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芯國際才是那隻「黃雀」

佑星談科技 發佈 2022-08-20T05:59:04.062254+00:00

在晶片代工領域,雖然台積電一家獨大的局面暫時還無法改變,但是三星、英特爾的追趕也沒有停止,甚至連中芯國際也一直都在努力向更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邁進。

在晶片代工領域,雖然台積電一家獨大的局面暫時還無法改變,但是三星、英特爾的追趕也沒有停止,甚至連中芯國際也一直都在努力向更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邁進。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因為台積電是全球最擅長製造晶片的企業,再加上其擁有超高的晶片良品率和穩定的晶片產能,所以國內很多企業的晶片訂單都交給了台積電。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台積電可以「為所欲為」,在關鍵時刻中芯國際一樣可以替代台積電。

自從2000年成立以來,中芯國際在張汝京和梁孟松的帶領下,已經成長為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晶片製造技術最先進、世界排名第四的晶圓代工企業,僅次於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

要知道,中芯國際已經可以為客戶提供0.35微米到14nm製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還能量產N+1等工藝的晶片。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是2018年從ASML手中購買EUV光刻機失敗,那麼現在的中芯國際早已經成為全球高精端晶片代工領域中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

據數據顯示,在2022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的營收達19.03億美元,相較於2022年第一季度的18.42億美元增長了3.3%,相較於去年同期上升了41.6%。

值得強調的是,在2022年上半年,國內市場進口晶片數量為2796億片,同比下滑了10.4%,相當於日均減少了1.6億片。

從表面上來看,以上兩項數據毫不相干,但實際上卻緊密相連。要知道,國內進口晶片數量減少並不是因為中企對晶片的需求量變少了,而是國產晶片自給率在不斷地提升。也就是說,國內很多企業的晶片訂單都交給了中芯國際來代工。

在8月16日,中芯國際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中長期全世界的半導體行業,特別是中國國內的代工業發展前景是巨大的,我們非常看好。

看完中芯國際的表態,不禁讓我們想起此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的講話,他認為大陸市場只占台積電業務的10%。在外界看來,劉德音的表態相當於承認了大陸市場並不重要。

其實,從赴美投資120億建立5nm晶片代工廠,再到在南京只擴產了28nm晶片產能,我們不難看出台積電似乎更看好美晶片市場。但是台積電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製造出來的晶片要賣給誰?

要知道,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耗市場,而半導體晶片又是國內第一大進口商品,每年都需要從海外進口超過萬億規模的晶片。再加上,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20家晶片企業中,有19家來自中國。關鍵是,這些企業的營收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ASML。

除此之外,繼華為之後,小米、OV等中企也正在加速自研晶片的節奏。一旦這些企業在晶片設計方面突破了SOC級別,那麼高通、英特爾等美晶片設計企業的訂單就會大大縮水,同時也會導致台積電的晶片訂單大幅減少。

可能會有人擔心國產光刻機的問題,因為EUV光刻機是生產7nm及以下製程晶片不可缺少的設備。其實在國產EUV光刻機方面,以中科院為首的各科研單位都在加速突圍,另外,上海微電子、中微半導體、華卓精科等企業也都在各自領域穩步推進光刻機的國產化進程。可以說,國產EUV光刻機的突破只剩下了時間問題。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而如今伴隨著美晶片法案的落地,接受晶片補貼的企業在十年內不能在中國市場投資或擴產。這也意味著,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晶片大廠都要將晶片產能搬去美國本土。

也正是因為如此,外媒才說中芯國際才是那隻「黃雀」。因為美晶片法案的頒布,不僅不會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反而會加速我國晶片製造產業的國產化進程。更何況,中芯國際就是晶片國產化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點讚分享。

關注我,了解更多的科技力量

關鍵字: