦端的。


因此,以前的人們談戀愛,交集都在現實裡面。那時候人們分手(儘管也很難也痛苦),但只要把電腦一關(狠一點的把電話線一拔),就能讓對方的痕跡「消失」在自己的生活里,後期只要做到分散注意力、儘量不去想起對方,慢慢地就會重新認識與找出更好的自己,繼續前進。


然而,在今天,藉由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各類社交軟體和各社交平台的高頻使用,網絡(虛擬)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已經完全滲入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層面。



這就意味著,戀愛的兩個人會同時在現實和網絡有著更多的交集。


比如,各類平台上的各式各樣的照片乃至視頻展示;微信、抖音上大量的聊天記錄;朋友圈裡面在不同消息間的諸多評論點讚;購物車上諸多為對方而購買的物品;諸多朋友藉由這個個平台對你們關係的見證…等等。


簡而言之,現在談戀愛,兩個人參與到彼此生活的程度、密度要超過以前太多太多了。


而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對方參與越多,分手時,感受到的失去也就越多;


這就導致分手後的許多人會對自己、世界、和未來感到失望——覺得生活和自己面目全非,反覆翻找過去的傷痕,一直偷看對方的朋友圈、網絡社交帳號、把對方帳號刪了又加,昨天還說自己永遠不會原諒他,今天卻又哭著央求他回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