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水土保持補償費徵收難的癥結 浙江慈谿:構建數字監督模型摸排類案線索

北青網 發佈 2022-08-15T17:34:27.849350+00:00

「我們目前已打通執法數據壁壘,水土保持補償費應收盡收綜合治理機制初步形成。對於98%以上應繳水土保持補償費的在建項目,我們已能確保事前徵收到位。」

本報訊(記者藍恆 通訊員許瑩聰)「我們目前已打通執法數據壁壘,水土保持補償費應收盡收綜合治理機制初步形成。對於98%以上應繳水土保持補償費的在建項目,我們已能確保事前徵收到位。」近日,行政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向浙江省慈谿市檢察院幹警介紹說。

今年5月,慈谿市審計局在日常審計過程中發現轄區個別建設項目存在未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的情形,遂向該市檢察院提供了線索。據介紹,水土保持補償費系對損壞水土保持設施和地貌植被、不能恢復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生產建設單位和個人徵收並專項用於水土流失預防治理的資金,對生態保護有重要意義。受理該線索後,慈谿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第一時間開展調查。

經綜合評估,承辦檢察官發現,企業開辦建設項目未依法編制水土保持方案且不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的問題具有一定普遍性,於是向相關行政機關調取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發放清單、水土保持補償費征繳明細清單等數據,構建數字檢察監督模型。經過對數據碰撞、比對和梳理,檢察幹警精準摸排出已開工但未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的類案線索50餘個。

辦案中,承辦檢察官還發現,水土保持補償費未徵收的難點在於行政機關之間存在數據壁壘,導致水土保持補償費核定或徵收機關難以及時掌握項目立項或開工信息,以致國有財產大量流失。

今年6月,慈谿市檢察院邀請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召開推動水土保持補償費徵收協商會。相關行政執法機關就如何暢通數據信息達成共識,為在前端防治、末端治理環節形成監管閉環奠定了基礎。

會後,慈谿市檢察院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對未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的建設項目進行核定、徵收。收到建議後,主管部門迅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截至7月底,已完成50餘個在建項目水土保持補償費補繳工作,並追回30餘萬元國有財產。(藍恆 許瑩聰)

(檢察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